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5 15:39
轉自:山東頭條news
9月4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科技創新合作中心在山東青島正式掛牌成立,10個面向上合組織國家的重點國際合作項目同步啟動,涉及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現代高效農業等多個領域。
這一中心的成立是落實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共識的重要舉措,也是對青島加快上合示範區建設、提升國際科技合作水平、集聚更多國際化創新資源提供了重要機遇。
為何落子青島?
青島作為中國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擁有嶗山實驗室、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字號」平臺,30所高校、103家省級以上實驗室構成了堅實的創新矩陣,97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60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湧動着創新活力。
這些優勢,是青島作為山東乃至全國開放橋頭堡、深入服務上合組織科技創新合作的底氣所在。
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讓這座百年港城與上合組織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七年來,青島與上合組織成員國攜手共進,在科技、經貿、人文等領域深耕細作,結出累累碩果。
據統計,青島已拉動240余家中國企業在上合組織國家投資項目,中方協議投資額達到36億美元;促成與上合組織國家國際合作項目26項;建設中國—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面向上合組織國家佈局協同中心網絡,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新資源共享共用,其中,白俄羅斯協同中心的成功實踐,被寫入中白政府聯合公報。
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科技創新合作中心的掛牌,正是在這些堅實基礎上的一次跨越升級,標誌着上合組織國家科技合作邁入了更高質量、更寬領域的新階段。
中心將發揮哪些功能?
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科技創新合作中心的設立,是中國深化與上合組織國家科技創新合作的關鍵舉措。
秉持着「立足山東、輻射全國、面向上合」的理念,該中心將在促進區域協同創新、構建開放包容且互利共贏的國際創新合作生態等方面發揮核心作用,為各成員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新動力。
從建設定位上來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科技創新合作中心致力於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構建互利共贏的國際科技合作伙伴關係,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逐步建成面向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綜合性創新合作平臺,重點開展科技人文交流、聯合技術研發、國際技術轉移轉化、高標準國際智庫建設等任務,為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中國力量。
此外,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科技創新合作中心將建立上合組織成員國國際智庫,成立上合組織國際智庫聯盟,充分發揮其戰略性、策略性和功能性作用,為上合組織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上合組織成員國如何借該中心突圍?
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單打獨鬥已難以在科技浪潮中脫穎而出,國際合作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的必然選擇。
上合組織成員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在能源、材料、農業、數字經濟等領域各有所長,合作潛力巨大。
通過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科技創新合作中心這一平臺,上合組織成員國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
而青島不再只是經貿往來的門户,更是科技創新的樞紐。
從這里出發,中國的創新資源將與上合組織國家的發展需求緊密相連,共同繪製科技合作的嶄新畫卷。
(山東頭條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