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5 20:24
潮玩正從「小眾圈層」走向「大眾消費」,除了LABUBU背后的泡泡瑪特,還有許多上市公司有相關佈局,誰會是下一個了LABUBU?
近日,泡泡瑪特、名創優品、布魯可、奧飛娛樂等潮玩及文化娛樂領域上市公司陸續發佈半年報,各企業定位不同,核心競爭力不同,對潮玩、IP涉足深淺不同,業績也呈現顯著差異:泡泡瑪特以超200%的營收增速領跑行業,布魯可憑藉海外擴張實現扭虧為盈,而奧飛娛樂、晨光股份則面臨增長壓力。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09992.HK)營收138.8億元,同比增長204.4%,淨利潤45.74億元,同比增長396.5%;名創優品(NYSE:MNSO,09896.HK)營收93.93億元,同比增長21.1%,淨利9.06億元,同比下滑22.6%;布魯可(00325.HK)營收13.38億元,同比增長27.9%,淨利2.97億元,同比增長214.97%;奧飛娛樂(002292.SZ)營收11.98億元,同比下滑8.17%,淨利潤0.37億元,同比下滑32.71%;晨光股份(603899.SH)營收108.09億元,同比下滑2.19%,淨利潤5.57億元,同比下滑11.97%;星輝娛樂(300043.SZ)營收11.35億元,同比增長84.58%,淨利1.55億元,同比增長186.78%;樂華娛樂(02306.HK)營收4.14億元,同比增長19.05%,淨利0.58億元,同比增長88.66%;高樂股份(002348.SZ)營收1.31億元,同比增長35.93%,淨利潤-0.28億元,同比增長21.95%。
2025年上半年這8家上市公司的總營收是382.98億元,同比增長42.86%;歸母淨利潤是65.56 億元,同比增長180.5%。
值得注意的是,這8家企業的主營業務並非都是潮玩,但可讓外界透過這些公司看到IP 商業化的能力與變現路徑。
泡泡瑪特半年業績超去年全年,布魯可海外收入同比增近9倍
「金礦的挖掘纔剛剛開始。」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在泡泡瑪特半年報業績會上評價LABUBU可承載的價值。
泡泡瑪特上半年營收138.8億元,同比增長204.4%,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45.74億元,同比增長396.5%,營收淨利潤均超去年全年。該公司旗下爆火的IP 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營收48.1億元,同比增長668.0%,在總營收中的佔比34.7%。在2024年的年報中,THE MONSTERS的營收佔比是23.3%。
在談及業務指引時,王寧表示:「今年是希望能夠做到200億元(營收),但是感覺今年應該300億元也很輕松。」
2025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的毛利率為70.3%,同比提升了6.3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新高。除了大爆的LABUBU,該公司旗下MOLLY、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相關IP營收均突破10億元;HIRONO、星星人、Zsiga、PUCKY、HACIPUPU等13個IP實現營收破億元。
上周,泡泡瑪特線上發售迷你版LABUBU和ROCK THE UNIVERSE搪膠毛絨公仔,發售當晚多個平臺均告售罄。電商平臺顯示,9月5日,迷你版LABUBU普通款成交均價在133元,相較於79元的官方售價溢價68%。
布魯可有「中國版樂高」之稱,今年1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該公司專注於拼搭角色類玩具的設計、研發和銷售,旗下擁有「百變布魯可」和「英雄無限」兩大原創IP,同時獲得包括奧特曼、變形金剛、漫威英雄、火影忍者在內的50余個全球知名IP的非獨家授權。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布魯可現已成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三大的拼搭角色類玩具企業,位列全球增速最快的規模化玩具企業之列。6-16歲年齡段產品是該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上半年,布魯可的拼搭角色類玩具收入為13.25億元,同比增長29.5%,佔總收入的99.1%。布魯可在財報中表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該公司已將19個IP商業化,共有925種SKU上市銷售,其中包括小黃人、酷洛米和名偵探柯南等。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前四大IP產品各自收入貢獻佔比均超過總收入的10%,合計佔總收入的83.1%。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布魯克在海外市場的收入同比增長898.6%至1.11億元,海外收入主要來自亞洲(不含中國)和北美地區。在報告期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是布魯可海外市場中收入最高的兩個國家。
名創優品旗下潮玩品牌高增長,奧飛娛樂的嬰童用品仍是支柱
許多人喜歡將泡泡瑪特與名創優品做對比,但兩者模式並不同,泡泡瑪特以自有IP為核心構建高毛利,產品多以盲盒形式出售,名創優品是 「授權IP+ 簽約藝術家IP」 模式,它像是個百貨超市,以性價比策略覆蓋大眾市場。除名創優品店內有一部分潮玩盲盒產品外,該公司還有一個潮玩品牌TOP TOY。
目前,名創優品已與迪士尼、三麗鷗等國際IP合作,此外該公司也戰略性簽約9位潮玩藝術家,包括近期「一端難求」的爆火 IP「右右醬」的設計師。名創優品在財報中表示,預計今年簽約數量將顯著突破,並在未來保持穩定快速的簽約節奏。
在名創優品上半年的財報中,該公司披露,TOP TOY在2025年第二季度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營收達4億元,同比大增87.0%,門店總數達293家。此外,全球投資機構淡馬錫領投TOP TOY,投后估值達到約100億港元。
名創優品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葉國富表示,名創優品與TOP TOY打法不同,定位也不同,「TOP TOY是專業潮玩品牌,名創優品是在生活品類基礎上,增加了潮玩的一個品類,名創優品的潮玩價格更親民,TOP TOY價格更高一點。」
奧飛娛樂是以IP為核心驅動力,打造集動畫、電影、嬰童用品、玩具、潮玩手辦、衍生品授權、實景娛樂等業務為一體的IP全產業鏈平臺,該公司的核心目標用户是嬰幼兒(0-3歲)和兒童(K12),並逐步覆蓋年輕人羣體(K12-30歲)。奧飛娛樂的主營業務根據類型可劃分爲IP內容業務以及實體產業兩大板塊。
上半年,奧飛娛樂自有IP推出「超級飛俠」「鎧甲勇士」等系列衍生玩具及「喜羊羊與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等系列主題卡牌,外部IP推出「變形金剛」超可動人偶、「三麗鷗」魔法棒等產品。下半年,奧飛娛樂將開拓「超級飛俠」的新產品線、推出AAE系列產品及奧特曼系列積木人等。
從奧飛娛樂表現來看,上半年該公司的玩具、嬰童等主營業務均收入下滑,導致其營收、歸母淨利潤雙降。財報顯示,嬰童用品上半年收入5.87億元,在總營收佔比49.00%,同比下降2.88%;玩具銷售收入4.59億元,在總營收佔比38.30%,同比下降5.20%;影視類收入1.41億元,同比下降22.22%。
晨光股份傳統業務短期承壓,樂華娛樂佈局潮玩
晨光股份上半年也是營收、淨利潤雙降,該公司在財報中表示,隨着國內人口結構變化,出生率下降,文具行業靠數量增長的貢獻減弱,更多的增長來源於消費升級和產品升級。國內文具消費呈現品牌化、創意化、IP化、個性化和高端化的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晨光股份旗下的九木雜物社的戰略定位是成為晨光品牌和產品升級的橋頭堡和全國領先的中高端文創雜貨零售品牌。財報披露,報告期內,九木雜物社線下渠道數量持續拓展,產品拓展方面,IP類(二次元、谷子及周邊衍生品)產品資源投入和銷售佔比均有提升,進一步豐富產品結構,提升品牌的市場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年輕消費者。
財報披露,報告期內,晨光生活館(含九木雜物社)實現營業收入7.79億元,同比增長6.98%,其中,九木雜物社實現營業收入7.56億元,同比增長9.49%。截至報告期末,晨光股份在全國擁有超830家零售大店。
有研報指出,面對傳統業務下滑,晨光股份將IP戰略提升至新高度,產品線從文具拓展至徽章、立牌等「谷子」品類,並通過近7萬家傳統渠道鋪貨,有望帶動業務拐點向上。
繼併購Letsvan 61%的股權后,7月31日,量子之歌集團(Nasdaq:QSG)宣佈收購后者剩余全部股權,Letsvan目前的IP版圖包括又梨、WAKUKU、SIINONO等15個IP,其中WAKUKU在2024年底推出后得到市場認可,在明星宣傳帶動下成為潮玩新品。在進入潮玩領域前,量子之歌主業是在線成人教育,目前還未發佈截至6月的財報數據。
在另一家上市公司樂華娛樂的半年報中,也能看到Letsvan的身影。樂華娛樂在財報中表示,集團潮玩業務通過針對性合作獲得牽引及在消費者中引起強烈反響。集團子公司天津壹華與深圳熠起(Letsvan)聯合創立了與華同行,作為WAKUKU哇庫庫等潮玩IP的孵化及運營平臺。
此外,藝人小卡也成為樂華娛樂上半年藝人相關衍生品的增長關鍵。上半年,樂華娛樂潮玩板塊和藝人小卡所屬的IP運營業務實現收入2060.6萬元,同比增長128%。
上述企業之外,今年5月,萬達電影全資子公司影時光與關聯方中國儒意全資子公司儒意星辰共同出資1.44億元,投資潮玩企業52TOYS,52TOYS已遞表港交所,去年營收6.30億元。卡牌企業卡遊兩度衝刺港交所,2024年全年營收達100.57億元。
灼識諮詢數據表示,2024年,中國IP玩具市場規模為756億元,佔中國IP衍生品市場的43.4%。隨着越來越多優質IP涌現以及IP商業化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中國IP玩具市場佔中國IP衍生產品市場的份額將持續提升,預計將在2029年達到49.9%。
國聯民生在研報中表示,潮玩業務有逆周期的增長韌性,2024年全球IP玩具市場GMV達5251億元,2020-2024年CAGR(複合年均增長率)達9%;其中中國市場GMV達756億元,2020-2024年CAGR達11.7%,2024-2029年CAGR有望達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