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3 14:09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轉自:中國電力新聞網
加速「智能化」「全球化」「生態化」佈局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周倜然
8月29日,A股市場新能源汽車板塊表現出色,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大漲4.92%,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2025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規模擴大的同時,結構性分化日益明顯。主要新能源車企的半年報也呈現出引人注目的變化——比亞迪等頭部企業通過技術領先、規模效應和全球化佈局實現了高質量增長,而部分企業則陷入虧損困境;零跑汽車成為繼理想之后第二家實現半年度盈利的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交付量同比猛增241%。
展望未來,行業將加速從「電動化」競爭轉向「智能化」競爭,從「國內市場」轉向「全球市場」,從「單一產品」轉向「生態佈局」。
「新勢力」突破與傳統車企轉型並進
日前,主要車企及造車「新勢力」企業半年報相繼出爐。
8月18日,零跑汽車在港交所披露中期業績報告。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車半年度淨利潤為0.3億元,首次實現半年度淨利潤轉正,成為繼理想汽車之后,造車新勢力中第二家實現半年度盈利的企業。公司營收達242.5億元,同比增長174%,毛利率提升至14.1%。銷量方面,上半年,零跑汽車總交付量為221664台,位居新勢力品牌銷量榜首。
零跑汽車實現盈利的關鍵在於規模效應和成本控制。銷量量的快速增長帶來了顯著的規模效應,不僅降低了單位固定成本,還增強了公司在供應鏈中的議價能力,為進一步優化成本結構創造了條件。此外,作為國內「新勢力」中唯一堅持全域自研的車企,核心部件自研比例超65%,這種垂直整合模式直接推動了成本控制。2024年,零跑每輛車的毛利從2023年的約555元激增至9163元,增幅達到16倍。
小鵬汽車則實現了總營收340.85億元、同比132.51%的增長。
2025年1月至7月,小鵬汽車累計交付233906台,同比增長270%。其中7月單月交付36717台,創歷史新高。海外市場累計交付21701台,同比增長174%。這些數據表明小鵬汽車的市場認可度和銷售能力大幅提升。同時,其毛利率提升到17.3%,淨虧損縮窄到4.8億元,利潤表開始修復。自動駕駛技術迭代、新車型體驗提升,讓市場對小鵬的「智能標籤」認知更強。
賽力斯上半年營業收入624.0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41億元,同比增長81.03%;
傳統車企方面,長安汽車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45.2萬輛,同比增長49.1%。公司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26.36%,產品結構優化效應凸顯。
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盈利能力方面,行業的毛利率和淨資產收益率均已降至低位,並在供需改善的背景下有望觸底反彈。在估值方面,目前的估值水平仍處於歷史中樞以下,市場風格的切換使得新能源板塊受到「反內卷」、輔助駕駛、固態電池及國際化等多重因素的推動,預計后續將迎來估值的持續回升。
全球化智能化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8月4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44.3%,創同期歷史新高。乘聯分會的最新預測顯示,8月份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將創下新高,預計可達110萬輛左右,滲透率將達到56.7%。這一增長將在新車上市、補貼政策和季節性需求上得到持續支撐。
近來,在國內市場需求整體承壓的大背景下,出海正成為眾多中國車企的「第二增長曲線」。
零跑汽車在海外市場表現亮眼,2025年前7個月以24980台的出口量穩居新勢力品牌出海榜首。其中歐洲市場表現尤為亮眼,7月歐洲訂單量超過4000台創歷史新高。
截至2025年6月底,零跑國際在歐洲、中東、非洲和亞太等約30個國際市場建立了約600家兼具銷售與售后服務功能的網點,其中歐洲超過550家,在亞太市場近50家。
2025年1-7月,長安汽車海外銷量達34.88萬輛,表明其全球化戰略成效顯著。長安在全球規劃巴西、埃及等20個海外工廠,目前已建成並投產9個,首個海外新能源整車基地——泰國的長安羅勇工廠投產。
比亞迪在海外積極建設工廠,以實現本地化生產。7月1日,比亞迪在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里市的新能源汽車工廠迎來了首車下線儀式。這座工廠初期產能為15萬輛,未來有望擴展至30萬輛,成為拉美地區最大的電動車製造中心。上半年,比亞迪海外銷量超47萬輛,同比增長132%,這一數字已超過2024年全年海外銷量總和。
同時,各大車企在研發投入上不遺余力,紛紛展開「研發競賽」。
零跑汽車2025年上半年研發開支達到18.9億元,同比增加54.9%,主要用於加大智能駕駛方面的投入,智駕團隊規模和算力資源投入均提升近100%。
2025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研發開支21.9億元,同比增長48.6%,主要擴充產品組合以支持未來增長,與新車型及技術開發相關的開支增加。
賽力斯研發投入51.98億元,同比增長154.9%;理想汽車預計全年研發費用達到120億元,其中人工智能技術投入將超過60億元。
長安汽車過去十年圍繞新能源、智能化、前瞻技術領域,累計投入超1100億元,實現全球有效專利超1.2萬件,其中發明專利4100余件。
技術革命仍在加速,行業競爭從「價格戰」轉向「技術戰」。2025年將成為「AI上車元年」,大模型技術深度融入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系統,固態電池、智能駕駛、車網互動等技術正在路上。
東吳基金權益投資總監劉元海認為:「汽車智能化可能成為未來市場新的關注主線之一,產業拐點或將來臨。國內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龍頭都在加快汽車智能化戰略的推進,從明年擬推新車型來看,后續汽車智能化滲透率提升速度可能會更高。另外,今年二季度,汽車智能化核心公司業績也開始體現,未來業績成長空間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