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多重因素推動有色金屬行業持續「領跑」

2025-09-05 17:15

受益於政策利好、基本面支撐等因素,當前有色金屬行業延續偏強走勢,在國內工業領域繼續「領跑」。今年以來,有色金屬行業生產端保持擴張,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領先工業領域,同時主要金屬價格整體上行,繼續拉動行業盈利,超六成有色板塊上市公司業績同比增長,多數公司歸母淨利潤實現盈利。

有色金屬行業的穩健發展主要體現在產業及投資等方面的增長上。在生產增長的同時,有色金屬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也保持較快增長。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7.6%,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出1.2個百分點,在實現一季度良好開局的基礎上,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為4031.9萬噸,同比增長2.9%,精煉銅、電解鋁是拉動十種常用有色金屬增長的主要動因。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16.1%,在去年同期較高基數的基礎上實現了進一步增長,增幅比全國工業投資增幅高出5.8個百分點。其中,礦山採選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增長46.2%,冶煉和壓延加工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9.1%。

有色金屬行業穩健增長的另一個重要體現,就是產業景氣指數上升。據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月度景氣指數監測模型結果顯示,2025年7月份,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景氣指數為36.9,較上月上升1.9個百分點,其中,先行指數70.7,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收入和利潤也繼續保持增長。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7932.5億元、同比增長14.9%,實現利潤總額2178.5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有色礦採選業實現利潤總額595.5億元、同比增長40.3%,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總額1583億元、同比增長7.8%。

在價格和銷量的帶動下,多數有色金屬行業公司業績表現亮眼。8月17日,華友鈷業發佈公告稱,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2億元,同比增長23.78%;實現淨利潤27.11億元,同比增長62.26%。8月22日晚,洛陽鉬業發佈202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47.7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6.71億元,同比增長60.07%,再創同期歷史新高。8月26日晚間,紫金礦業披露的202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677.11億元、歸母淨利潤232.9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5%、54.4%。

有色金屬行業持續向好的動能從何而來?未來是否會繼續支撐行業走強?

近年來,尤其是今年以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的政策,在推動有色金屬行業穩定增長、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技術創新、加強資源保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25年,支撐有色金屬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保障加快落地,《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等相繼出臺。與此同時,國家「兩新」「兩重」政策不斷擴圍加碼,有效帶動鋁、銅等有色金屬產品需求,使得有色金屬行業經濟平穩增長的基本面持續向好。

同時,在經濟逐步復甦的背景下,有色金屬市場需求呈增長之勢,各類金屬價格紛紛上漲,成為推動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的一大動力。有色金屬行業是典型的上游原材料行業,其定價由「商品屬性」及「金融屬性」等多重因素所決定。隨着製造業、房地產及新能源等下游應用領域的發展,市場對有色金屬等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保持增長。高需求帶動下,黃金價格屢創新高,銅鋁等工業金屬價格中樞上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現貨銅均價7.76萬元/噸,同比上漲4.2%;鋁均價2.03萬元/噸,同比上漲2.6%;國內黃金均價725.6元/克,同比上漲46.8%。

此外,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帶動材料產業升級,相關金屬前景被看好。新興產業發展推動高性能碳纖維、先進半導體等關鍵材料創新應用,從而有效支撐銻鍺錫鎢等金屬需求。廈門鎢業專注於鎢鉬、稀土和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業務,在鎢鉬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8.63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2.68億元。在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等需求支撐下,相關金屬的下游需求將保持增長。而受制於儲量較低、高質量礦產開發成本較高等,部分小金屬價格或繼續維持高位。

業內人士表示,隨着政策措施的加快落地、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有色金屬行業將在變局中不斷尋找新的發展機遇,整體供需格局不斷改善,有效需求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或持續「領跑」工業領域。

編輯/宮   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