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3 17:00
導讀:聚焦產品價值和出海,中國車企創造增量的兩種新方法。
(文 / 觀察者網 周盛明 編輯 / 高莘)
9月1日,各家車企陸續宣佈8月銷量。匯總各家數據,「變化不居」成為8月銷量最恰如其分的註腳。
新勢力車企方面,蔚來憑藉樂道、螢火蟲兩大子品牌加持,當月交付突破3.1萬輛,創下歷史新高,重新回到增長軌道。
零跑、小鵬則維持着優異的增長勢頭。其中,零跑8月交付量突破5萬輛,連續第4個月創月度交付新高;小鵬也突破3萬輛,成為新勢力中增長最快的車企之一。
理想則遭遇年內首次月度下滑,交付量跌破3萬輛,跌幅超過兩成,頭部座次被迫拱手相讓。
傳統車企方面,比亞迪5月、6月、7月國內銷量持續走低,儘管8月有所回升,但難掩壓力。吉利則憑藉銀河品牌夯實中低端市場,月銷量創造出單月曆史新高,成為本月的「黑馬」之一。
在價格戰退潮、補貼逐漸退出的背景下,市場競爭重心也正在悄然轉向產品帶給消費者的「價值感」:20萬以內的高品質新能源產品如雨后春筍,大空間、高配置的六座SUV也受到追捧。
這些聚焦產品層面的競爭,正在成為新的破局點。除此以外,出海也成為中國車企創造增量的新方法,其中藴含的潛力不容小覷。
沒有「常勝將軍」,機會和挑戰並存
8月的數據再次提醒汽車行業——穩定的市場格局遠未出現,中國市場沒有常勝將軍,每一家車企都可能在起伏輪迴中輪換角色。
「蔚小理」三家新勢力車企的銷量成績也成為這一現象最好的例證。
8月,在樂道和螢火蟲的助力下,蔚來交付新車31305輛,同比增長55.2%,環比增長49%,創下歷史新高。其中,蔚來品牌交付新車10525輛;樂道品牌交付新車16434輛,螢火蟲品牌交付新車4346輛。
交付量創造歷史新高的還有小鵬和零跑。
8月,小鵬汽車交付新車37709輛,同比增長169%,環比增長3%。這也是小鵬連續第十個月交付量超過3萬輛。憑藉G7、P7等全新車型,小鵬9月交付量將衝刺4萬輛。
零跑汽車也憑藉性價比路線和優秀的垂直整合能力,8月交付新車57066輛,同比增長88.3%,環比增長13.8%。據悉,零跑已經連續2個月月交付量突破5萬,並且連續6個月位居新勢力月銷量首位。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理想。8月,理想交付新車28529輛,跌破3萬輛大關,同比下降40.7%,環比下降7.2%。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理想L系列面臨換代壓力,純電車型銷量貢獻有限,所以自6月—8月,理想已經連續三個月環比、同比負增長。
鴻蒙智行8月總交付量為44579輛,其中,問界品牌貢獻了近9成,交付量為40012輛。專注於高端市場的問界品牌也站穩腳跟,其8月成交均價高達38萬元,問界M9的單月交付量也突破1萬輛。
小米也在8月繼續維持3萬輛以上的交付量。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小米近期由於交車時間和尾款風波備受爭議。作為最晚入局造車的車企,小米汽車目前深受工廠產能有限的困擾。需要注意的是,隨着競品的推陳出新,提車周期過久意味着客户流失的風險,這也成為小米目前亟需解決的難題。
傳統車企方面,比亞迪8月銷量為373626輛,同比增長0.15%,環比增長8.5%。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目前在國內的銷量承壓——8月,比亞迪國內銷量為292813輛,同比下滑14.3%。
整體來看,比亞迪在國內市場正處於波動期和調整階段,增長主要依靠海外市場的高速發展。
吉利的新能源業務在8月則表現亮眼。8月,吉利汽車乘用車總銷量為250167輛,同比增長38%,環比增長5%。
新能源方面,8月吉利汽車新能源銷量147347輛,同比增長95%,環比增長13%,創下歷史新高。作為吉利新能源銷量的主力,吉利銀河品牌銷量達110666輛,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其他傳統車企方面,上汽集團8月銷量為363371輛、長城汽車為115558輛、奇瑞集團為242736輛,三家車企環比同比均有所提升。
價格戰漸退,產品追逐價值感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車市深陷「降價潮」的混戰中,利潤不斷被壓榨,行業進入了「價格內卷」的怪圈。
然而,自2025年6月以來,政府部門與行業機構聯合發聲,汽車行業的「無序競爭」和「價格戰」也逐漸退卻。
在這樣的政策引導下,車企紛紛轉變策略,逐漸轉向產品力為核心的良性競爭。因此,產品層面的「價值感」成為激烈競爭下破局的解法。
例如,小鵬MONA M03以11.98萬—15.58萬的售價區間,為消費者提供可觀的續航、智能化水平和乘坐空間。由此,小鵬MONA M03的8月交付量超過了15000輛,佔小鵬8月總交付量的近4成。
與之類似,比亞迪、零跑、吉利銀河、奇瑞等車企均推出了多款20萬元以內的平價產品。和以往的合資車型相比,這些車型價格接近但體驗更優,車企也因此收穫良好的銷量反饋。
在細分市場,六座SUV已成為車企爭相角逐的焦點。消費者對家庭出行的舒適性和智能體驗提出更高要求,這類車型因此迎來爆發。
例如,在20—25萬元級別,吉利銀河通過M9切入大眾家庭市場,在該價格段內為消費者提供了5.2米車長、3米軸距的大6座混動SUV產品。
吉利銀河向觀察者網表示,20萬級的6座SUV尚有痛點未解,銀河M9則希望解決這些問題,並提供高價值的產品。
「目前主流的六座SUV市場, 設計造型單一,第三排像坐‘小板凳’,座艙不智能,開大車像開船,操控體驗不好,吉利銀河M9瞄準主流市場用户痛點,填補空白。」吉利銀河表示。
在高端市場,蔚來全新ES8則通過加長車身、豐富配置來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並提升產品的「價值感」,由此也獲得不同以往的市場反饋。
與蔚來全新ES8類似,包括理想i8、領克900、問界M8/M9、騰勢N9等車型在內,它們其實都是在品牌影響力之外,用更優異的空間、智能化配置和駕乘體驗來支撐產品層面的「價值感」。
出海增量不容小覷
海外銷量正成為中國車企的重要增量來源。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整車出口308.3萬輛,同比增長10.4%,其中新能源車出口106萬輛,大增75.2%。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主流車企加速「出海」步伐,通過海外市場對衝國內的激烈競爭,實現銷量的穩步提升。這一點在2025年8月的數據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比亞迪作為國內新能源銷量龍頭,8月在海外市場表現亮眼——比亞迪當月出口新能源汽車達8.08萬輛,同比大增146.4%,海外銷量已佔兩成。今年1—8月,比亞迪乘用車及皮卡海外累計銷售630728輛。
吉利汽車8月整車出口銷量為36077輛,同比下降約22%。儘管海外銷量短期放緩,吉利並未放慢全球化步伐,前8個月累計出口25.5萬輛。
上汽集團8月整車出口及海外基地銷量合計88289輛,同比增長10.5%;長城8月出口整車達4.52萬輛,同比增長11.65%,刷新單月紀錄;奇瑞集團8月出口汽車12.95萬輛,同比增長32.3%,創造單月出口歷史新高,並且連續4個月站上10萬輛關口。
從中不難看出,中國主流車企正集體迎來「出海紅利期」。
8月的整車出口成績表明,海外銷量已成為對衝國內市場壓力、拉動新增量的關鍵因素。無論是比亞迪海外銷量快速攀升彌補內需放緩,還是奇瑞、長城近半銷量來自國外市場的亮眼表現,都證明「走出去」的潛力在當下不容小覷。
展望未來,隨着各大車企持續加碼全球化佈局,中國汽車在海外的版圖有望進一步擴大,海外增量將繼續為中國車市增長提供強勁助力。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