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比亞迪半年營收3713億研發投入309億蟬聯A股「研發之王」

2025-09-05 21:37

近日,比亞迪公佈了2025年上半年財報,在全球汽車市場普遍承壓、多家跨國巨頭業績下滑的背景下,比亞迪卻依舊逆勢交出一份營收與利潤雙創新高的成績單。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不僅以3713億元營收和歸母155億元的淨利潤延續高增長態勢,在新能源車企中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更是在海外市場實現爆發式突破,高端品牌與技術佈局同步進階,展現出中國汽車企業強勁的發展韌性和戰略定力。

業績逆勢增長的背后,海外市場已成關鍵引擎

具體數據方面,在面臨全球貿易環境波動與宏觀經濟壓力的基礎上,比亞迪仍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13億元,同比增長23%;歸母淨利潤155億元,同比增長14%,多項經營指標創歷史新高。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其全球銷量的穩健擴張——前八個月累計銷售286萬輛,同比增長23%。

相比之下,傳統巨頭上半年淨利潤降幅均超過30%,公司營收亦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比亞迪在全球低迷市場中跑贏一眾海外巨頭、跑出增長加速度,不僅體現其自身的戰略執行力,也折射出中國汽車工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現金流充沛負債率低,財務結構健康度領先

強勁的銷售與良好的盈利質量,為比亞迪帶來了充足的現金流。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現金儲備攀升至156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更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的債務結構——有息負債僅416億元,佔總負債比例6.9%,處於行業最低水平區間。其現金儲備已達到有息負債的3.75倍,短期償債能力無憂。

與國際車企對比,這一優勢則更為明顯。某些企業的有息負債規模均超萬億元,在總負債中佔比超過60%,而比亞迪僅6.9%的負債率為其留下極大的財務靈活性和抗風險空間。

此外,比亞迪於今年3月完成435億港元的股權再融資,被譽為十年來全球汽車行業最大規模的配售項目之一。多家分析機構指出,該舉措將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負債率,為未來技術投入與全球擴張儲備充足「彈藥」。

研發投入高於利潤,技術成果迎來集中爆發

比亞迪持續實現高增長的底層邏輯,是對研發近乎偏執的投入。

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的研發支出達到30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3%,甚至高出同期淨利潤一倍。縱觀2011至2024年,比亞迪有十三年的研發投入都超過當年淨利潤,累計研發資金超過2100億元。這種「研發優先於利潤」的戰略定力,在A股上市公司中實屬罕見。

而如今,在研發層面的鉅額投入,正在快速轉化為切實的技術領先。上半年,比亞迪相繼推出天神之眼輔助駕駛系統、超級e平臺兆瓦閃充、靈鳶車載無人機系統等一系列顛覆性技術,進一步鞏固了自身的技術領先地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7月比亞迪在全球率先實現媲美L4級的智能泊車,並率先承諾對相關功能的使用安全進行全面兜底,顯示出極強的技術自信與責任意識。

而在「全民智駕」戰略推動下,天神之眼系統裝車量迅速攀升,搭載該系統的車型銷量已突破120萬輛,使比亞迪成為中國智能駕駛車型銷量最高的車企,其系統覆蓋率也在國內市場中居於首位。

此外,據中汽信科最新發布的多項專利排名,比亞迪在新能源、混合動力及純電三大技術領域的中國專利授權量均位列第一,構建起深厚的技術壁壘。

踐行社會責任,綠色戰略與貢獻受關注

在業績與技術雙線推進的同時,比亞迪也在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國內納税總額達271億元,甚至超過同期淨利潤,顯示出其對區域經濟及產業生態的顯著貢獻。

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比亞迪於2024年將ESG提升至集團戰略層級,明確提出2030年集團運營碳排放強度降低50%(相較2023年),並承諾2045年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已售車輛在行駛階段實現碳減排2297萬噸,相當於植樹3.82億棵,綠色影響力從產品滲透至全生命周期。在社會責任與綠色戰略方面的種種表現,背后折射出的是比亞迪作為一家新能源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寫在最后

比亞迪2025年上半年的表現,不僅是一張成績單,更是中國製造業向高端化、全球化邁進的關鍵信號。通過持續的高研發投入撬動技術革新,藉助健康財務結構抵禦外部風險,並以海外市場為第二增長曲線,比亞迪正逐步從「中國的比亞迪」邁向「世界的比亞迪」。在其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成長,更是一個產業羣體的崛起路徑與未來可能性,中國汽車品牌必將乘風破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