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3 22:28
財聯社9月3日訊(編輯 牛佔林)當地時間周三,芬蘭量子計算初創公司IQM宣佈已完成3.2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由美國網絡安全風投公司Ten Eleven Ventures領投,芬蘭風險投資公司Tesi跟投。
據悉,IQM成立於2018年,由一羣科學家創辦,目標是在歐洲打造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媲美谷歌和IBM等美國科技巨頭的相關成果。
IQM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Jan Goetz透露,這筆資金讓IQM獲得「獨角獸」地位,即估值突破了10億美元。
Goetz表示,這輪融資將推動公司進一步成長,加速技術路線圖,從千量級量子比特邁向百萬量級,並實現糾錯系統的突破。
這筆投資凸顯了資本市場對量子計算領域的熱情。過去一年,部分上市量子計算企業股價暴漲:IonQ股價一年內飆升近480%,D-Wave Quantum的股價更是暴漲逾1400%。
Goetz表示:「如果你將我們與那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直接比較,從人員規模、營收、專利等關鍵指標來看,我們並不落后,完全有能力在同一層面上競爭。」
他指出,IQM近年來進步顯著,公司目前在全球擁有350名員工,已搭建起財務和銷售體系,並在埃斯波設立了生產工廠,用於製造量子計算機。
目前,歐洲已有多家量子計算公司涌現,包括IQM、Pasqal和Quandela,但其整體規模尚難與美國同行相提並論。
歐盟科技主管Henna Virkkunen今年早些時候在一場演講中指出,歐洲量子計算初創企業往往因缺乏私人資本而難以擴張。數據顯示,歐盟僅獲得全球5%的私人投資,而美國佔據約50%。
Goetz表示:「如果你看看歐洲在深科技領域的情況,很多企業源自頂尖大學,因此創業公司數量不少,但真正的難點是如何讓它們成長壯大。」
他還警告稱:「現在美國公司的估值普遍很高,他們完全可能借助高企的股價來推動併購整合。」 事實上,IonQ就在今年6月宣佈以約1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國量子計算公司Oxford Ionics。
迄今為止,IQM已累計售出15台量子計算機,其主要產品包括旗艦機型Radiance,以及更具價格優勢、面向高校的量子計算機Spark。
未來,IQM計劃不僅僅侷限於硬件,還將利用部分融資開發軟件平臺,目標是讓不具備專業背景的開發者也能使用量子計算。
至於是否會考慮IPO,Goetz表示,上市或許是未來的一個選項,但目前公司沒有IPO計劃,「在私募市場上依然存在許多有吸引力的融資渠道。」
他補充説,公司的終極目標是打造一個可持續、能盈利、能夠長期存在並塑造未來計算格局的企業。「我們會為此不惜一切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