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3 12:07
業績回顧
• 根據NIO (蔚來)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會實錄,我總結如下:
• 財務業績: - 總收入達190億元人民幣 - 車輛銷售收入161億元人民幣 - 其他銷售收入29億元人民幣 - 車輛毛利率10.3% - 整體毛利率10% - 經營虧損49億元人民幣 - 淨虧損50億元人民幣
• 財務指標變化: - 總收入同比增長9%,環比增長57.9% - 車輛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9%,環比增長62.3% - 其他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2.6%,環比增長37.1% - 車輛毛利率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環比基本持平 - 整體毛利率同比增長0.3個百分點,環比增長2.4個百分點 - 經營虧損同比減少5.8%,環比減少23.5% - 淨虧損同比減少1%,環比減少22% - 非GAAP經營虧損同比減少14%,環比減少32.1% - 非GAAP淨虧損同比減少9%,環比減少34.3%
業績指引與展望
• 根據NIO業績會實錄,關於未來業績指引與展望的主要要點如下:
• 2025年第三季度交付量預期為87,000-91,000輛,同比增長40.7%-47.1%;
• 2025年第四季度目標平均月交付量為50,000輛,季度目標為150,000輛;
• 2025年第四季度集團整體車輛毛利率預期為16%-17%,L90和ES8車型目標為20%;
• 2025年第三、四季度非GAAP研發費用指引為每季度20億元人民幣;
• 2025年第四季度非GAAP銷售及管理費用指引為銷售收入的10%以內;
• 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集團非GAAP經營性盈虧平衡;
• 2026年每季度非GAAP研發費用預計在20-25億元人民幣之間;
• 2026年資本支出目標與2025年持平或更低,具體取決於新車型研發和上市節奏。
分業務和產品線業績表現
• 根據NIO (蔚來)業績會實錄,其Business Segments and Product Lines摘要如下:
• 智能電動汽車銷售:包括NIO品牌的ES8、ES6、EC6、ET7、ET5等車型,以及ARMOR品牌的L90、L60等車型,和Firefly品牌的小型車;
• 其他銷售:包括二手車銷售、技術研發服務、零部件銷售、售后服務等;
• 充電與換電服務:包括充電樁網絡和換電站網絡的建設與運營,為用户提供充電和換電服務。
市場/行業競爭格局
• 根據NIO業績會實錄,關於市場和行業競爭格局的主要要點如下:
• 電動SUV市場競爭加劇,特別是大型三排座電動SUV細分市場。NIO和其他競爭對手推出了多款有競爭力的大型三排座電動SUV產品,推動該細分市場快速增長;
• 電池電動車(BEV)市場增長快於燃油車市場。2025年上半年,BEV細分市場同比增長39%,而燃油車市場僅增長14%;
• NIO通過技術創新和成本優化,在高端電動車市場保持競爭力。公司自研芯片、900V高壓架構等技術幫助降低成本,同時提升產品性能;
• 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單一車型難以長期保持穩定市場份額。NIO正在實施新的銷售和營銷策略,以期延長新車型的市場影響力;
• 多品牌戰略有助於NIO覆蓋更廣泛的細分市場。NIO、ARMOR和Firefly三個品牌分別瞄準不同價位和細分市場的消費者。
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 根據NIO業績會實錄,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和挑戰包括:
• 產能限制可能影響新車型推出和銷量增長。公司目前將產能優先分配給L90和新ES8等熱銷車型,導致其他車型如L60的產能受限,可能影響整體銷量增長;
• 供應鏈瓶頸,特別是電池供應,可能制約產能提升。公司正與電池供應商合作提高產能,但短期內仍面臨挑戰;
• 激烈的市場競爭可能影響產品定價和利潤率。公司採取了較為激進的定價策略,長期利潤率目標的實現存在不確定性;
• 研發投入高企可能影響短期盈利能力。公司計劃維持較高水平的研發支出,這可能影響短期內實現盈利的目標;
• 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可能影響消費需求。電動車市場增速放緩可能影響公司銷量增長;
• 匯率波動風險。公司在海外市場的擴張可能面臨匯率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
公司高管評論
• 根據業績會實錄,以下是NIO公司高管的主要發言摘要:
• William Li (CEO): - Q4目標是三個品牌平均每月交付5萬輛,季度交付目標15萬輛。 - Q4集團整體車輛毛利率預計為16%-17%,L90和ES8目標為20%。 - 今年不會再有新車型上市或交付,將全力生產現有車型。 - 明年將推出兩款新的大型SUV車型ES9和ES7。 - 強調技術創新、產品規劃和定義對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性。
• Stanley Qu (CFO): - Q2總收入190億元,同比增長9%,環比增長57.9%。 - Q2車輛毛利率10.3%,整體毛利率10%。 - Q2經調整后營業虧損40億元,同比下降14%,環比下降32.1%。 - Q3和Q4非GAAP研發費用目標為每季度20億元。 - Q4非GAAP銷售及管理費用目標為銷售收入的10%以內。 總體來看,管理層的發言態度積極,對未來業績改善表現出信心。他們強調了新車型的強勁需求,以及通過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來提高毛利率的努力。同時也坦誠了產能限制等挑戰,並調整了新車型推出計劃。
分析師提問&高管回答
• 根據NIO業績會實錄,以下是分析師與公司管理層問答的主要內容摘要:
• 分析師提問:ES8和L90的產能爬坡進度和今年剩余時間的交付目標如何?12月單月交付量能否達到55,000輛以上? 管理層回答:10月L90全供應鏈產能目標為15,000輛/月,ES8目標12月達到15,000輛/月。Q4目標是三個品牌平均每月交付50,000輛,即Q4季度交付目標150,000輛。
• 分析師提問:Q4能否實現盈虧平衡?Q2收入環比增58%,毛利增100%以上,下半年車型毛利率和非車型毛利率趨勢如何?L90和ES8的毛利率具體如何? 管理層回答:Q4車輛毛利率目標16%-17%,L90和ES8目標20%。Q4非GAAP基礎上實現季度盈虧平衡。
• 分析師提問:L90和ES8定價策略激進,這是否會延續到未來所有新車型?長期理想的毛利率水平是多少? 管理層回答:長期集團層面車型毛利率目標20%。新品牌目標20%-25%,ARMOR不低於15%,Firefly約10%。新車型在產品定義和設計階段就考慮了激進定價策略,成本結構可支持。
• 分析師提問:2026年新車型計劃是否包括ES6、ES7、ES9、L80和Firefly第二款車型? 管理層回答:2026年將專注於三款大型SUV。ET5、ET5T、ES6和EC6今年已升級,明年無大規模升級計劃。Firefly明年無第二款車型計劃。
• 分析師提問:2026年R&D支出能否維持每季度約20億元人民幣?2025和2026年資本支出計劃如何? 管理層回答:2026年每季度非GAAP R&D支出預計在20-25億元人民幣之間。2026年資本支出目標與今年持平或更好,但取決於新車型研發和上市節奏。
此內容由AI大模型工具「華盛天璣」生成,並由華盛內容團隊編輯審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