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3 19:42
8月12日,虎牙直播(美股代碼:HUYA)發佈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當期營收15.67億元,同比微增1.65%,但歸母淨利潤卻虧損550萬元,同比下滑118.55%。與這份虧損財報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同期虎牙宣佈將現金儲備的40%,3.34億美元用於分紅,大股東騰訊分得約2.29億美元。
在連續兩個季度淨利潤波動下滑、核心直播業務收入同比下降6.5%的背景下,虎牙董事長林松濤主導的這次分紅讓公司現金儲備從62.55億元驟降至37.66億元。簡直是「殺雞取卵式」幫股東收取投資回報。
01
虎牙的控制權:
林松濤真實使命是「割肉飼主」式分紅?
虎牙股權結構圖表清晰顯示着騰訊的絕對主導地位。截至2025年3月31日,騰訊持股比例較上年提升1.3個百分點至67.3%,投票權更是高達95.4%。這種通過AB股架構實現的"同股不同權"設計,使得騰訊即便不持有100%股份,也能完全掌控公司重大決策。
2023年5月,騰訊副總裁林松濤空降虎牙擔任董事長,這一人事調整被業內視為騰訊強化對直播平臺掌控的關鍵動作。
公開資料顯示,林松濤在騰訊負責互動娛樂事業羣的戰略投資業務,其任職虎牙后的首要舉措便是推動"4年分紅8億美元"計劃,而2025年Q2的34億元分紅正是該計劃的核心執行環節。
"林松濤的角色更像是騰訊意志的執行者而非決策制定者。"據相關人士分析指出,"根據特拉華州公司法,董事會對分紅決策負有最終責任,但在實際控制權高度集中的情況下,董事往往淪為控股股東的代言人。
"這種治理結構導致的后果是,2025年Q2虎牙董事會全票通過分紅方案時,沒有任何反對聲音提及公司持續虧損的現狀。
據瞭解,2021年虎牙與鬥魚合併計劃因反壟斷審查失敗后,騰訊對直播行業的戰略從"整合擴張"轉向"現金回收"。2024年至2025年Q2,虎牙累計分紅已達5.7億美元,接近其當前7.96億美元市值的70%。這種"落袋為安"的操作邏輯,與騰訊整體收縮非核心業務投資的策略高度吻合。
02
灰色地帶:
動用現金儲備分紅合規嗎?
在美股市場,虧損公司分紅並不絕對禁止,但存在嚴格限制。根據特拉華州公司法第170條規定,公司分紅需滿足"償付能力測試",即分紅后仍能償還到期債務,且資產需超過負債與優先股東清算權益之和。虎牙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公司流動比率為1.8,資產負債率52%,表面上符合償付能力要求。
但深入分析發現,虎牙的分紅資金來源存在特殊性。與多數美股公司從淨利潤中分配紅利不同,虎牙34億元分紅完全依賴現金儲備,這使其陷入"用本金分紅"的爭議。根據美國《模範商業公司法》第6.40條,雖然允許公司用資本盈余分紅,但要求董事會必須建立足夠儲備以保障業務正常運營。而虎牙分紅后研發費用同比下降5.1%,銷售費用減少6.5%,顯然影響了持續經營能力。
更復雜的問題出現在跨境資金流動環節。作為採用VIE架構的中概股,虎牙境內運營實體與境外上市主體之間不存在直接股權關係,資金轉移主要通過合同安排實現。據雪球網分析指出,這類結構下的分紅需承擔更高成本,包括可能的預提所得税和轉移定價審計費用,且存在"境內利潤難以出境"的結構性障礙。
對比特斯拉2020年的分紅案例更能説明問題。當年特斯拉雖實現季度盈利,但董事會仍因"需要資金支持產能擴張"推迟分紅計劃。而虎牙在連續虧損、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強行分紅,暴露出不同公司治理文化下的決策差異。
03
商業倫理道德:
誰在為分紅買單?
在這場分紅盛宴中,利益分配呈現顯著失衡。騰訊作為控股股東獲得22.8億元現金回報,而中小股東分得的11.2億元,卻要以公司發展潛力受損為代價。2025年Q2財報顯示,虎牙直播收入同比下滑6.5%至11.5億元,佔總收入比重降至73%,而同期抖音遊戲直播用户規模增長23%,此消彼長的態勢令人擔憂。
上市公司中98%存在控股股東,普遍存在通過關聯交易、異常分紅等方式侵佔小股東利益的現象。虎牙案例中,騰訊通過絕對控制權將公司定位為"現金奶牛",而非持續發展的平臺,導致公司市值較2021年峰值下跌超80%。
分紅計劃實施后,虎牙研發投入連續6個季度收縮,2025年Q2研發費用降至1.22億元,同比減少510萬元,主要用於人事成本壓縮。在內容端,儘管主播分成費用增加2.6%,但電競版權採購呈現‘結構性縮減’,授權賽事內容成本同比下降,間接導致頭部賽事曝光頻次減少。
虎牙的現金儲備還能支撐多久?按當前消耗速度,公司現有資金僅能維持3次同等規模分紅。屆時若騰訊選擇減持退出,留下的將是一個元氣大傷的平臺和一羣被套牢的投資者。這場由林松濤執行的分紅計劃,終將在中概股治理史上留下沉重一筆,真正的合規不僅需要符合法律條文,更要堅守商業倫理的底線。(轉載自號外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