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醫美|行穩致遠,關注結構性機會:2025年中報業績總結

2025-09-05 08:53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徐曉芳  杜一帆  張琳  何錦鵬

未來3年,醫美行業有望保持高個位數的穩健增長,行業結構性機會突出:1)部分醫美材料仍存在賽道紅利,如天然、重組膠原蛋白領域、再生微球領域,以及尚未有首證落地的PDRN/ECM/絲素蛋白/PHA等材料;2)上游具備平臺化賦能能力的產品型公司;3)下游具備高美譽度、整合上游資源、以綜合解決方案保持差異性等能力的醫美終端機構。

25H1業績回顧:增速因賽道/發展階段而分化。

回顧2024年,重點醫美上市公司業績均實現較為可觀增長。2025H1各公司營收表現出現分化,基數小、產品差異性強、自身處運營周期提升階段的四環醫藥/同比+81.2%、錦波生物/同比+33.4%、美麗田園醫療健康/同比+28.2%,醫美營收同比高增;愛美客/同比-21.6%、華熙生物/同比-1.8%、昊海生科/同比-12.7%、華東醫藥/同比-17.5%、朗姿股份/同比-6.0%,醫美營收出現較為明顯下滑。2025H1利潤延續分化態勢,其中四環醫藥/同比+215%,實現3倍以上同比增長;錦波生物/同比+26.6%、朗姿股份/同比+64.1%、美麗田園醫療健康/同比+34.9%,利潤快速增長,其余部分公司利潤有所下滑。

醫美行業增速放緩,但仍維持4年CAGR+7%左右的穩健增速,且結構性機會突出。

根據艾爾建&德勤,2024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2650億元,2017-24年CAGR為15%。中國醫美人羣持續提升,但人均診療次數仍低於美日韓等發達市場。2024年中國醫美人羣數達3100萬人,2022-24年CAGR+9%;人均醫美診療次數僅為韓國的19%、美國的32%、日本的59%,具備較大提升空間。未來受益於醫美認知改善、滲透率提升及老齡化,艾爾建&德勤預測行業規模或於2028年增至3500億元,對應2024-28E CAGR+7%。

產品供給快速提升,細分單品紅利仍存,部分材料如PDRN/ECM/絲素蛋白/PHA等尚未有首證落地;中長期平臺化賦能型企業有望勝出。

根據頭豹研究院,2024年中國醫美注射針劑市場規模268億元,預計2028年將增至653億元,期間玻尿酸/肉毒毒素/再生抗衰CAGR分別為+18%/+20%/+38%。2025YTD,中國醫美注射針劑註冊證數量122張,整體呈加速獲批趨勢。

1)玻尿酸:註冊證84張,對應鼻脣溝適應症67個、其他適應症25個,鼻脣溝適應症飽和競爭外溢致其他適應症稀缺性快速下降。

2)肉毒毒素:註冊證6張,當前中國肉毒毒素注射療程佔比僅33%,滲透率提升空間廣闊。當前超10款產品處臨牀/註冊階段,未來市場競爭或將加碼,適應症拓展、產品聯合應用有望拉昇單品天花板。

3)再生微球:①PLLA/童顏針註冊證9張,2025YTD包括四環醫藥等在內的4款產品相繼獲批,超4款PLLA產品處臨牀/註冊階段。各家圍繞品牌/定價及技術特點展開多維度競爭。②PCL/少女針獲批3張、在研4+款,註冊證相對稀缺。③年內摩漾生物/Merz製藥相繼獲批面部填充CaHA註冊證,相關公司均有佈局,受益於賽道藍海屬性及合規替代邏輯具備遠期成長空間。

4)膠原蛋白:天然/重組膠原註冊證8張/3張,其中珂瑞康突破溶液劑型壁壘。膠原蛋白供給並未過剩,消費者需求未被充分滿足,產業仍處紅利期。

5)水光針:註冊證6張。水光針聚焦合規化&成分創新仍有市場機遇;PDRN應用場景豐富,多款產品處註冊申報階段,有望填補市場空白。未來,具備多產品矩陣,可提供項目組合/綜合解決方案,並可在醫生培訓、機構運營、獲客、售后等多維度賦能醫美機構的上游生物材料商有望勝出。

下游機構端:醫美下游競爭加劇,以品質和信任獲客留客降引流費用、以自有品牌降低產品成本、以獨有方案/項目提升差異化或是勝出的關鍵。

25H1合規醫美機構數量2.1萬家/環比持平,部分重點省份機構數量出現下滑。機構公域流量爭奪加劇,產品/服務同質化導致消費者機構間切換成本較低,進一步拉高新客獲取成本,機構依賴老客拉動增長。老客決策理性且專業,其信息獲取渠道多元、重視醫生背景及項目性價比。由於多平臺運營能力、醫生IP打造難度大/成本高,行業陷入價格競爭,2024年人均客單價同比降約10%至6500元。以品質、信任、口碑降低獲客成本、提升求美者粘性,整合上游資源以自有品牌產品降低成本,以項目組合、解決方案保持差異性,或是醫美機構勝出之法。

風險因素:

各公司的運營/定價/銷售策略等或存在失誤,致業績低於預期;註冊證獲批、新品上市進度或快於預期,競爭加劇;消費環境或不利於醫美消費;監管政策或從嚴超預期;下游業績壓力或向上傳導。

投資策略:

未來3年,醫美行業有望保持高個位數的穩健增長,行業結構性機會突出:1)部分醫美材料仍存在賽道紅利,如天然、重組膠原蛋白領域、再生微球領域,以及尚未有首證落地的PDRN/ECM/絲素蛋白/PHA等材料;2)上游具備平臺化賦能能力的產品型公司;3)下游具備高美譽度、整合上游資源、以綜合解決方案保持差異性等能力的醫美終端機構。推薦:①產品矩陣完善,在研管線進一步補足材料/功能/部位(適應症)版圖,具備產品/培訓/營銷/運營/售后等強下游賦能能力,短期利空反映充分的公司;②面臨行業競爭加劇、求美者購買力疲弱、下游價格戰向上遊傳導等問題,業績短期承壓,但比較優勢猶存的公司;③注重安全與口碑,打造品質醫美,雖短期業績承壓,但在「內生增長&外延併購」雙驅動下極具韌性的公司。

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9月4日發佈的《美粧與商業行業醫美專題及2025年中報業績總結—行穩致遠,關注結構性機會》報告,具體分析內容(包括相關風險提示等)請詳見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爲準。

重要聲明:

本資料定位為「投資信息參考服務」,而非具體的「投資決策服務」,並不涉及對具體證券或金融工具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需特別關注的是(1)本資料的接收者應當仔細閲讀所附的各項聲明、信息披露事項及風險提示,關注相關的分析、預測能夠成立的關鍵假設條件,關注投資評級和證券目標價格的預測時間周期,並準確理解投資評級的含義。(2)本資料所載的信息來源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證券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同時其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能會根據中信證券研究部后續發佈的證券研究報告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會因為使用不同的假設和標準、採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而與中信證券其它業務部門、單位或附屬機構在製作類似的其他材料時所給出的意見不同或者相反。(3)投資者在進行具體投資決策前,還須結合自身風險偏好、資金特點等具體情況並配合包括「選股」、「擇時」分析在內的各種其它輔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決策。為避免對本資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資評級、目標價格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在必要時應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4)上述列示的風險事項並未囊括不當使用本資料所涉及的全部風險。投資者不應單純依靠所接收的相關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須充分了解各類投資風險,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