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5 20:2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泡財經)
9月5日,先導智能(300450.SZ)強勢漲停,截至當日收盤報收53.8元/股。
最重要的是,先導智能當日成交額161.06億元,創上市以來單日成交額新高,同時,也是當日全A股5400多隻股票成交額第8高。
從資金分佈來看,超大單淨流入超30億元,增倉佔比近20%。
發生了什麼,讓主力資金瘋狂搶籌?
消息面上,9月4日,先導智能在互動平臺表示,在固態電池領域,公司作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固態電池整線解決方案服務商,已成功打通全固態電池量產的全線工藝環節。
而此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的《電子信息製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支持全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方向基礎研究。
先導智能是全球新能源智能裝備領域的龍頭企業,自1999年創立至今已發展成為覆蓋鋰電池、光伏、3C、智能物流、汽車產線、氫能、激光精密加工、機器視覺等八大領域的綜合性裝備供應商 。
早在2018年前,先導智能就捕捉到全固態電池的巨大潛力,深入佈局全固態電池技術。
其技術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全球唯一全固態電池整線設備供應商。
公司已打通固態電池全流程工藝,覆蓋電極製備、電解質膜複合、疊片、封裝等核心環節,是業內唯一能夠提供100%自主知識產權的固態電池整線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2、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其干法電極技術可解決硫化物電解質穩定性問題,降低能耗30%;
高速疊片設備疊片速度達0.075秒/片,適配全極耳圓柱電池,效率領先行業5%;
預鋰化工藝可提升能量密度5%-10%,兼容硫化物/氧化物路線;
600MPa等靜壓設備可提高一次裝載電芯數量,有效解決極片位移和邊緣損傷問題;
3、具備整線降本能力。
整線方案減少15%工序,降低30%投入成本,良率90%+,顯著優於同行。
儘管最新的半年報中並沒有將固態電池業務單列,無法看到其整體規模佔比,但先導智能也明確表示,已與多家行業領軍企業達成深度合作,並已向其交付了各工段的固態電池生產設備,相關產品得到客户的高度認可,並陸續獲得重複訂單。
其中,就包括向全球領先的電池製造企業交付多套固態電池核心裝備(含複合轉印設備與高速疊片設備)。
那先導智能在固態電池領域的客户都有誰呢?
國內來看,其客户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頭部電池廠商;
國際來看,其客户包括寶馬、奔馳、LG新能源、QuantumScape、Northvolt等歐美日韓頭部電池企業及車企。
同時,公司還與多家機器人企業合作開發定製化產線,佈局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eVTOL)等新興領域。
固態電池憑藉其較高的安全性及能量密度優勢,被認為是下一代電池技術的重要方向,在新能源車、低空及消費電子等領域具備廣闊的應用前景。
目前,多家企業正在積極推進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國內電池巨頭都在固態電池領域有所佈局,部分企業甚至已經推出了半固態電池產品。
分析師預計,2025年可能是固態電池產業化的關鍵年份。
隨着技術不斷成熟和成本持續下降,固態電池有望在高端電動車領域率先實現應用。
據中金公司測算,伴隨2025年頭部廠商中試線逐步落地,2026年量產線建設將持續突破,2030年固態電池設備市場空間或達443億元,其中全固態電池設備313億元、半固態增量設備市場空間130億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按2024年收入計,先導智能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智能裝備供應商,佔據全球市場份額15.5%。
一個粗暴的邏輯,就固態電池設備而言,先導智能的技術具備稀缺性,市佔率只會更高。
市場甚至有信息表示其在全球固態電池設備市場市佔率為50%以上,但這個信息無從考證。
即便僅僅以其當前鋰電池智能裝備的市佔率來算,固態電池設備業務,未來為先導智能帶來的業務增量空間,也已經非常可觀。
市場資金的嗅覺是靈敏的,早在9月5日漲停前,先導智能就已經迎來了一波持續上漲的行情。
自2025年4月9日低點16.70元/股起漲,至9月5日收盤,先導智能的股價上漲了222.15%。
截至9月5日收盤,先導智能的動態市盈率為56.91倍,高於電池板塊42.45倍的滾動市盈率,與其歷史市盈率分位數54.53倍相當。
從業績表現來看:
2025年上半年,先導智能實現營收66.10億元,同比增加14.92%,歸母淨利潤7.40億元,同比增加61.19%。
其中,第二季度單季營收35.12億元,同比增加43.85%,歸母淨利潤3.75億元,同比增加456.29%,顯示出明顯的拐點信號。
而且,隨着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公司業績持續高速增長是可以預見的。
長期來看,固態電池業務能夠帶來的業績增量將能消化掉當前相對於板塊平均的稍高估值溢價;
但短期來看,仍需警惕股價漲幅過高后帶來的回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