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4 15:00
財聯社9月4日訊(編輯 瀟湘)有跡象顯示,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意孤行的關税政策,持續重塑着全球供應鏈和貿易格局,一些中國大型電商和物流企業再度「直奔」歐洲倉庫而去……
全球商業房地產信息平臺CoStar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企業在英國租賃的倉儲面積已超過200萬平方英尺,有望超越2021年疫情高峰期230萬平方英尺的紀錄。
歐洲大陸市場上也同樣呈現着這一趨勢,多地的業主們注意到中國企業的諮詢量顯著增加。
萊坊英國及歐洲工業研究主管Claire Williams表示,「歐洲是中國企業能夠快速擴張的最后一個主要市場,中國企業正日益成為塑造該地區物流格局的重要力量。」
她補充稱,貿易政策轉變預計將持續推動這一趨勢變化。
關税政策助推?
業內人士指出,在中美之間尚未就關税達成最終協議的背景下,中國製造商過去幾個月已陸續開始為應對美國高關税,而尋找替代市場。
這促使物流企業擴大了在歐洲的佈局,也標誌着當地倉儲熱的第二波浪潮——第一波浪潮始於疫情期間,當時全球供應鏈遭受衝擊,促使企業紛紛轉向近岸外包。
數據顯示,京東今年成爲了佈局英國倉儲市場的主力軍,今年以來在英國本土已租賃了90萬平方英尺的倉儲空間。
京東零售於2024年中下旬啟動英國市場探索,2025年4月在倫敦地區測試運營了自營電商平臺Joybuy。平臺商品涵蓋家電家俱、零食百貨、寵物用品、美粧護膚等品類,包含中國與海外品牌,採用全自營模式輸出供應鏈體系與倉配服務。目前,京東在英國米爾頓凱恩斯擁有倉儲空間,並在考文垂設有分銷中心。
中國海外倉企業縱騰集團以及家俱零售商Daals等企業,也正紛紛佈局。
CoStar市場分析高級總監Grant Lonsdale指出,「再完成一兩筆交易,2025年就將成為中國企業在英國倉儲收購史上最強勁的一年。」
過去五年間,物流地產投資開發商普洛斯(GLP)已在英國、德國、波蘭和意大利,為中國電商企業租賃了近40萬平方米的倉儲空間。普洛斯在今年早前聲明中稱,當前貿易環境正使歐洲成為更具競爭力的投資目的地。
歐洲市場吸引力凸顯
不僅中國物流企業正在擴大歐洲佈局,面對進入美國市場的更高壁壘,中國企業也正更為看重於歐洲市場的一些優勢。
快時尚電商平臺Shein眼下在波蘭西部的弗羅茨瓦夫地區運營着主要分銷樞紐。
同時,隨着美國與英國達成協議,對多數英國商品徵收10%關税(相對其他國家較低),關税不確定性消除后,英國也可能成為吸引投資的地區。
除汽車供應商和電商企業外,歐洲最大的工業和物流地產上市開發商CTP也注意到中國電腦和家俱製造商的需求持續增長。
CTP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Remon Vos,在上月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所有希望在歐洲銷售的中國企業都對進駐歐洲(倉儲)市場感興趣。」他將此歸因於地緣政治衝擊,就如同2021年蘇伊士運河短暫關閉事件及全球疫情時。
亞洲製造業租户通常僅佔CTP租賃業務的10%出頭。但在截至2025年6月的18個月里,這一佔比已升至20%。
CTP投資者關係與資本市場主管Maarten Otte透露,其中半數亞洲租户來自中國。他補充道,四五年前首次察覺中國租户興趣上升,而過去兩年需求增速尤為顯著。
世邦魏理仕亞太區工業與物流負責人Michael Bowens則指出,「他們(中國企業)正積極搶佔市場份額,行動速度極快。」
責任編輯: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