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4 15:41
(來源:我的電池網)
9月2日,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公佈2025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最新數據。2025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達590.7GWh,同比增長35.3%。
從市場份額來看,與2024年1-7月相比,2025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TOP10競爭格局出現顯著變化,中國企業表現尤為亮眼,而日韓系電池廠商則面臨增長壓力。其中,比亞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蜂巢能源實現了正增長,比亞迪增幅最高,達2%;寧德時代、LG新能源、中創新航、SK On、松下、三星SDI則出現不同程度地下滑,LGES降幅最高,達2.3%。
從排名變化來看,與2024年1-7月相比,2025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第一梯隊競爭格局穩固,三大巨頭排名保持不變,二線梯隊排名則變動較大。與2025年1-6月相比,2025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TOP10企業排名已趨於穩定,未出現新的位次變動,反映出當前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格局正從快速調整期逐步進入階段性穩定期。
從裝車量同比變化來看,2025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TOP10公司中,除了三星SDI以外,其他9家電池公司均實現了正增長,其中蜂巢能源同比增長最高,達97.1%。
中企雙巨頭領跑!二線梯隊高增長破局
中國公司方面,進入2025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TOP10陣營的依舊是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蜂巢能源,6家公司裝車量總計406.7GWh,市場份額達68.8%,與去年同期65%的市場份額相比,進一步提升。
具體來看,寧德時代持續領跑全球動力電池裝機市場,1-7月裝車量達221.4GWh,同比增長34%,市場份額為37.5%,牢牢佔據全球第一位置。公司客户覆蓋廣度與深度兼具:國內方面,長安、吉利、賽力斯、小米等主流車企均採用其電池;國際方面,特斯拉、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大眾等全球頭部車企也將其列為重要供應商。
比亞迪以52.4%的高速增長,裝車量達105GWh,穩居全球第二位,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15.8%躍升至17.8%。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電池+整車」垂直整合模式的代表,公司不僅鞏固中國本土市場份額,還在海外市場快速拓展,尤其在歐洲市場表現突出——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的動力電池裝機量達6.9GWh,同比激增260.7%。
尤為亮眼的是,身處中國動力電池第一梯隊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2025年1-7月在全球市場依然雙強領跑」,兩家企業合計市場份額達55.3%,穩穩佔據全球市場超五成的份額,凸顯了中企在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的核心地位。
在頭部企業穩固優勢的同時,中國動力電池二線企業同樣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
2025年1-7月,中創新航以26.2GWh的裝車量穩居全球第四,同比增長26.1%,市場份額達4.4%;國軒高科以21.1GWh的裝車量將市場份額提升至3.6%,穩居全球第七,78%的高同比增速下,其與排名第六的松下已僅差0.3GWh,躋身全球六強的潛力顯著;億緯鋰能同樣勢頭迅猛,17.4GWh的裝車量支撐其位列全球第九,擁有2.9%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速達87.8%,且與第八位三星SDI的差距縮小至0.3GWh,位次突破近在眼前;蜂巢能源依然是全球TOP10榜單中的「增速黑馬」,裝車量同比飆升97.1%,達15.6GWh,排名第十位,市場份額提升至2.6%。
一韓企負增長讓位在即?松下攜北美戰略回升
韓國公司方面,電池廠商表現分化,SK On、LGES裝車量均實現了增長,三星SDI則同比下滑,三家總計裝車量達98.4GWh,市場份額為16.7%。
其中,LGES以56.1GWh的裝車量保持全球第三,但同比增速僅為9%,市場份額跌破10%,下滑至9.5%。LGES的電池主要供應特斯拉、雪佛蘭、起亞、大眾等車企,SNE分析,其整體表現受特斯拉拖累,但其他客户形成支撐,本土及美系車企發力對衝。
SK On裝車量24.6GWh,同比增長17.4%,市場份額微降至4.2%,排名第五位。SK On的電池主要配套現代汽車集團、梅賽德斯-奔馳、福特、大眾等主流車企,多客户的正向表現共同推動其用量增長。
三星SDI裝車量同比下降10.6%至17.7GWh,市場份額從跌至3%,排名第八位。SNE認為,三星SDI核心客户銷量放緩,疊加競品衝擊下,公司動力電池用量持續下滑。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三星SDI成為TOP10中唯一陷入負增長的企業,且降幅呈擴大趨勢,若此態勢延續,其第八名的位置恐難穩固,讓位身后的億緯鋰能也並非沒有可能。
日本公司方面,松下展現出穩步復甦態勢,繼在前期實現裝車量止跌回升后,1-7月其增長動能持續釋放,最終以21.4GWh的裝車量、3.6%的市場份額守住全球第六,同比增幅達12.4%。面對美國近期加強對中國產電池及原材料的監管政策,松下正加速重構以北美為核心的供應鏈,通過降低對中國原材料的依賴、擴大本地採購、獲取新型原材料等方式,強化電池生產穩定性,為后續北美市場用量回升與市佔率維持奠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中非頭部的其他類別廠商表現活躍,合計裝車量達64.3GWh,以54.7%的高同比增速實現快速擴容,市場份額也攀升至10.9%。這一變化充分展現出中小電池企業也在加速成長。
此外,SNE分析表示,當前,以美國和歐洲為核心的市場正加速推進監管強化與供應鏈重構,深刻影響全球電池產業格局。在此背景下,電池企業與車企的「產品-產地-材料」策略調整成為關鍵,通過與車企聯合研發、簽訂原材料長期供應合同、統籌本地化生產時間表等方式,實現補貼獲取與現金流優化的雙重目標,以適應新一輪產業格局變化。
另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佈的數據,1-7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355.4GWh,累計同比增長45.1%。其中,兩家頭部公司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合計佔據了超過66%的市場份額。
與2024年1-7月相比,今年1-7月,國軒高科、因湃電池、吉曜通行、楚能新能源、正力新能、瑞浦蘭鈞、多氟多、欣旺達、億緯鋰能市場份額實現不同程度的提升。
與2024年1-7月相比,今年1-7月,TOP3公司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排名保持不變;國軒高科和億緯鋰能排名互換,分別為第4位和第5位;欣旺達和蜂巢能源排名互換,分別為第6位和第7位;瑞浦蘭鈞、正力新能、多氟多排名保持不變,分別為第8位、第9位、第13位;吉曜通行替代極電新能源,與LG新能源排名互換,分別為第10位和第11位;因湃電池排名由第14位上升至第12位,楚能新能源和遠航錦鋰新上榜,分別排名第14位和第15位。
撰文丨林音
審校丨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