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40年超級周期終結!高盛預警:市場正在迎來一個新時代

2025-09-04 21:20

高盛全球股票策略主管彼得·奧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表示,市場正在迎來一個新時代。那些能夠迅速識別贏家和輸家的股票投資者將獲得豐厚回報,而那些墨守成規,例如只知買入並持有指數基金的投資者可能會感到失望。

幾年前,奧本海默及其團隊將這一新環境命名為「后現代周期」。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他們深入探討了全球宏觀經濟變化將如何影響股市,併爲投資者指明瞭新的應對之道。

上一個市場範式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初,其特點是通脹放緩、利率下降和全球化加劇。這在四十年的時間里普遍提振了股市,儘管投資者在此期間也經歷了一些坎坷。里根總統在20世紀80年代推行的供給側經濟改革,包括減税和放松管制,也推動了企業利潤和股市回報的增長。

然而,奧本海默認為,特朗普的關税計劃以及新冠疫情導致的供應鏈中斷已經改變了這一切。過去幾十年里緩慢推進的全球化,現在正迎來逆轉的浪潮

未來幾年,沉重的政府債務負擔可能會使債券收益率保持在高於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水平。消費品和服務的價格上漲速度可能會繼續快於過去。人口老齡化也可能使企業利潤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

過去,股市通常在估值相對較低的時期之后迎來最強勁的回報。但現在,大多數常用指標衡量的市場估值看起來都已過度擴張。歐洲和亞洲市場相對於美國市場可能看起來更便宜,但與歷史水平相比,這種論點就很難成立了。

此外,當以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比來衡量時,企業利潤率也顯得過高。

基於上述原因,奧本海默及其團隊認為,未來標普500指數等大盤指數的回報可能令人失望。奧本海默寫道:「總的來説,雖然我們認為高估值是合理的,但估值擴張對回報的貢獻空間有限。我們預計,與1945年-1968年、1982年-2000年和2009年-2022年這些超級周期相比,大盤指數的年化回報率將不那麼可觀。」

這可能會給那些青睞廣泛分散、追蹤標普500指數等指數投資組合的投資者帶來麻煩。與此同時,技術嫻熟的選股者將獲得大量的機會,從而實現優於大盤的表現。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全球股票市場的回報主要由美國的信息技術股票主導,以及亞馬遜和Meta Platforms等常被歸入「大型科技」的公司。但奧本海默表示,隨着人工智能革命開始結出碩果,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企業正在開始利用這項新技術來提高生產力。很快,股票市場的贏家和輸家之間的差距在不同行業、不同風格和不同地域之間將變得更加明顯。

在過去幾年里,英偉達和微軟等新一批美國股市領導者的成功,導致全球股票市場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雖然奧本海默認為科技領域仍有大量機會,但他提醒投資者應考慮擺脫對近期股市領導者的依賴,實現投資組合的多元化

他指出,投資者還應該考慮將選股範圍擴大到美國之外。由於歐洲公司正在投入更多資金用於長期資產以提高生產力和創新,歐洲市場可能藴藏着一些特別誘人的機會

2025年到目前為止,美國股市表現尚可,市場在特朗普最初的「解放日」關税衝擊所引發的動盪之后迅速反彈。但今年迄今為止,許多國際市場的表現都優於美國,尤其是當它們的回報以美元計價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