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9.5商業觀察:隱祕的秩序:即時零售競速賽中的第三方即配話語權爭奪戰——以順豐同城為例

2025-09-05 06:01

(來源:華彬金融觀察)

一場無聲的戰爭正在中國城市的街巷中上演。外賣員電瓶車的呼嘯聲、快遞員匆忙的腳步聲、消費者手機上不斷跳出的配送通知——這些構成了即時零售競速賽的背景音。在這場以「分鍾」為計量單位的商業革命中,順豐同城作為獨立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正與美團配送、蜂鳥即配等巨頭系物流展開一場關乎生存與話語權的激烈角逐。當消費者習慣於30分鍾送達的極致體驗,少有人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這場看似被平臺壟斷的遊戲中,第三方即配如何殺出重圍,奪取屬於自己的市場話語權?

即時零售的本質是「時間戰爭」,而配送網絡則是這場戰爭的核心武器。

傳統認知中,美團、餓了麼等巨頭憑藉其龐大的訂單流量和閉環生態系統,似乎已經鎖定了勝局。然而市場縫隙依然存在:大量中小型零售商無法接入巨頭系統,多平臺運營商家需要更靈活的配送解決方案,高端商品需要更專業的配送服務。這些未被充分滿足的需求構成了第三方即配的戰略突破口。

順豐同城敏鋭地捕捉到這一市場空白,不再將自己定位為簡單的「送貨者」,而是數字化轉型的「賦能者」,通過構建開放、中立、專業的即時配送基礎設施,逐步瓦解巨頭系物流的壟斷態勢。

技術重構是順豐同城搶奪話語權的第一利器。在即時配送領域,算法不僅是效率工具,更是權力來源。順豐同城投入大量資源開發智能調度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預測訂單峰值,利用機器學習優化路徑規劃,實現了訂單與騎手的最優匹配。其動態定價系統能夠根據距離、天氣、時段、訂單密度等多維度因素實時調整配送費用,既保證了運營效率,又維持了騎手收入合理性。更重要的是,順豐同城將這些技術能力封裝為標準化服務模塊,向客户開放API接口,使各類零售企業能夠快速接入高質量的即時配送網絡。這種技術開放戰略打破了平臺系物流的數據壁壘,使順豐同城逐漸從配送服務商演進為零售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提供商。

網絡效應是即時配送行業的天然護城河,但順豐同城巧妙地構建了不同於平臺系物流的網絡優勢。傳統平臺物流依靠餐飲外賣訂單形成密度網絡,而順豐同城則採取「全場景覆蓋」策略,接入商超零售、生鮮果蔬、醫藥健康、服裝鞋帽甚至3C數碼等多元業態。這種跨品類網絡雖然建設難度更大,但一旦形成就會產生強大的交叉網絡效應:一個騎手可以同時配送來自超市的食品、藥店的藥品和數碼店的耳機,極大提升了單騎手單位時間內的產值。同時,順豐同城利用母公司順豐速運在傳統快遞領域的資源,實現倉儲、干線和末端配送的協同效應,為客户提供「倉配一體」的完整解決方案,這種全鏈路服務能力成為其區別於單一即時配送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中立性定位是順豐同城在巨頭夾縫中崛起的戰略支點。在平臺經濟反壟斷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和零售商擔憂過度依賴單一平臺的風險。順豐同城抓住這一心理,強化其「不與商家競爭」的中立形象,承諾不會利用配送數據進入零售業務與客户競爭。這種中立性對於高端品牌尤其具有吸引力,它們既希望享受即時配送的便利,又不願將自己的客户數據和用户體驗完全交給可能成為競爭對手的大型平臺。順豐同城因此成為眾多奢侈品牌、高端超市和 specialty store 的首選配送夥伴,在這一高附加值細分市場建立了近乎壟斷的地位。

騎手運營模式的創新是順豐同城提升服務質量的關鍵。與平臺系物流主要依靠眾包騎手不同,順豐同城採取了「專職+眾包」的混合模式,針對高價值訂單配備經過專業培訓的專職騎手,確保服務品質的穩定性。同時,通過智能算法優化派單機制和獎勵系統,提高騎手收入確定性,降低流失率。這種以人為本的騎手運營策略不僅保障了配送服務的可靠性,更在人力資源日益緊張的即時配送行業構建了可持續的運力優勢。

生態化戰略是順豐同城爭奪長期話語權的深謀遠慮。順豐同城不再滿足於僅僅提供點對點的配送服務,而是通過戰略合作、投資和技術輸出,構建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即時零售生態系統。它與SaaS服務商合作,為零售商提供線上店建設、庫存管理、會員系統等數字化工具;與支付公司合作,優化交易流程;甚至與自動駕駛公司探索無人配送解決方案。這種生態化擴張使順豐同城逐漸成長為即時零售領域的「操作系統」,而非單純的配送工具,從而獲得更大的行業影響力和價值分配權。

順豐同城的案例揭示了中國即時零售產業正在發生的深層結構變化:從平臺壟斷走向開放協作,從單一業態走向全場景覆蓋,從人力密集型走向技術驅動型。第三方即配企業要在這場競速賽中贏得話語權,必須超越簡單的規模競爭,通過技術創新、場景深耕、生態構建和價值重塑,找到不同於平臺系物流的差異化發展路徑。

未來五年,隨着即時零售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第三方即配市場將迎來更激烈的競爭和更復雜的格局。順豐同城能否保持其先發優勢,繼續擴大市場話語權,取決於它能否持續創新服務模式,深化技術壁壘,並在這場即時零售的競速賽中不斷重新定義遊戲規則。

這場話語權爭奪戰遠未結束,它不僅僅關乎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更關乎中國即時零售產業能否形成多元共存、健康競爭的市場生態。在這個生態中,第三方即配平臺不應是巨頭陰影下的追隨者,而應是價值創造的主導者和行業標準的制定者。順豐同城的實踐為我們展示了一條可行的路徑:以技術為矛,以網絡為盾,以中立為旗,在即時零售的廣闊戰場上開闢屬於自己的疆域。

聲明:歡迎轉載,感謝支持。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筆者分析也僅僅是一個參考,不作為你買賣的依據,文中個股不作為買賣依據,僅僅是研究所用,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