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3 11:06
近日,資本大佬柯利明持有的2家「儒意系」公司,新增了被執行信息。
企查查顯示,8月28日,上海儒意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簡稱「儒意影視」)297萬元股權、上海儒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儒意投資」)990萬元股權被凍結,執行法院為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股權數額合計1287萬人民幣,凍結期限均為3年。
據股權信息,柯利明為上述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且均直接持有99%的股權。其中,儒意投資成立於2015年,註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儒意影視成立於2013年,註冊資本300萬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儒意影視與儒意投資通過「北京萬達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持有「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739.SZ)約20.64%的股權,是公司的大股東。最終受益人信息也顯示,萬達電影實際控制人為柯利明。
目前上述兩家「儒意系」公司因何被凍結股權尚未明晰,但剖析柯利明與萬達電影的脈絡糾葛,卻似乎隱藏着不少看點。
王健林捨棄的萬達電影,被柯利明一年盤活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萬達投資成立於2006年,註冊資本30億人民幣。2024年4月15日,公司原股東王健林、萬達文化集團退出,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柯利明。
當年的4月17日,萬達電影發佈《關於間接控股股東股權轉讓完成暨公司控制權變更的公告》,正式披露了王健林及旗下公司在2023年底,與上海儒意投資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以21.55億元的價格將合計持有的北京萬達投資51%股權轉讓給了儒意投資。該交易完成后,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柯利明。
而賣掉控股權后的王健林,此后仍在持續減持萬達電影。通過企查查股權穿透,如今在萬達電影占股4.39%的莘縣融智,其控股股東為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為王健林。今年以來,莘縣融智已經兩度減持萬達電影。
與此同時,萬達電影的另一主要股東阿里巴巴也在大幅減持。早在2018年時,阿里巴巴曾通過關聯公司「杭州臻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46.76億元的總價購入了萬達電影7.66%股權。但就在不久前的8月19日,萬達電影公告,杭州臻希以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在近期減持萬達電影不超過2941萬股。本次權益變動后,杭州臻希持股比例降至約5%。
目前來看,萬達電影仍稱得上是「萬達系」遺留下來的優質資產。8月27日,萬達電影披露了中期業績,上半年其實現營收66.89億元,同比增長7.57%;歸母淨利潤5.36億元,同比增長372.55%。
此外,其已連續16年蟬聯票房冠軍。在全國票房TOP100影院中,萬達電影由2024年的47席增加到51席;TOP500影院中,從2024年的216席增加到2025年的246席,較去年同期顯著增加。最值得關注的春節檔,萬達電影票房超12.4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從發展戰略上看,萬達電影正從「院線運營商」向「超級娛樂空間」打造者轉型。今年6月,其在發佈會上提出「1+2+5」戰略。其中,1是指超級娛樂空間;2是指國內、國際兩大市場;5則指院線、影視劇集、戰略投資、潮玩和遊戲等五大業務板塊。這是萬達電影完成併購重組后誕生的一套新玩法。
實際上,此前因疫情疊加影視行業寒冬,萬達電影的財務數據並不好看。2019-2023年,營收波動明顯,分別為154.35億元、62.95億元、124.9億元、96.95億元、146.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7.22億元、-68.41億元、1.16億元、-19.58億元、9.32億元,5年虧損124.73億元。
這樣來看,被「儒意系」收購后的一年里,院線龍頭萬達電影屬實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借勢達人」,是中國儒意上市的主推手
將目光聚焦至柯利明本人,其不僅在熒幕投資方面眼光獨到,還頗為擅長資本市場的騰挪手段。
資料顯示,柯利明1982年出生於湖北黃岡,小時候偏科嚴重但數學很好,高中階段就出國留學,在獲得貨幣銀行學碩士學位后進入金融行業,又在香港Persistent Hedge對衝基金公司任職五年。
柯利明
但隨着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柯利明毅然決定轉行,到內地投奔哥哥柯久明創立的儒意欣欣影業。該公司成立於2007年,此前主營業務是廣告,柯利明到來后一邊對其更名,一邊着手從事影視劇的投資。其眼光稱得上獨到,不僅以出品方或聯合出品方的身份投資了《鐵齒銅牙紀曉嵐4》《刀客家族的女人》《北平無戰事》等諸多熱門劇,后來又打造出《琅琊榜》、《羋月傳》等現象級作品。
2012年柯利明又押中了趙薇導演的畢業作品《致青春》,當時的青春題材作品在市場上並不吃香,但誰能想到2013年4月上映后一舉斬獲了超7億元的票房,創造了中國女導演票房成績的最高紀錄。柯利明本人也在大熒幕投資圈名聲大噪,后來其又投資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如《老男孩》《小時代3》《縫紉機樂隊》《你好,李煥英》《送你一朵小紅花》等。
靠影視劇賺到錢的柯利明,並沒有忘記金融老本行。2014年,儒意影業藉助被中技控股收購的身份「曲線登陸」A股,彼時的收購對價高達15億元,相當於11.54倍的市盈率。但后續中技控股因經營不善而深陷虧損,在其摘牌之前,柯利明及時抽身搭上許家印,借勢將公司運作到了港股。
2020年4月,由恆大與騰訊合資成立的恆騰網絡,宣佈以72億港元全資收購儒意影業,二者分別持股55.6%和19.32%,其中恆大作為主導。
戲劇性的是,當恆大深陷債務困局、許家印開始賣資產自救,恆騰網絡首當其衝。2021年6月,柯利明以44.33億港元的代價,拿到了恆騰網絡7.39億股股份。轉讓完成后,恆大持有恆騰網絡37.55%股權,柯利明持股比例上升至20.5%,超過騰訊成為恆騰網絡第二大股東。
當年11月,恆大清倉了恆騰網絡,柯利明成功「借殼」,取代許家印成為恆騰網絡的實控人。緊接着的12月份,恆騰網絡就公告更名為中國儒意。截至目前,柯利明持有中國儒意18.32%股權,任董事會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萬達院線,柯利明的「儒意系」已多次對王健林的萬達系「江湖救急」。今年7月22日,中國儒意以2.4億元拿下萬達金融板塊的核心資產——快錢金融。該公司的最大價值就是擁有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牌照,這筆交易或許隱藏着中國儒意切入金融支付領域的轉型野心。
對於本次入局快錢金融,中國儒意認為,此次收購將促進集團業務進入第三方支付及金融科技領域。預期快錢金融的支付服務能夠與中國儒意現有業務,包括線上流媒體、線上遊戲服務,以及公司間接投資的附屬公司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的線下影城業務產生協同效應。
但如今,這張支付牌照不僅估值已縮水近七成,且在僅剩不足一年有效期的同時,多次因違規操作收到監管處罰。彼時,博通諮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就表示,「快錢一直是一家線下收單機構,線下場景佔據絕對的收入大頭,但目前銀行卡收單市場本身就處於收縮狀態,未來的盈利增長速度還需要驗證。且快錢近三年累計被罰超千萬元,暴露其風控體系薄弱,儒意需投入資源整改,避免牌照被吊銷風險。」
柯利明的跨界豪賭能否再次成功,就有待未來市場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