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東吳晨報0905】【行業】食品飲料【個股】億緯鋰能、偉仕佳傑、比亞迪、科士達、富創精密

2025-09-05 07:3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歡迎收聽東吳晨報在線音頻:

注:音頻如有歧義以正式研究報告爲準。 

行業

食品飲料:

白酒2025年中報總結

釋放壓力,見底可期

Q2場景衝擊壓力加劇,動銷考驗更見真章。25H1白酒板塊營業總收入同比下滑0.3%,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0.9%,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0.9%;25Q2白酒板塊營業總收入同比下滑4.7%,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7.3%,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7.6%。宏觀層面,25Q2商務場景受到顯著衝擊,同時個人餐飲及宴席場景也受到波及,高端、次高端用酒需求環比下臺階。25Q2社零及餐飲同比增速均較Q1回落,特別5月以來消費場景衝擊加劇:1是商務場景明顯萎縮,高端、次高端用酒需求趨勢性承壓;2是居民餐飲、宴席場景造成連帶波及,中高端白酒消費受到階段性抑制。渠道動銷壓力從高端、次高端向中高端、低端擴大,動銷及渠道基礎不夠強勢的產品,持續面臨回款擠壓。酒企層面,25Q2板塊業績增速轉負,酒企加大轉向力度,邊際放松回款、發貨要求,優先推進報表、渠道出清,以維護渠道秩序穩定、整固長期發展基礎。渠道層面,25Q2高端、次高端白酒批價普遍下移,僅少數產品如國窖、青20,通過較為精細的控盤分利和庫存管控操作使得批價波動相對可控。

高端酒有序降速,次高端持續出清,地產酒加速紓壓。25H1白酒板塊營業收入同比下滑0.35%,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0.9%,Q2較Q1降速明顯,1是需求顯著承壓,2是渠道有所收縮,3是酒企着眼長期加大調控力度。25H1酒企預收余額普遍處於近兩年低位,多數高端、次高端酒企表觀回款增速<收入增速,顯示渠道回款壓力持續顯現;區域酒龍頭表觀回款增速略好於收入增速,報表調節相對更具主動性。銷售端,多數公司收入增速隨表觀回款加速回落,預收賬款余額回落至周期性低位。收現端,伴隨渠道授信支持收緊,龍頭酒企收現增速與表觀回款增速普遍差異不大。分板塊看,二線次高端酒企自24Q2以來加強發貨調控,伴隨基數走低,25Q2收入同比降幅趨於收窄;高端、區域酒龍頭則普遍自25Q2開始加速釋放報表壓力,區域酒企出清力度相對更大。

產品結構承壓,淨利率仍在回落。毛利率方面,25H1高端酒、次高端酒、區域酒企毛利率分別同比-0.5、-0.4、-0.3pct,產品結構與貨折對毛利率均有拖累。費率方面,25H1多數酒企銷售費率同比提升,其中老窖、古井、老白乾酒的銷售費率同比改善則與費用精細化管控有關;25H1伴隨收入兑現趨弱,多數酒企管理費率同比小幅增長。利潤增速方面,25H1高端(5.49%)>次高端(-3.22%)>地產酒(-24.90%),產品結構回落、動銷轉化不暢,酒企毛銷差經歷下行考驗,同時規模負效應也造成影響。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出清仍是主要期待,把握出清主要矛盾以及未來業績修復可見性主線,自下而上優先關注更早進入拐點,且增長彈性領先的酒企。參考2013~16年股價表現,白酒周期從築底出清到向上修復的過程中,行情並非簡單複製白酒上行周期高端→次高端→中高端的輪動順序,而是自下而上優選業績領先標的。1)周期築底期間,以大眾需求為主的中高端產品增長表現相對穩健,后續若地方提振消費政策出臺,需求修復有望較快兑現。2)高端、次高端行業需求要實現爬坑修復,較大程度有賴於宏觀環境走出通縮、實現復甦。並且參考覆盤經驗,預計本輪高端、次高端產品動銷要達成量價新均衡,仍需一定的時間過程,可更多關注具備香型份額提升、全國化擴張或新品招商alpha的部分個股。推薦自下而上優選具有股息率打底、公司治理優異、有望率先輕裝上陣的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業績出清更清晰、有增量邏輯的珍酒李渡,其次關注捨得酒業酒鬼酒洋河股份;主動出清而基地市場穩固,產品結構較好,估值相對偏低且有望較早恢復增長的古井貢酒迎駕貢酒

風險提示:出清不充分和消費復甦不及預期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分析師 蘇鋮、孫瑜)

億緯鋰能(維權)(300014)

經營拐點已至

新品開啟放量,利潤彈性可期

事件:25年9月2日,億緯鋰能固態電池研究院成都量產基地正式揭牌,「龍泉二號」全固態電池成功下線。成都基地總面積約11000平方米,全面投產后年產能近50萬顆電芯。基地分兩期建設,一期將於2025年12月建成,具備60Ah電池製造能力;二期計劃於2026年12月實現100MWh年產能交付。此次下線的「龍泉二號」為10Ah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高達300Wh/kg、體積能量密度為700Wh/L,主要面向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以及AI等高端裝備應用領域。

經營拐點已至,后續量利雙升,利潤彈性可期。公司25年Q2出貨27.3GWh,同環比+30%/+21%,6月產能利用率達90%,我們預計25年出貨130GWh,同增60%+,26年出貨有望達200GWh,同增50%+,27年仍維持高速增長。盈利方面,電池價格已觸底,儲能持續滿產滿銷,隨着小鵬、零跑等爆款車型放量,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此外合資材料工廠即將盈利,我們預計Q3經營大幅改善,26年隨着大圓柱+大鐵鋰新品開啟放量,海外市場大規模放量,單wh盈利有望進一步提升,動儲業務預計貢獻70億利潤,26-27年利潤彈性可期。

打造差異化產品,大圓柱+大鐵鋰訂單飽滿,26年佈局收穫期。新品方面,公司差異化佈局大圓柱+大鐵鋰,規劃27年產能達300GWh,大圓柱26年出貨預計20GWh+,其中以寶馬為主,此外拓展塔塔、奔馳等客户,有望貢獻100億收入,27年預計翻倍增長;大鐵鋰26年出貨預計40GWh,解決熱複合疊片問題,下游客户訂單飽滿,海外基地加速佈局,27年預計翻倍以上增長。固態方面,公司成都量產基地正式揭牌,「龍泉二號」全固態電池成功下線,25年底具備60Ah電池製造能力,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26年底具備100MWh產能,在機器人、低空飛行器、AI等領域開啟應用。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考慮到下游需求超預期,我們維持25年歸母淨利潤47億元,同增16%,上修公司26-27年歸母淨利潤至75/105億元(此前預期71/92億元),同增59%/40%,25-27年對應PE為28x/17x/12x,考慮到公司出貨高速增長,給予26年25x估值,對應目標價92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波動超市場預期,電動車銷量不及市場預期。

(分析師 曾朵紅、阮巧燕、朱家佟)

偉仕佳傑(00856.HK)

深耕東南亞,雲和AI引領數字化亞洲

投資要點

亞太領先的ICT行業解決方案商:公司成立於1991年,2002年在中國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是亞太地區領先的專注ICT行業解決方案的科技平臺,是科技產品進入中國及東南亞市場的主要通路,為合作伙伴提供全品類、一站式、全鏈路的信息化服務,以提升運營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動科技企業數智化轉型,加快信息化產業數智化進程。業務涵蓋企業系統、消費電子和雲計算三大板塊,業務覆蓋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數據存儲、數據分析、基礎建設、網絡安全、方案交付、移動互聯、遊戲娛樂、物聯應用、可穿戴設備及虛擬現實產品等十二大領域,在雲生態建設、IT運維服務、供應鏈金融、信創產業等拓展出全新版圖。公司服務市場覆蓋中國、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柬埔寨、緬甸及老撾9個國家,全亞太供給87個分支機構、攜手50000家渠道機構,服務19億人羣。偉仕佳傑是華為、新華三、阿里巴巴、騰訊、曙光、聯想等300多家世界500強科技企業。

東南亞市場保持高速增長,助推業務穩健發展:東南亞市場深耕東南亞市場多年,在東南亞表現強勁穩健,收入佔比正逐年提升,2024年東南亞地區收入同比增速接近74%,佔比達到34.41%。未來,在東南亞全面部署人工智能、雲服務、星鏈等未來科技的趨勢中,預計公司的東南亞市場優勢有望持續擴大。

從雲計算到AI,業務規模大幅攀升:2013年公司成立雲計算事業部,開始佈局雲計算業務。2015年開始陸續與微軟、阿里雲、亞馬遜、華為、VMware等雲廠商開展合作。2020年公司收購專注於雲管理和AI智算調度運營的軟件科技公司雲星數據(現名佳傑雲星)。在東南亞,公司作為英偉達的戰略合作伙伴,助力多個重點項目落地。集團旗下佳傑雲星作為華為雲的軟件供應商,攜手華為,為科技部批准建設的9個國家級智算中心中的7個提供產品和服務。佳傑雲星自主研發的AI算力管理與調度解決方案,助力南昌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杭州、寧波、天津、長春等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落地。2024年,公司人工智能業務收入37.8億港元,同比增長42%。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25年-2027年收入為1023、1171、1334億港元,對應增速分別為15%、14%、14%;歸母淨利潤為13、15、18億港元,對應增速分別為20%、22%、15%,對應PE分別為12、10、8倍。我們看好公司后續在雲計算和AI領域的佈局,有望打開第二成長曲線,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海外市場拓展不及預期、企業產品落地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

(分析師 王紫敬)

比亞迪(002594)

2025年8月銷量點評

8月銷量環比回升

繼續加快高端化和出口

投資要點

8月銷量37.4萬輛、環比回升:比亞迪8月銷37.4萬輛,同環比+0.1%/+8.5%;1-8月累計銷量286.4萬輛,同比+23%,含海外銷量62.4萬輛,佔比22%。結構方面,8月本土銷量29.3萬輛,同環比-14%/+11%,累計銷量223.95萬輛,同比+9%;8月海外銷8萬輛,同環比+157%/+0.1%,累計銷量62.4萬輛,同比增136%。我們預計全年銷量500萬輛+,同比增長17%+,其中出口90-100萬輛,同比增長128%,我們預計本土銷量405萬輛+,同比增5%。

純電份額再提升、持續推進高端化和出口:8月插混乘用車銷17.2萬輛,同環比-22.7%/+5.4%,佔比46.3%,同環比-13.7/-1.6pct,累計142.5萬輛,同比+8.4%;純電乘用車銷20萬輛,同環比+34.4%/+12.2%,佔比53.7%,同環比+13.7pct/+1.6pct,累計140萬輛,同比增39.4%。8月高端銷量2.9萬輛,同環比+88.9%/+10.7%,累計19.6萬輛,同比+76%,我們預計全年高端車型銷量35-40萬輛,同比增80%+。其中,騰勢8月銷1.2萬輛,同環比+20.1%/+5.4%,累計10.3萬輛,同比+29%;仰望8月銷405輛,同環比+30.6%/+19.5%,累計1747輛,同比-72%;方程豹8月銷1.6萬輛,同環比+233.6%/+14.7%,累計9.1萬輛,同比+265%。出海方面,公司在巴西獨資建設SKD/CKD工廠,泰國工廠已投產,我們預計匈牙利工廠今年底至明年Q2陸續投產。高端及海外均價高,我們預計總體ASP有望提升。

8月電池裝機同增23%、外供電池持續高增:比亞迪8月電池裝機23.2GWh,同環比+23%/+4%,1-8月累計裝機180GWh,同增67%,受益於單車帶電量提升及電池外供,我們預計全年裝機290-300gwh,同比增50%。外供看,7月裝機2.5gwh,同環比+186%/+1%,1-7月累計外供裝機17.6gwh,同比增272%,其中小鵬6gwh、小米3.6gwh,我們預計全年外供裝機30-35gwh。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5-27年歸母淨利450/589/710億元(維持原值),同增12%/31%/21%,對應PE 22/17/14x,給予26年25倍PE,目標價161元,考慮公司持續推動智能化與出海,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波動超市場預期,終端需求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

(分析師 曾朵紅、黃細里、阮巧燕)

科士達(002518)

2025年中報點評

數據中心放量高增,光儲逐步恢復

投資要點

事件:公司公佈2025年中報,H1營收21.6億元,同+14.3%,歸母淨利潤2.6億元,同+16.5%,毛利率29%,同-3pct,歸母淨利率11.8%,同+0.2pct;其中25Q2營收12.2億元,同環比+15%/+29.2%,歸母淨利潤1.4億元,同環比+51.6%/+29.9%,毛利率28.7%,同環比-2.2/-0.7pct,歸母淨利率11.8%,同環比+2.9/+0.1pct。

25年數據中心業務穩健成長、26年將加速高增。公司25H1數據中心業務實現營收13億元,同增8%,毛利率33.4%,同-2pct,佔總營收比例約60%。分結構看,我們測算金融行業佔比30-40%,通信及互聯網客户佔比約35%,政府及軌交約10-20%,25年通信及互聯網訂單需求旺盛,收入佔比有望超金融,25年全年有望穩健增長,我們預計數據中心增長約30%,26年為國內數據中心發展大年,需求加速釋放將進一步推動業績高增。公司AquaCube 系列 CDU 及冷板式液冷系列一體化解決方案將可實現芯片級精準快速冷卻。

25年光儲充業務逐步恢復增長。25H1公司光儲充業務實現營收8億元,同+28%。1)儲能業務25年陸續交付大客户前期合同及新簽訂單,其他户儲及工商儲逐步穩健增長,25年我們預計新增3億元左右營收;2)光伏業務國內競爭激烈毛利率有所下滑,25年加速海外拓展,我們預計海外增長50-100%;3)充電樁業務25年我們預計恢復高增,實現營收3-4億元。

費用率控制良好、經營性現金流轉正。公司25年H1期間費用3億元,同+1.6%,費用率13.7%,同-1.7pct,其中Q2期間費用1.6億元,同環比+0.3%/+13.9%,費用率12.9%,同環比-1.9/-1.7pct;25年H1經營性淨現金流1.4億元,同比轉正,+472.7%,其中Q2經營性現金流2.7億元,同環比+1821.6%/+304.1%; 25年H1末存貨10.7億元,較年初+2.4%。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5-27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8/8.2/11.7億元,同增47%/41%/43%,對應PE為35/25/18x。考慮到充電樁、儲能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公司將充分受益高增,同時公司產品、研發、渠道上具有多方優勢,盈利彈性較大,同時AIDC帶來業績彈性,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行業競爭加劇、政策不及預期、關税風險。

(分析師 曾朵紅、郭亞男)

富創精密(688409)

業績短期承壓

看好零部件龍頭平臺化佈局下的長期成長性

2025H1業績承壓,Q2業績環比修復:2025H1公司實現營收17.24億元,同比+14.4%;歸母淨利潤為1228萬元,同比-89.9%;扣非歸母淨利潤為-162萬元,同比-101.5%,業績承壓主要受產能前置佈局、人才儲備先行等前期投入影響,新基地折舊費用增加、人工成本上升。Q2單季營收為9.62億元,同比+19.5%、環比+26.2%,實現快速修復;歸母淨利潤為3443萬元,同比-43.9%、環比扭虧為盈(25Q1為-2216萬元);扣非歸母淨利潤為2681萬元,同比-54.0%,環比扭虧為盈。

Q2毛利率/淨利率環比改善:2025H1公司銷售毛利率為26.5%,同比+0.2pct,銷售淨利率為0.2%,同比-6.7pct;期間費用率為23.2%,同比+2.8pct,其中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為2.2%/12.7%/7.0%/1.2%,分別同比+0.4pct/+1.8pct/+0.2pct/+0.3pct,管理費用提升主要系業務規模擴大,管理需求增加,人工成本增加,非流動資產折舊攤銷增加,及諮詢費增加所致。Q2單季銷售毛利率為28.4%,環比+4.3pct;銷售淨利率為3.9%,同比-2.7pct,環比+8.3pct。

合同負債與現金流顯著改善,訂單兑現能力增強:截至2025H1末,公司合同負債為0.07億元,同比+207.4%;存貨為9.90億元,同比+20.2%。2025H1公司經營活動淨現金流為1.49億元,同比大幅改善(24H1為-1.00億元),主要系公司持續優化經營性現金流管理,客户回款情況較好。

大客户滲透持續加深,核心部件量產加速落地:公司堅持「大客户戰略+平臺化佈局」,2025H1前五大客户營收佔比超過75%,核心客户滲透效果持續提升。期間公司精密零部件業務持續取得量產突破:勻氣盤方面,螺紋斜孔勻氣盤實現規模化量產,成功應用於 PEALD機臺;加熱勻氣盤完成研發並加快客户驗證進程,適配 CVD、ETCH 等核心機臺;交叉孔焊接勻氣盤實現量產突破,主要配套 ALD、PVD 設備。金屬加熱盤方面,公司已實現多型號產品自主研發併成功量產,打破海外技術壁壘,成為國內主流客户的主要供應商。

海外基地建設協同推進,Compart併購增強全球競爭力:公司持續深化屬地化服務體系,已在北京、南通、沈陽、新加坡等地形成佈局,其中北京工廠已成為頭部客户指定重點配套基地,新加坡工廠於2024年完成認證並實現交付,屬地交付能力不斷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聯合戰略投資方收購國際品牌Compart,補強氣體傳輸領域核心環節,完善從原材料、零部件到系統交付的全產業鏈整合能力。25H1公司氣體傳輸系統業務訂單同比+53%,營收同比+21%,協同成效持續釋放。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考慮公司仍處於平臺型擴張關鍵期,我們基本維持公司2025-2027年歸母淨利潤預測為3.2/4.8/6.5億元(前值3.2/4.7/6.5億元),對應當前市值動態PE為66/45/33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行業周期波動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地緣政治衝突等。

(分析師 周爾雙、李文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