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復星醫藥上半年營收195億:扣非后淨利9.6億 同比降23%

2025-09-04 12:11

雷遞網 雷建平 9月4日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196 公司簡稱:復星醫藥)日前發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財報。財報顯示,復星醫藥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195.14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04.63億元下降4.63%。

復星醫藥2025年上半年淨利為1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2.25億元增長39%;扣非后淨利為9.6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2.54億元下降23%。

上半年來自制藥領域收入139億 同比降5%

復星醫藥直接運營的業務包括製藥、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醫療健康服務,並通過參股國藥控股覆蓋到醫藥商業領域。

製藥業務為復星醫藥核心業務,包括創新葯業務、成熟產品及製造業務以及疫苗業務。

創新葯業務,聚焦實體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療領域,重點強化抗體/ADC、細胞治療、小分子等核心技術平臺,推動產品研發及商業化;

成熟產品及製造業務,整合資源加速轉型,聚焦改良型新葯與微創新FastFollow(即快跟),同時持續推動原料藥產能整合,構建「技術-質量-成本」的競爭壁壘;

疫苗業務,已搭建以細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兩大技術平臺為核心的自主研發體系,未來將加速推進自研疫苗產品研發進度。

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業務通過業務整合與協同提升,已初步構建形成以醫療美容、呼吸健康、專業醫療、體外診斷為核心的業務分支。

報告期內,復星醫藥進一步聚焦創新葯品和高值器械。2025年上半年,在治療藥物方面,集團自主研發及許可引進的4個創新葯品共5項適應症於境內外獲批、4個創新葯品申報上市,57個仿製藥品種於境內外獲批。

復星醫藥2025年上半年來自制藥領域收入為13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46.77億元下降5.29%,佔營收的比例為71.24%;

復星醫藥2025年上半年來自醫藥器械與醫療診斷收入為19.5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0.69億元下降5.51%;來自醫療健康服務收入為35.9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6.59億元下降1.83%。

報告期內,復星醫藥通過供應鏈管理等措施持續優化經營現金流,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1.34億元,同比增長11.90%。

復星醫藥持續推進非戰略非核心資產的退出和整合,優化資產結構,加速現金迴流,2025年以來已簽約處置項目總額超20億元。

2025年上半年,復星醫藥研發投入共計25.84億元;其中,研發費用為17.17億元。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小幅增持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為33.32%,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為20.65%,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為2.84%,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為1.45%;

截至2025年6月30日,復星醫藥股權結構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泰柏瑞滬深 300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股為0.85%,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國證生物醫藥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持股為0.8%,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達滬深 300 醫藥衞生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股為0.78%;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達滬深 300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持股為0.6%,熊立武持股為0.52%,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銀華中證創新葯產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股為0.45%。

復星控股控制復星國際72.26%股權,復星國際控制復星高科技100%股權,郭廣昌和汪羣斌是復星國際的控制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為33.31%,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為20.63%,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為2.32%,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為1.45%;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復星醫藥股權結構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國證生物醫藥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持股為0.89%,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達滬深 300 醫藥衞生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股為0.82%;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達滬深 300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持股為0.57%,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銀華中證創新葯產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股為0.54%,熊立武持股為0.5%。

對比可發現,復星醫藥的股權結構在2025年上半年保持了相對穩定,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有所提升。

截至目前,復星醫藥股價為29.57元,市值為790億元。

———————————————

雷遞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