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智慧」加一點 兒童出行更友好

2025-09-04 09:35

(來源:中國民航網)

轉自:中國民航網

8月31日,歷時62天的2025年暑運落下帷幕。

今天夏天,民航市場一片火熱,不少機場的航站樓內都格外擁擠。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強勁的出行需求推動民航客流節節攀升,而其中小旅客的身影尤其引人注目。

在熙來攘往的航站樓內,父母帶着子女、幾位老師帶着數十名學生的隊伍隨處可見。近年來,親子游、研學遊和家庭遊客羣航空出行的體量逐年增長。相關預測顯示,今年暑運期間,在國內航線上,親子游客羣佔比超過30%;在國際航線上,其佔比超過20%。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客羣的出現正在為民航市場注入新的發展活力。這不是短期現象,而是消費結構變化的信號。而隨着值機櫃臺前抱着玩偶排隊等候的小旅客不斷增加,如何為兒童旅客和家庭旅客提供新的產品和體驗,並在新技術的支撐下,讓小旅客和他們的「大朋友」擁有更加輕松、愉悦的出行體驗,正在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課題。

暑期飛行 小旅客成主角

近年來,不少乘坐飛機出行的旅客有着相同的感受——在飛機客艙里,小朋友越來越多,年齡也越來越小。來自機場、航空公司和第三方機構的多項調查顯示,今年暑期,親子客羣、研學團隊以及單獨乘機的5歲~12歲無陪兒童已成為民航市場的新消費主力。

暑運開始前,眾多機構的預測數據就洞悉了民航市場消費結構的新變化。在親子游方面,眾信集團發佈的《2025年暑期出遊趨勢報告》預計,今年暑期出遊,親子客羣佔比將達60%。飛豬發佈的《2025年暑期出遊風向標》顯示,暑期長線遊消費預計同比增長7%。同程旅行發佈的《2025年暑運出行趨勢報告》預測,今年暑運期間,在國內航線上,親子客羣出行比例將達34.7%;在國際航線上,這一比例約為23%。

研學團隊數量增長的趨勢在全國多地機場均頗為明顯。一方面,在全國各地機場的航站樓內,研學團隊的保障需求明顯增加;在客艙內,不少乘務員更是臨時充當領隊老師,一邊提醒孩子繫好安全帶,一邊安撫因離開父母而焦慮的小旅客。另一方面,不少機場主動做大研學「蛋糕」,以期拓展更大市場。例如,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通過積極研判、提早謀劃,與各航空公司對接,圍繞持續升溫的親子游、研學遊等主題,大力拓展航線網絡,開通了至泉州、宜昌、廣元等地的航班。

今年暑假,乘機出行的無成人陪伴兒童數量迎來爆發式增長。根據南航發佈的信息,今年7月1日~8月17日,南航累計保障無陪兒童超7.55萬人次,同比增長61.73%。其中,僅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南航7月5日~6日單個周末就保障無陪兒童近1900人次,較去年最高峰增長超23%。類似場景在多個樞紐機場上演:在值機櫃臺前、安檢通道內、候機區里,拉着小行李箱、佩戴專屬無陪兒童胸牌的小旅客成為暑運期間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事實上,積極滿足旅客多樣化出行需求,已成為近年來民航業拓展航空運輸市場、提振消費的重要抓手。今年5月,民航局啟動2025年「民航服務提振消費年」主題活動。在該活動中,「以旅客需求為導向,紮實辦好民生實事」被放在首位。具體舉措包括推進航空與旅遊深度融合,聯合文旅等部門聚焦「入境遊、低空遊、研學遊、親子游、銀發遊、冰雪遊」等重點領域,鼓勵航空公司開拓精品航線,打造定製化產品。

這些日益多元和清晰的消費場景表明,在以小旅客為核心的新興客羣背后,航空消費正在重塑結構,而民航業需要以更細分、更貼心的產品釋放航空市場新的增長動能。

智慧科技 為親子出行減負

親子游出行火熱,但對不少旅客而言,帶娃坐飛機依舊堪稱一場考驗。尤其是帶着低齡兒童出行,孩子在興奮與好奇心的驅使下時而東張西望,時而東奔西跑,家長需要在值機、行李託運、安檢、覈驗身份證、尋找登機口等一連串流程的間隙,時刻緊盯並反覆叮囑孩子注意安全。

正因如此,以往每當提起帶娃出行,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並非期待,而是頭疼。如今,這一情況正在悄然發生改變。隨着機場和航空公司不斷推動智慧民航建設,大量新技術、新設備和新系統相繼應用,從值機、飛行到落地,全流程為父母減負,讓親子游的出行體驗得到顯著提升。

在通常情況下,當親子游客羣出行時,需要為旅行之日年滿2周歲但不滿12周歲的小旅客購買兒童票。曾經,由於兒童票不支持線上值機,家長若帶着孩子乘坐飛機出行,必須提前到機場值機櫃台現場辦理。這種操作方式不僅讓親子游出行耗時費力,還常常帶來尷尬:有時難以選到合適的座位,有時一家人被分散安排,甚至出現家長與孩子分開就座的情況。在數個小時的飛行過程中,不僅家長難以隨時照看和安撫孩子,客艙秩序和其他旅客的乘機體驗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近年來,隨着后臺系統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開始解決這一讓家長頭疼的難題。經記者諮詢客服並查閲各航空公司相關信息,目前國航、南航、東航、廈航等均已支持為兒童旅客辦理線上值機選座。多數航空公司允許符合條件的成人旅客在辦理線上值機手續時,通過添加同行人信息的方式,為兒童完成值機和選座。而海南航空則更進一步,支持旅客在移動端(App、小程序、微信公眾號)為兒童單獨辦理線上值機選座。

不過記者瞭解到,目前兒童票線上值機選座仍受到一定限制。例如,當成人旅客遠程值機時,若開放的座位出於種種原因無法滿足親子同排需求時,旅客仍需要提前到機場櫃檯辦理。業內人士提醒,想要讓親子游更加舒心、省力、順暢,家長最好在出行前撥打航空公司客服電話進行諮詢,瞭解最新政策和操作方式,以獲得最準確的信息。隨着航空公司持續優化系統,這類限制有望逐步減少,未來帶娃出行也將變得更加方便。

完成值機選座后,在航站樓內,還有更多解放父母的科技助手在等着大家。如果你問「資深飛行家」,有什麼帶娃坐飛機的絕招,那麼大概率會得到這個答案——「儘早給孩子辦理身份證」。如今,越來越多的機場推出了「一證通關」服務。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為例,旅客持有效二代身份證即可完成值機、安檢以及登機全流程出港手續。這意味着家長再也不需要一手牽着孩子,一手攥着若干身份證和機票,略顯慌亂地辦理手續了。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機場正在把主題樂園和AR(增強現實)互動體驗等項目搬進航站樓,而母嬰室與家庭衞生間也逐漸成為標配設施。隨着室內定位技術的完善,家長只需要打開機場App、小程序或微信公眾號就能快速定位「遛娃勝地」,並「一站式」安排好孩子登機前的吃喝玩樂。

更有趣的是,智慧航顯系統、智慧衞生間顯示系統以及智能引導機器人、智能送餐機器人等新設備也出現在全國各地的機場內。對小朋友而言,這些「黑科技」不僅能激發好奇心和探索欲,還能在不知不覺中打發候機時光,為旅程增添樂趣;而對家長而言,這些智慧化設備則帶來了更強的「掌控感」——更清晰的航班信息、更便利的出行流程,既減輕了帶娃出行的心理負擔,也讓親子飛行更加輕松愉快。

全流程數字化 守護無陪兒童

今年暑期,還有不少小旅客離開父母的照顧,揹着小書包獨自踏上飛行之旅。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關於「郵娃」和「小朋友單飛」的攻略越來越多,引發廣泛關注。所謂「小朋友單飛」,其實是民航業一項由來已久的特色服務——無成人陪伴兒童服務。這一服務面向年滿5歲但未滿12歲且無成人旅客陪同的兒童旅客,由航空公司和機場從值機、安檢到登機、飛行、落地全程對其進行服務和保障,確保小旅客安全抵達目的地機場,並順利交接到接機人手中。

為守護這些「單飛」的小旅客,各航空公司和機場近年來不斷升級保障方式、優化服務流程,並積極引入「技術護航」,讓未成年人的出行更加安全順暢,也讓家長更加安心。

在科技的支撐下,無陪兒童服務正在變得越來越人性化。例如,在對無陪兒童服務進行全面升級后,四川航空在App和微信小程序上線了無陪兒童購票功能。依託該功能,家長在購票時便可自動獲悉所選航班是否仍有無陪兒童配額;若配額已滿,則無法下單。業內人士介紹,在通常情況下,為確保服務質量,每個航班可承運的無陪兒童數量有不同限制。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旅客只能通過撥打航空公司客服電話等方式,確認能否辦理該業務。除了購票更方便,無陪兒童購票功能還支持在線辦理改期和退票等服務,大幅提升了無陪兒童服務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家長肯定會十分掛念。爲了讓家長安心,深圳航空打造了無陪兒童可視化服務。目前,深航在深圳、沈陽、無錫、廣州始發的航班上提供全流程可視化無陪兒童服務。當家長想念孩子時,只需要通過深圳航空微信小程序「服務大廳—特殊旅客—特殊服務申請」開啟無陪兒童行程消息推送訂閲功能,即可實時接收孩子在登機、起飛、落地等多個節點的動態信息。這樣的「全程可見」,讓家長即便不在身邊,也能隨時掌握孩子的行程動態。

機場作為無陪兒童服務保障的另一個關鍵環節,也在不斷用科技提升服務水平。今年暑期,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推出了無陪兒童智慧填單服務。在通常情況下,乘機當天,家長需要攜帶購票時使用的相關證件原件到機場指定櫃檯辦理相關手續,並填寫無陪兒童申請單。如今,依託海口美蘭機場的智慧填單服務,家長只需要掃碼即可快速錄入相關信息,並由系統自動生成交接單據,不僅節約了現場辦理時間,更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同時,針對部分航班無陪兒童超過10人的情況,海口美蘭機場還可提前通過系統預判,增設專屬辦理區並安排專人引導分流,從排隊到交接都做到有序高效。

今年8月,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上線了「數智同行」特殊旅客服務系統,為無陪兒童、無陪老人等提供全流程保障。杭州機場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系統支持信息跟蹤、一鍵派單和全程電子化服務。通過信息跟蹤服務,家長可在杭州機場小程序中查看無陪兒童的最新圖文更新記錄;而一鍵派單支持后臺工作人員實時查看當前待服務旅客和工作人員狀態,並快速分配任務,確保資源得到最優配置;全程電子化方便管理人員隨時查看統計數據、服務進度和質量信息,推動無陪兒童服務朝着標準化、規範化發展。

同樣,今年暑運期間,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也迎來了無陪兒童保障高峰——7月1日~31日,累計保障無陪兒童旅客2428人次,日均約80人次。為此,北京首新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依託「雲端互聯+即時共享」服務模式,讓上千名家長能夠實時查看自家無陪兒童的出行軌跡。正如一位家長在表揚信中寫道:「孩子第一次獨自坐飛機,本來特別擔心,沒想到工作人員全程貼心照顧,還發來孩子的實時照片,太讓人放心了!」

從出行各個環節的智慧化,到無陪兒童保障的全流程可視化,越來越多技術和設備的創新應用,正在不斷提升小旅客的出行體驗。未來,隨着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民航服務中的廣泛應用,無論是親子同行還是孩子「單飛」,兒童友好的航空出行環境都將助力孩子和家長開啟更安心、更便捷的探索之旅。(《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王藝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