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白宮宴請科技巨頭,獨缺馬斯克

2025-09-05 18:20

(來源:南財社)

周四晚間,白宮迎來一場盛宴,美國總統特朗普邀請了多位商界和政界大佬共進晚餐。席間,特朗普發表與微軟有關的「口嗨」言論,被網友當場揭穿。

01

對微軟的投資特別感興趣

據白宮稱,十多位科技巨頭受邀出席此次活動,包括Meta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OpenAI創始人薩姆·奧特曼、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和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等。

但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並未出席,可能是大家衆所周知的原因。

扎克伯格坐在特朗普旁邊,蓋茨則坐在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特朗普旁邊。

特朗普高度讚揚了這些商界領袖,稱他們「引領着一場商業和天才的革命」。

總統説:「這絕對是一羣高智商的人,我為他們感到非常自豪。」

訪問以下網址,訂閲最新新聞電郵:

https://nbwpress.com/subscribe.html

科技大佬們也紛紛對特朗普表示讚賞,但特朗普的關注點卻在各家公司對美國投資了多少錢,並且似乎特別對微軟感興趣。

扎克伯格表示,這一數字為6000億美元;庫克也給出了同樣的數字;皮查伊則表示,這一數字為2500億美元。

「微軟呢?」特朗普説。「那可是個大數目。」

納德拉回答,每年要支出800億美元。

「好,」特朗普迴應道。「非常好。」

在此之前,坐在梅拉尼婭旁邊的蓋茨曾向特朗普表示,他正在致力於健康領域的創新——大力宣傳他在疫苗方面的工作以及通過人工智能為非洲提供醫療保健。

微軟剛剛宣佈,將在三年內向美國政府提供60億美元的雲服務折扣。7月,特朗普的「人工智能行動計劃」建議聯邦貿易委員會採取更為温和的監管方式,彭博社認為該計劃對微軟來説是一個勝利。

02

28歲擁有微軟股票的説法被網友質疑

在聊到微軟時,特朗普來勁了,他公開聲稱:「我28歲時就擁有微軟股票」。

不過,特朗普的這一説法遭到網友質疑。

在X上,有網友表示懷疑:「所以他(特朗普)在微軟融資前7年就持有微軟股票了?他(特朗普)出生於1946年,28歲時應該是1974年。但微軟1981年纔開始融資。」

這位網友的説法是準確的。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特朗普的確是出生於1946年6月,28歲時確實也是1974年。

但是,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創立微軟的時間是1975年4月4日。也就是説,特朗普在微軟創立的前一年就拿到了微軟的股票?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另外,微軟獲得的第一筆資金來自其第一款產品Altair計算機的BASIC解釋器的銷售,這為公司帶來了淨收入16,000美元。后來,在1981年,該公司從風險投資基金TVI獲得了100萬美元的首筆投資。1986年,微軟才首次公開募股(IPO),發行股票。

因此,特朗普無論是持有微軟的股權還是股票,在他28歲的時候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他所説的這句話,極有可能只是一次「口嗨」或者口誤。

特朗普為什麼這樣説?大概是一方面想表達他善於投資,另一方面是想表達他對長期持有美股的支持。

03

「持股不動」獲意外之財

雖然特朗普不大可能那麼早就持有微軟股票,但是有白宮政府官員確實「不經意之間」在微軟上發了大財。

去年,前白宮通訊主管、現在的投資者安東尼·斯卡拉穆奇在參加節目時,分享了他為兒子買入微軟股票大賺的故事。

「我有一個賬户,是給我兒子AJ開的,」斯卡拉穆奇回憶道。「他出生於1992年9月23日。10月1日,我給他買了1200美元的微軟股票。

當時,斯卡拉穆奇選擇勾選了股息再投資的選項,儘管微軟尚未支付任何股息。

當時,由於沒有互聯網,只能郵寄紙質賬單,斯卡拉穆奇又搬了幾次家,經紀公司高盛也無法聯繫到他。因此,這個賬户近三十年都沒動過。

「我們找到了那個賬户,已經是26、27年后了,」斯卡拉穆奇説。「我記得當時賬户里多了8.8萬美元,但我兒子説:‘不,爸爸,賬户里多了28.8萬美元。’」也就是説,初始資金翻了近240倍。

斯卡拉穆奇也表示,如果他知道自己仍然持有微軟股票,説不定早就賣掉了。

「史蒂夫·鮑爾默執掌微軟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微軟的業績停滯了大概八九年,」斯卡拉穆奇説。「我本來會賣掉那支股票,當時我並不知道我持有它,結果卻賺了一大筆錢。」

1986年,微軟IPO后首個交易日開盤價為21美元,當天收盤價為27.75美元。之后進行了多次拆股,最新股價為507.97美元。因此,綜合計算下來,首個交易日當天買入的微軟股票如果持有到今天,每股的成本僅為7美分。

考慮到拆股因素,斯卡拉穆奇的1,200美元投資,在1992年可以購買約784.313股微軟股票。當他發現有這筆錢時,這些股票價值接近30萬美元,目前接近40萬美元。

顯然,這一無心插柳的操作堪比「股神」巴菲特,是長期投資潛力公司的典型案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