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3 14:28
每經編輯|肖芮冬
光模塊CPO概念近期持續強勢,通信ETF(515880)午后反彈超3%,截至發稿,通信ETF年內二級市場漲幅超93%,居A股ETF榜首。
資金搶籌佈局,通信ETF(515880)上一交易日資金大幅買入超13億元。截至9月2日,通信ETF近20日吸金超63億元,當前規模超115億元。
近期,通信板塊為何如此強勢?
政策面看,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發佈《關於貫徹落實國家「人工智能+」行動組織開展2025年度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動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聚焦落實國家「人工智能+」行動,以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爲導向,推進人工智能與科學技術、產業發展、消費提質、民生福祉、治理能力等重點領域深入融合,重點提升模型基礎、語料服務、算力供給、行業公共服務等能力。
資本開支角度,北美方面四家雲廠商(MAMG,微軟、亞馬遜、Meta、谷歌)2025Q2資本開支總計958億美元,同比增長64%。四家雲廠商對於2025年資本開支的指引保持樂觀。國內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BAT三家資本開支合計達615.62億元,同比增長168.68%。
軟件層面,根據相關信息,2024年初,我國日均Token(詞元)的消耗量為1千億,截至今年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已經突破30萬億,1年半時間增長了300多倍。北美方面,Alphabet(谷歌母公司)在1Q25共推理≈634萬億(634T)tokens;到2025年4月,月度推理量已升至480T,較一年前的9.7T激增50倍。到2025年7月,每月處理量翻倍至980萬億。
展望后市,短期波動不改長期成長。AI的趨勢是明確的,北美方面已經能通過雲收入的快速成長反哺算力基建,形成正向循環。國內方面,近期雲廠商也顯示出這一態勢。總體而言,AI成長有望加速。今年以來在英偉達GB200放量之后,雲廠商算力資源獲得補充,軟件層面發展速度也已提升。不論北美還是國內,今年持續有性能良好的大模型發佈,AI迎來產業化東風,目前仍處產業趨勢早中期。對於光模塊、PCB等環節,市場規模總體擴容,今年看增速大概率仍未見頂,估值仍有上修空間。
通信ETF(515880):「光模塊+服務器+光纖+銅連接」佔比超77%
基本面視角,海外內資本開支持續提振AI產業鏈需求。根據TrendForce預測,2025年中國AI服務器市場中,英偉達、AMD等外採芯片比例將從2024年的63%降至42%,本土芯片供應商佔比則有望提升至40%,國產替代已成大勢。此外,近期阿里重申,將在未來三年持續投入3800億元用於AI資本開支,並稱自研AI芯片正式進入測試階段,有望填補英偉達的空白。
在海內外算力基礎設施持續投入的背景下,光模塊市場有望維持高景氣度。截至9月2日,通信ETF(515880)規模超100億元,「光模塊+服務器+銅連接+光纖」佔比超過77%(截至8月29日),良好地代表了算力硬件的基本面。其中,光模塊佔比50%,可以關注相關佈局機會。
沒有股票賬户的投資者可以關注通信ETF聯接基金(聯接A:007817;聯接C:007818)。
注:數據來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