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升級範圍縮減后,F35 Block4仍將推迟至2031年

2025-09-04 21:28

【文/觀察者網 山貓】

當地時間本周三(9月3日),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GAO)發佈了一則關於「解決F-35延迟交付和改善未來發展所需行動」的報告,報告中披露了F-35的升級計劃面臨「降級」一事,而目前F-35機隊的未來仍深受進度延誤、成本超支和供應鏈混亂的困擾。

報告稱,作為對美國和盟友國家國防能力至關重要、在未來幾十年內起到關鍵作用的F-35,經過近20年的批量生產,呈現出一種「承諾過高而兑現不足」的情況。

報告中提到的升級計劃,指的就是F-35戰機的下一個重大新版本批次——Block 4,該批次預計將大幅提升飛機的武器運用能力、傳感器和感知協同水平。比如採用氮化鎵天線元件的新型AN/APG-85有源相控陣雷達、升級的多種傳感器等組件,在完整版Block 4規劃中,還將升級更加強大的變循環發動機。然而就目前的狀況而言,Block 4計劃「至少超支60億美元」,並且比原始預計時間推迟了數年,部分原因則是名為「技術更新3」(TR-3)狀態組件的開發遭遇了延誤,而TR-3的許多軟硬件是Block 4批次的必要前提。

(資料圖)F-35 現有批次安裝的AN/APG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天線,Block 4版本將升級為採用氮化鎵元件的AN/APG-85社交媒體

按照最初計劃,Block 4的66項新功能將於2026年前全面完成開發,但這一「最后期限」先是被推迟到了2029年,然后再次遭到推迟。GAO的報告中提到,在五角大樓2024年的一份審查中發現,由於「技術挑戰」等原因,大部分Block 4升級項目到2030年代中期才能開始交付。因此負責升級計劃的官員隨后決定縮減項目,將重點放在那些「可以提前到2031年」交付、無需依賴原計劃中發動機升級帶來的額外電力和冷卻的能力——即便如此也比原計劃晚了將近6年。不過GAO表示,這種「殘血」Block 4仍有望提供改進的電子戰、武器、通信和導航功能,但更具體的能力清單則沒有獲得,相應地,一些必須依賴發動機升級的功能則被推迟,同時另一些評估后「不再必須」的功能和組件則被放棄。GAO表示,項目官員承認調整計劃后的Block 4將與其最初的目標不再相符,但調整后的版本可以在新的成本、進度和功能要求範圍內實現,並使得交付部署「更加可以預測」。

(資料圖)F-35A戰機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資料圖)F-35A戰機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早在2021年的一項估計中,Block 4的開發成本已從最初計劃的106億美元上漲至165億美元,而更新的估計將不早於今年底完成。洛克希德·馬丁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F-35項目各種工作仍在繼續,並承諾繼續推進Block 4的開發。洛馬錶示,將與F-35聯合項目辦公室合作,實現今年交付170至190架飛機的目標,並將繼續推進Block 4的部署以確保「F-35無與倫比的空中優勢」。

GAO的報告還對F-35提出了其他擔憂,包括成本上漲和持續的生產延誤。截至2023年12月的一份統計顯示,包含開發和購買的F-35採購總成本已增至4850億美元,比2022年12月預估的4420億美元增加了近10%,更是2011年原始基線版本的2倍多。同時這些成本也比2012年重新設定的基準高出了895億美元,此外,F-35的全壽命成本(包括維持成本)也已超過2萬億美元。GAO表示,F-35的發動機也需要通過高功率運行才能滿足Block 4升級組件的供電和冷卻需求,這又將加速發動機核心零部件的磨損和老化,這些額外產生的成本估計也將增加約380億美元。

2023年4月,洛馬開始轉產升級至TR-3標準的F-35戰機,然而由於TR-3的軟件開發進度延迟,完工下線卻無法使用的飛機被五角大樓拒收長達一年,被迫堆積在沃斯堡工廠。儘管后來洛馬設法讓飛機運行「臨時版本」的軟件,恢復了飛機交付,避免了近百架飛機的持續積壓風險,但這些飛機卻仍無法執行作戰任務,只能用於訓練。而TR-3仍在繼續加劇洛馬的交付延迟問題,據統計,2024年生產計劃中的110架F-35全部延迟交付,平均延迟238天,而洛馬2021年的142架中僅有22架延迟交付,平均延迟也只有16天。截至今年5月,洛馬仍在努力交付原本計劃在2024年交付的最后20架飛機。

2023年尚有少部分飛機準時交付,2024年就全部延迟了…… 美國政府問責局(GAO)

零件短缺也造成了F-35的交付延誤,項目官員表示,今年2月時,生產線上的52架飛機因為必要的零部件到貨太晚,被迫從生產線上撤至倉庫,以等待零部件的交付。根據國防合同管理局(DCMA)的數據顯示,當月出現了4000多個零件的短缺,達到了歷史平均水平的兩倍,而TR-3硬件部分的零件數量是1600多個。GAO報告中表示,過去兩年中,前緣襟翼是導致F-35生產延誤的主要部件之一。儘管洛馬已經採取與供應商合作、加快識別供應鏈風險等手段,嘗試解決零件短缺問題,但即便如此,這一問題也將繼續影響飛機在2025年剩余時間內的交付。

(資料圖)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沃斯堡工廠生產線上的F-35戰機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資料圖)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沃斯堡工廠生產線上的F-35戰機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GAO還指出,根據目前的規則,即便洛馬公司延迟飛機交付60天,也能夠獲得部分來自五角大樓的「數億美元獎勵費用」,審計人員建議重新考慮這一規則,以避免實質上對延迟交付行為實質上的鼓勵。另一方面,報告指出,普惠公司也未能在2023年和2024年準時交付飛機所需的F135發動機,2024年發動機的平均延迟交付周期為155天,儘管DCMA已經採取行動催促普惠加快發動機的交付,但沒有取得效果,不過可能是由於飛機本身的生產也在延誤,發動機交付的拖延「並沒有影響飛機的生產」。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