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3 14:0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焦文娟
在日前開幕的2025成都車展上,比亞迪包下9號館,不僅展示了「天神之眼」系統與「兆瓦閃充」技術等,更借車展契機推出新款秦L EV。
其中,秦L EV 545KM雲輦型將此前多配置於高端車型的雲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和TBC高速爆胎穩行系統,首次下放到13.98萬元價位段。
「技術下放」已成為比亞迪今年產品策略的關鍵詞。這一舉措並非簡單的配置疊加,而是通過將高端技術下沉至主流價位,重新定義不同細分市場的技術標準。從秦L EV的底盤與安全技術下放,到「天神之眼」輔助駕駛系統的快速普及,均體現着這一思路。
在智能化領域,比亞迪的落地速度同樣亮眼。自「天神之眼」輔助駕駛系統發佈以來,其裝機量快速攀升。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日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截至今年8月初,搭載該系統的車型已達120萬輛;而在此之前,比亞迪配備L2級輔助駕駛功能的車型保有量早已突破400萬輛。
技術佈局直接轉化為市場競爭力。今年 1-8 月,比亞迪在國內市場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約 286 萬輛。僅 8 月,其乘用車銷量達 37.2 萬輛,其中乘用車及皮卡海外銷量 8.05 萬輛,同比大幅增長 146.4%。其中,王朝和海洋系列目前仍是其銷售主力,承擔着走量與維持市場份額的雙重任務。但國內汽車市場已從「增量爭奪」全面轉向「存量博弈」新階段,新能源滲透率連續多月突破50%。吉利、長安等自主品牌加速插混技術迭代,比亞迪在享受技術下沉帶來的增長紅利的同時,也面臨着極大的競爭壓力。
面對國內市場的膠着態勢,海外市場成為今年比亞迪畫好第二增長曲線的重點。今年前八個月,比亞迪在海外市場延續高增長態勢。其乘用車及皮卡海外累計銷量達63萬輛,已超過去年全年總銷量。截至今年7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全球超過112個國家和地區,並在多個市場建立本地化生產基地,加速全球化產業鏈佈局。
本土化團隊為其全球拓展提供重要支撐。李雲飛提到,一批海外高管已在比亞迪工作超過25年。在區域市場層面,比亞迪表現尤其突出,今年上半年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個國家新能源銷量第一。
「爲了這兩三年我們準備了二三十年。」李雲飛説。縱觀比亞迪出海歷程,其海外業務共經歷了三次重要突破:
自2022年起,比亞迪在海外市場始終保持銷量增長趨勢。李雲飛透露,相比上半年47萬輛的海外銷量,比亞迪今年全年海外銷量預計將翻一番。
「中國汽車工業出海的時候,我們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把技術、產品、服務做好。我們要回報的不單是中國的消費者,還包括海外消費者對我們的選擇和認可,這個我覺得特別重要。」李雲飛強調。
在比亞迪瞄準的目標市場中,它所面對的不只是豐田、大眾這樣的世界級巨頭,還有因地緣政治、貿易壁壘和文化差異所帶來的系統性挑戰。李雲飛也坦言,比亞迪的全球化「纔剛剛開始」,海外業務佔比仍處於爬升階段,而這也正是它從「中國頭部」走向「世界級車企」必須完成的跨越。
在國內市場漸入紅海、海外貿易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比亞迪能否持續推動技術普惠與規模效應的協同,並拓展全球市場,將成為其能否真正躋身世界級汽車品牌的關鍵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