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到2030年,核擴張面臨鈾危機

2025-09-05 17:28

全球核能領導人在倫敦舉行會議,世界核協會(WNA)目前正在倫敦舉辦第50屆研討會。據這些專家稱,明年數據中心的用電量將大致相當於日本國家的用電量。

因此,他們認為到2050年將產能增加兩倍是最低要求,但迫在眉睫的鈾短缺正威脅着核能復興。隨着燃料需求急劇上升,現有礦山的供應將會下降。

隨着資源枯竭,今天的礦藏產量預計將在2030年至2040年間減半,在全球產能預計將擴大之際留下所謂的「顯着缺口」。英國《金融時報》指出,WNA敦促礦業公司加快勘探和投資,以避免可能破壞核能在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能源需求方面作用的緊縮。

另請閲讀:特朗普的核驅動推動VanEck鈾ETF上漲44%,微軟、谷歌、英偉達大通人工智能能源熱潮

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爆炸式增長導致基本負荷電力需求急劇增加。核能是少數可擴展的低碳選擇之一。預計全球反應堆鈾需求將從目前的65,000噸攀升至2030年的86,000噸,到2040年的150,000噸。

儘管需求前景看好,但供應限制仍然頑固。鈾礦開採的規模化具有獨特的挑戰性:項目從發現到生產可能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而且成本很高。該行業的融資方式也不尋常。

與銅或金不同,鈾可以通過在生產開始前幾年簽署的長期合同來融資。無法承受燃料供應中斷的公用事業公司承諾以固定或指數價格簽訂多年交付協議。然后,這些合同作為銀行融資的抵押品,降低原本會具有投機性的項目的風險。

Bannerman Energy(OTCQX:BNNLF)是此類交易的最新例子之一。這家在澳大利亞上市的礦業公司與北美兩家主要公用事業公司簽署了協議,從2029年開始交付100萬磅鈾。

這些合同涵蓋五年,通過升級條款鎖定了基本定價,並讓銀行相信收入來源是可預測的。這種情況使班納曼能夠推進其在納米比亞的Etango項目,該項目預計將成為非洲最重要的鈾礦之一。

美國國內市場正在進行大規模擴張計劃。前能源部長里克·佩里(Rick Perry)和幾家私人開發商公佈了雄心勃勃的反應堆綜合體計劃,為電網和科技公司服務。

儘管存在明顯的政治分歧,拜登和特朗普政府都已採取措施,通過補貼和允許改革來激勵核建設。紐約州和德克薩斯州等州正在將核能視為其長期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微軟(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SFT)、Alphabet(納斯達克股票代碼:GOOG)(納斯達克股票代碼:GOOGL)和Meta(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ETA)等科技領導者正在直接與運營商簽訂合同,以延長反應堆的壽命或重啟已關閉的工廠。

「現在覈創新者的機會甚至比20世紀60年代商業核時代的黎明還要多,」X-energy首席執行官Clay Sell説。

「現在是新模式和新想法真正重塑行業的時候,」他補充道。

閲讀下一步:

照片來自Shutterstock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