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淨利潤5094萬元!心瑋醫療-B(06609.HK)的增長飛輪轉起來了

2025-09-03 10:58

延續2024年的增長態勢,心瑋醫療終於邁向規模化盈利階段。

近日,心瑋醫療交出了一份成功扭虧為盈的中期成績單。作為國內神經介入醫療器械領先企業,上半年公司通過差異化的產品佈局、高效的成本控制和全球化的戰略視野,展現出強勁的商業化能力與盈利韌性。

從連續多年的技術積累到如今的價值兑現,這份成績單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觀察窗口,不妨更多聚焦於心瑋醫療自身內在價值與投資邏輯正在發生的深層轉變。

財務指標全面向好,從虧損到盈利的質變跨越

上半年,心瑋醫療的財務數據呈現出高增長、高盈利的特徵。

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86億元,同比增幅達44.4%,收益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來自三大業務線產品矩陣的協同發力。

其中,新推出的出血性腦卒中治療器械貢獻收入增量3770萬元,缺血性腦卒中治療器械銷量同比上漲38.3%,通路器械保持29.2%的穩健增長。這種多品類齊頭並進的格局,既降低了單一產品依賴風險,也為收入增長提供了可持續的支撐力。

值得關注的是盈利質量的跨越式提升。

上半年,淨利潤達5093.8萬元,徹底扭轉去年同期的虧損局面,經營性現金流更是同步攀升至5360萬元,標誌着公司已進入自我造血的可持續發展階段。

同時,公司毛利率也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至68.2%,三者的正向共振,更是清晰反映出公司生產工藝成熟度提升與規模效應釋放帶來的成本優化成果。從「增收不增利」到「量利齊升」,完成盈利模式的質變。

盈利改善的背后,是公司精細化管理能力的顯著提升。

受益於規模效應,上半年公司銷售及管理費用率從44.8%降至37%,在營收大幅增長的背景下,銷售費用率的下降尤為可貴,標誌着其已度過市場開拓的高投入期,進入以價換量的效益提升新階段。​

另外,在成本控制的同時,研發資源的精準投放進一步鞏固了增長動能。

心瑋醫療將研發資源聚焦核心管線,研發開支同比下降35.1%至2061.8萬元,並加速了血流導向裝置等關鍵產品的獲批上市,實現研發效率與投入回報比的雙向優化。

最后,財務結構的穩健性則為持續增長奠定了基石。截至上半年底,心瑋醫療的期末現金及銀行結存達5.45億元,為研發迭代與市場擴張提供充足彈藥。

整體上,心瑋醫療在營收高增長的同時實現盈利質變,多業務線協同、精細化管理與穩健財務結構共同推動公司進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階段。

未被定價的增長動能,從產品矩陣到全球化佈局的隱形價值

在亮眼的財務數據背后,心瑋醫療其實暗藏着兩大尚未被市場充分定價的預期差。這些被低估的內在價值,正為其長期增長積蓄勢能,卻尚未完全反映在當前的資本市場表現中。

預期差一:產品矩陣深度擴容,創新研發開闢第二增長曲線。

醫療器械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往往體現在研發管線的厚度與商業化轉化的效率上。心瑋醫療上半年的研發路徑,恰以精準投入、高效產出的特點,實現多個關鍵產品的臨牀突破與市場準入。​

這種效能首先體現在覈心產品矩陣的完整落地。

隨着血流導向裝置獲NMPA批准,公司在出血性腦卒中治療領域的「三駕馬車」,包括顱內動脈瘤栓塞輔助支架(已獲創新器械資質)、栓塞彈簧圈及血流導向裝置已全部實現商業化。

其中,去年10月剛獲批的栓塞輔助支架已快速滲透200家醫療機構,成為收入增長的核心引擎。這套完整解決方案的價值不僅在於填補國產空白,更通過產品組合銷售提升客户粘性與綜合毛利率,形成與進口品牌差異化競爭的關鍵壁壘。

與此同時,在研管線的梯隊化推進為長期增長埋下伏筆。

目前,公司用於治療顱內狹窄的自膨式藥物支架已完成臨牀進入註冊階段,頸動脈支架正按計劃推進研究,針對不同亞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持續優化。這種成熟產品貢獻現金流、在研產品儲備梯隊的管線策略,既保證了短期業績增長,又構建長期競爭壁壘。

更具前瞻性的是其創新研發的突破。

通過「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外圍技術合作」,心瑋醫療在降低研發成本的同時保持創新活力。

例如,公司自主研發的介入式腦機接口(BCI)產品,通過傳統微創血管介入技術實現長期植入並穩定獲取腦電圖信號,目前已完成動物試驗籌備臨牀,有望成為打開神經介入之外市場空間的第二曲線。

而與杭州矩正醫療合作推廣的Collseal封堵止血器的戰略,則能夠快速補充公司在血管介入術后止血領域的產品拼圖。

預期差二:全球化佈局提速,出海戰略契合行業紅利窗口。

如果説產品矩陣的深度佈局是夯實增長根基,那麼全球化戰略的加速落地則為心瑋醫療打開了更廣闊的價值空間。

上半年,公司的國際化進程呈現出質效並舉的突破態勢。取栓支架、封堵球囊導管、遠端通路導管以及微導管已取得CE或FDA認證,並在其他8個國家或地區獲得31項註冊證書,同時在21個國家推進約100項產品註冊。

這種策略的好處在於,通過歐美市場的高標準認證建立品牌公信力,既能在高端市場獲得溢價,又能快速切入對歐美標準認可度高的新興市場,形成「以點帶面」的擴張效應。

站在行業視角來看,心瑋醫療的全球化佈局正踩準中國醫療器械出海的紅利窗口。

高端醫械院數據中心統計,2025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總額達1793.33億元,同比增長8.55%,其中高值醫療器械出口增速尤為顯著,呈現增量爆發態勢。

這一趨勢背后,是新興市場醫療基建需求釋放與中國器械性價比優勢的共振,而高端市場的突破則成為國產企業實現價值躍遷的關鍵。心瑋醫療在歐美市場的提前佈局,不僅順應了這一趨勢,更有望在神經介入這一細分領域搶佔國產替代的先機,為其估值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資本共振與基本面改善,心瑋醫療正站在估值拐點

心瑋醫療基本面的持續改善,正與資本市場的積極信號形成深度共振,映射出公司在整個創新醫療器械行業在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下的價值重構機遇。

今年以來,港股醫藥板塊顯著回暖,恆生醫療保健指數年內漲幅已超100%。這輪迴升並非單純的估值修復,更暗含市場對行業拐點的共識性預判。

隨着集採政策進入優化調整期,疊加國家鼓勵創新研發、支持高端器械出海的政策紅利釋放,創新葯械行業正從「成本競爭」轉向「創新力、全球化、運營效能」的新賽道。

譬如,7月國家藥監局發佈的《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有關舉措》,為創新產品加速入市開闢審批綠色通道;8月醫保局明確「集採堅持反內卷、提質量」,從支付端為優質企業築牢護城河。審批提速加上支付優化的組合拳,既破解了創新產品「上市慢」的難題,又避免了「價跌損質」的行業困局,為心瑋醫療這類兼具創新實力與盈利韌性的企業提供了優質成長環境。

可以説,以成熟產品放量優化運營效率,以充沛盈利反哺創新投入,最終推動研發管線落地開啟新一輪增長。這正是心瑋醫療的成長路徑,也是資本青睞的發展模式。

機構觀點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趨勢。

國金證券指出,國際市場拓展領先及創新能力突出的高值耗材企業值得關注,其核心邏輯在於頭部企業海外增速已超國內,研發實力強勁的公司在行業調整期韌性更足。

光大醫藥同樣認為,壓制板塊估值的集採「唯低價」因素正逐步緩解,支持高端器械出海的政策將推動行業規範化、國際化。其中,研發實力強、規模化領先、出海先行的龍頭企業有望率先受益。隨着價格不利影響消退,高端醫療器械板塊估值修復成必然。

上述觀點均與心瑋醫療財務改善、管線突破、全球化提速、專利儲備深厚等特點高度契合。這一背景下,心瑋醫療的內在價值正在加速顯現。

儘管近一年股價漲幅已超300%,但從長期視角來看,其股價仍處於歷史低位區間,疊加公司正邁向規模化盈利的基本面轉變,當前股價尚未充分反映成長潛力。

不可否認的是,從財務數據的全面改善,到創新管線的密集落地,再到全球化佈局的穩步推進,心瑋醫療以清晰的戰略路徑和強勁的創新執行能力,無疑已進入價值重估的關鍵階段。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