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收評:三大指數集體走高!芯片、黃金股強勢上揚,農產品等少數板塊飄綠

2025-09-05 16:40

9月5日,港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恆指收漲1.43%報25417.98點,國企指數漲1.34%,恆生科技指數漲1.95%。

盤面上,權重科技股集體上漲,快手漲超4%,騰訊控股漲超2%,京東集團、美團、阿里巴巴、網易、百度集團漲超1%;風電股漲幅居前,金風科技大漲超18%;半導體、芯片股走強,地平線機器人漲超9%;有色金屬、黃金股走高,潼關黃金漲近6%;醫藥外包概念反彈,昭衍新葯漲近9%;光伏太陽能股拉昇,協鑫新能源漲超26%;此外,醫美概念股、稀土概念、家電股、鋰電池、蘋果概念等紛紛上漲。

另一方面,農產品板塊下挫,華聯國際跌近30%;豬肉概念、食品股、化粧品、啤酒、農業股、奶製品股等少數下跌。

具體來看:

權重科技股集體上漲快手漲超4%,騰訊控股漲超2%,京東集團、美團、阿里巴巴、網易、百度集團漲超1%,小米集團微漲。

風電股漲幅居前金風科技大漲超18%,龍源電力、大唐新能源、新天綠色能源、京能清潔能源、東方電氣等跟漲。

國金證券研報稱,風電行業大部分環節存貨及合同負債位於歷史較高水平,預計下半年行業裝機需求有望延續高增。從整機企業在手訂單看,頭部企業在手訂單同環比均保持向上增長,按照24年吊裝市佔率測算當前行業在手訂單約300GW,看好26年國內裝機繼續增長。

半導體、芯片股走強地平線機器人漲超9%,晶門半導體、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中電華大科技、上海復旦、宏光半導體等跟漲。

消息面上,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昨日印發《電子信息製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其中提出,2025至2026年主要預期目標包括,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鋰電池、光伏及元器件製造等相關領域后電子信息製造業年均營收增速達到5%以上。

黃金股走高,潼關黃金漲近6%,山東黃金、紫金礦業、招金礦業、赤峰黃金、中國黃金國際等跟漲。

消息面上,摩根大通分析師NikolaosPanigirtzoglou及其團隊最新發布報告稱,對美聯儲獨立性可能受損的擔憂正在悄然成為市場的一個交易主題,尤其在美國股市、債市和黃金市場中表現最為顯著。高盛集團表示,如果美聯儲的信譽受損,投資者將一小部分美國國債換成黃金,金價可能會漲至每盎司近5000美元。

鋰電池板塊活躍,中創新航漲超18%,天齊鋰業、天能動力、贛鋒鋰業、寧德時代等跟漲。

據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2025年上半年,先導智能、海目星、贏合科技、利元亨等多家頭部設備企業新籤及在手訂單總額已超300億元,同比漲幅高達70%至80%,充分反映出產業鏈對固態電池量產進程的強烈預期。

醫藥外包概念反彈昭衍新葯漲近9%,康龍化成、泰格醫藥、凱萊英、藥明生物、方達控股、藥明康德等跟漲。

萬聯證券研報指出,2025年上半年醫療研發外包板塊整體收入同比增長13.77%,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3.82%。2025年上半年全球投融資復甦推動前端藥物發現需求回暖,CRO(合同研究組織)業務訂單轉化周期縮短,驅動業績兑現。

光伏太陽能股拉昇協鑫新能源漲超26%,陽光能源、新特能源、協鑫科技、彩虹新能源、信義能源等跟漲。

消息面上,在近日召開的第十屆儲能西部論壇上,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陳海生指出,我國新型儲能今年上半年裝機規模創下新高,累計裝機已突破100吉瓦,並有望在2030年達到291吉瓦。

農產品板塊下挫華聯國際跌近30%,潤中國際控股、十月稻田、中國萬天控股等跟跌。

個股方面:

方舟健客漲近15%,報4.71港元,總市值為63.13億港元。

消息面上,方舟健客近日公佈2025年上半年業績,期內收入14.94億,同比增長12.9%;淨利潤實現扭虧為盈,達1250萬元;經調整淨利潤再創新高,達1760萬元,同比增長16.8%。公司在主營業務上取得顯著進展。其中,線上零售藥店服務收入8.6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8.2%;綜合醫療服務業務收入實現3.57億元,同比增長11.4%。

今日,南向資金淨買入56.23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淨買入7.39億港元,港股通(深)淨買入48.84億港元。

展望后市,興業證券張憶東認為,7月以來制約港股行情的利空接近尾聲,包括資金面趨緊和互聯網補貼大戰等影響正在改善。中長期來看,中國股市將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A股和港股都有望走出超級長牛。這得益於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社會財富向股市的配置、AI科技等領域的突破以及全球資金的迴流潛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