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逾20個代理品牌的授權或分授權將在一年內到期,股價破發 「香水第一股」CEO迴應市場質疑

2025-09-05 22:44

在剛剛過去的財報季,國際美粧巨頭們的業績集體承壓。但在所有產品線中,香水香氛成為逆勢增長的賽道。這也是去年年中這些美粧巨頭在財報中透露的一大信息,如今這一趨勢仍在延續。

9月4日,穎通控股(06883.HK,股價2.200港元,市值29.84億港元)聯合德勤諮詢發佈的《2025中國香水香氛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全球香水市場規模在未來四年預計將維持4%~6%的增速,中國市場預計未來增速則更快,在2024—2028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8%。

香水市場的火熱也推動了一家香水代理公司上市。今年6月,穎通控股登陸港股市場,成為「香水第一股」。但自IPO(首次公開募股)以來,穎通控股備受市場質疑,公司高度依賴代理品牌,自營品牌營收佔比低,股價表現並不理想。9月4日,穎通控股首席執行官林荊就市場質疑以及香水香氛行業的趨勢,接受了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採訪。

上市首日(6月26日),穎通控股破發;截至9月5日收盤,公司股價仍低於發行價2.88港元/股。

市場在擔憂什麼?

關鍵點在於穎通控股是高奢品牌香化頭部代理商,極度依賴品牌方的授權與合作。根據公司招股書,截至3月31日,穎通控股有22個品牌的授權或分授權將在一年內到期。與此同時,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奢侈品品牌選擇將香水品牌的授權收回,改為自營模式。

9月4日,林荊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採訪時迴應,在中國,目前品牌管理及代理的現狀是合約期普遍為1年,而在穎通的品牌矩陣中,合作期限至少是3到5年,長的甚至有10年。「每年都會有品牌可能需要續簽,但這些香水品牌跟穎通的合作關係都非常長久。」

截至5月31日,穎通控股管理的外部品牌多達72個,其自有品牌的營收佔比在今年一季度仍不足1%。要知道,自1999年起,穎通控股就開始運營自有品牌Santa Monica的香水和眼鏡。公司自有品牌規劃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問題。

林荊迴應稱,一兩年內,公司對Santa Monica的規劃是打磨產品,驗證模式;從長期來説,不排除通過合資、收購等方式,快速獲取成熟的品牌IP(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創意資產)或核心技術,以實現自有品牌業務的規模化突破。

不可否認的是,以香水為代表的「嗅覺經濟」近年來崛起,推動穎通控股最終在港股上市。

在國際美粧市場整體承壓的背景下,香水市場實現增長實屬不易。另一個印證是,在剛剛過去的財報季,多家國際美粧企業都面臨業績壓力,但香水香氛業務實現了逆勢增長。例如,雅詩蘭黛在2025財年(2024年7月初至2025年6月末),護膚等產品線營收均出現下滑,其香水業務則有小幅增長;歐萊雅上半年銷售額整體微增,其香水業務銷售額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中國市場作為潛力市場,增速領跑全球。《白皮書》顯示,中國市場在2024年至2028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8%,預計到2028年將突破339億元。在中國線下市場,2024年美粧銷售額同比下滑7.9%,香水銷售額則同比增長3.6%。今年以來,香水銷售額同比增長3.7%,這一增長趨勢還在延續。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2018年至2024年14%的年複合增長率,8%的增速已然放緩。這也意味着行業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對於行業的趨勢與機會,林荊認為,一方面,一線市場成為存量市場,滲透率較低的二線和下線市場增長機會大;另一方面,男士用香是一個非常大的增長空間。此外,香的延伸品變得更加多樣化,越來越多的場景都需要「香」的存在。

《白皮書》顯示,在基礎、進階、資深三大用香消費人羣中,2025年一線城市人數佔比均達到或超過50%,相較於2024年有較大變化。在資深用香人羣中,一線城市人數佔比從2024年的23%攀升至2025年的78%;男士用香消費佔比從2023年的37.1%升至2024年的40.1%。

市場增速放緩,品牌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穎通控股此前披露,其銷售的產品主要來自歐洲、美國和日本的品牌授權商。

「穎通控股每年至多引進10個品牌,而每年接洽的品牌超百個。」林荊在採訪中説。

面對中國市場增速放緩、品牌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哪些品牌在中國市場更有潛力,或者説穎通控股在挑選新的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時有哪些標準?

林荊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引入香水品牌主要有三方面考量因素:一是品牌在國外市場已被驗證是成功的;二是產品質量穩定;三是品牌方對中國市場有適配意願。而對於彩妝和護膚品牌,則挑選細分領域的「領頭羊」。

與此同時,國內「觀夏」「聞獻」等香薰品牌在近些年崛起,國內美粧企業也陸續發力香水香氛賽道。毛戈平(01318.HK,股價102.700港元,市值503.42億港元)上半年推出「國韻凝香」和「聞道東方」兩大高端香水系列,上市僅一個多月,實現銷量3.5萬件,貢獻收入1141.3萬元。上美股份(02145.HK,股價93.150港元,市值370.80億港元)旗下「韓束」計劃於2025年底推出「紅運」香氛系列。

但在《白皮書》披露的2025年第二季度全渠道香水TOP20品牌中,難覓國產香水品牌的蹤影,國際品牌仍佔據主導地位。那麼,國產品牌有哪些機會可以實現突圍?

林荊告訴記者,中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美粧市場之一,本土品牌在大眾護膚、美粧領域具備天然優勢,即依託國內完整的美粧供應鏈體系,能實現更高效的生產響應與成本控制,形成明顯的生產與價格優勢。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範芊芊 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