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加碼押注長效siRNA技術 諾華再次與舶望製藥達成BD合作 兩次交易總金額約94億美元

2025-09-03 23:06

財聯社9月3日訊(記者 盧阿峰)諾華選擇繼續押注siRNA技術,繼去年1月與舶望製藥達成「天價」BD交易之后,今日與舶望製藥再度達成重磅BD交易,其中預付款1.6億美元,總潛在里程碑價值52億美元。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本次交易是去年1月諾華與舶望製藥首次「親密接觸」之后的深化合作,前后兩項BD交易總金額接近94億美元。諾華心腦血管重磅藥物Entresto專利即將到期,押注長效siRNA技術,與舶望製藥深化合作或是其在心腦血管領域「補充、升級彈藥」的必然選擇。

兩次BD交易總金額約94億美元

據舶望製藥披露的協議,舶望製藥授予諾華兩款處於早研階段管線的中國以外權益的選擇權,用於治療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癥(sHTG)和混合型血脂異常,以及就BW-00112(ANGPTL3)產品的優先談判權。該產品目前在美國和中國處於Ⅱ期臨牀試驗階段,后續將由舶望製藥主導開展聯合用藥的臨牀試驗。

針對另一款處於臨牀前研究階段的 siRNA 候選藥物,舶望製藥授予諾華獨家中國地區以外許可,幷包含在美國和中國分享損益 (P&L) 的互惠選擇權,該產品預計2026年啟動I期臨牀試驗。

舶望製藥將獲得1.6億美元的預付款,並可能獲得潛在的里程碑和期權付款,以及商業銷售的分級特許權使用費,總潛在里程碑價值高達52億美元。此外,諾華公司已初步意向參與舶望製藥的下一輪股權融資。

諾華心血管和代謝疾病領域研究負責人Shaun Coughlin博士強調,「長效siRNA技術已被證明能夠持久降低致病蛋白表達,這標誌着心血管疾病預防與治療的一項重大變革。」

舶望製藥與諾華首次結緣於2024年1月,雙方彼時達成的總額41.65億美元的合作為此次交易埋下了伏筆。當時舶望授予諾華兩款心血管siRNA藥物的海外權益,包括一款I期臨牀產品的全球權益和一款I/IIa期產品的大中華區外權益,協議中特別約定諾華保留「針對心血管疾病的最多額外2個靶點化合物的選擇權」。

如今新協議涉及的siRNA候選分子正屬於該選擇權覆蓋範圍。據瞭解,首次合作中的核心管線BW-00163(高血壓siRNA)已於2025年6月進入Ⅱ期臨牀,順利觸發里程碑付款,為此次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礎。

資深醫藥行業專家郭新峰告訴財聯社記者,2024年1月雙方的合作是一次「試水」,而諾華通過對ANGPTL3聯合用藥項目的考察,深入瞭解了舶望製藥的技術實力、研發效率和管線潛力,也建立了互信,最終促成了今天的更進一步的合作。

siRNA商業化加速 諾華瞄準心血管接班藥物

此次交易延續了siRNA技術的商業化熱潮。據藥智諮詢,2023年,siRNA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1300萬美元增長至15.97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全球siRNA市場規模將達到128億美元。該技術通過精準沉默致病基因表達,在慢性病領域展現出長效、低頻次給藥的優勢,尤其適合心血管代謝這類需長期管理的疾病。

作為siRNA藥物方面的先驅,美國Alnylam於2018年成功推出了全球首款siRNA藥物——Onpattro,該藥物用於治療遺傳性轉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hATTR)多發性神經病變。2024年,Alnylam的營收已超過16億美元。隨后,阿斯利康、諾華等跨國藥企也紛紛加碼,形成全球範圍的合作與併購熱潮,目前,全球進入臨牀試驗階段的siRNA藥物管線已達百余條。

諾華持續押注的背后,是其心血管管線「補充、升級彈藥」的戰略訴求。作為諾華覈心治療領域,其傳統重磅藥物Entresto(沙庫巴曲/纈沙坦)專利即將到期,亟需補充創新管線。Entresto自2015年獲批上市以來,憑藉在心力衰竭治療上的突破性療效,迅速成長為諾華的心腦血管方面的「重磅」產品,是諾華近年來營收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2023年,Entresto全球銷售額達到60.35億美元,佔據了諾華總營收的相當一部分。「如何尋找下一個能支撐數十億美元銷售的心腦血管藥物方面的替代產品,成為諾華迫切要解答的問題。」郭新峰告訴記者。

諾華押注siRNA早已「有跡可循」,2019年,諾華收購MDCO公司拿下了一款siRNA藥物inclisiran。2023年8月開出中國首張處方,通用名為英克司蘭鈉注射液,國內定價接近萬元。2023年7月17日,諾華宣佈收購DTx Pharma,交易總金額達10億美元,包括5億美元的預付款和最高可達5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通過這筆收購,諾華獲得了DTx Pharma的核心資產——一款處於臨牀前階段的siRNA候選藥物DTx-1252。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