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3 10:14
今日(9.3)港藥震盪攀升,可T+0交易的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大漲2.23%,成交額快速突破10億元,資金已連續第32天淨流入(7/22-9/3),昨日大舉淨流入超4.4億元!截至9月2日,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最新規模超206億元創歷史新高,規模和流動性持續領跑!
截至10:05,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成分股多數飄紅:石藥集團、康希諾生物、聯邦制藥漲超5%,中國生物製藥、諾誠健華漲超4%,三生製藥漲超2%。
注:成分股僅做展示,不作為個股推介
會議方面,據官網披露,世界肺癌大會(WCLC)將於2025年9月6日-9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中國藥企將在會議上展示一系列創新的研究成果。
【創新葯出海交易「量價齊升」,中國已成MNC「掃貨」熱土】
中郵證券指出,創新葯BD出海交易「量價齊升」,25H1表現亮眼。2024年中國醫藥BD交易總額為640.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主要貢獻為出海交易共577.5已美元,其中首付款50.7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據CNBC數據2025年上半年單筆交易首付款超過5000萬美元的比例達到42%,明顯高於2024年時的27%,較過往有顯著的提升。
中國創新葯資產儲備豐富+臨牀研發效率高+產業鏈優勢,出海BD仍有望加速。過去的十年在政策引導下,創新葯企快速崛起。據動脈網,中國原研創新葯累計數量已達3575個,位居全球首位;創新葯企數量超過1200家,在研管線數量超過7000項,躍居全球第二;醫藥相關文獻數量也穩步上升,全球佔比達到25%,僅次於美國。中郵證券認為,出海BD在25H1的爆發不會是曇花一現,而是產業趨勢長期邏輯的兑現前奏。
來源:中郵證券20250902《醫藥2025中報總結》
【機構:創新葯迎來收穫期】
國金證券點評醫藥中報認為:1)藥品板塊,整體業績穩健,增長動能從仿製藥向創新葯切換。2)Pharma業績分化,創新轉型及產品具有高壁壘屬性的頭部Pharma業績表現更佳。3)Biotech仍處於快速放量期,盈虧平衡點漸近。22家代表性Biotech2025H1累計營收(含里程碑收入)同比增速仍近30%。當前,國內創新葯企臨牀管線全球競爭力持續提升、醫保政策及商保對創新葯加速傾斜,國內多家創新葯企有望持續步入業績收穫期。
國金證券認為,Biotech產品收入快速放量得益於以下幾點催化:
1)出海:百濟神州25H1產品收入173.6億元,其中百悦澤收入125.3億元,而其在美國銷售額89.6億元(+52%)、歐洲銷售額19.2億元(+81%),海外的強勁增長拉動業績快速放量。
2)療效優勢及支付端傾斜:第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較一代吉非替尼顯著延長NSCLC患者PFS,進入醫保后快速放量,2025H1快速放量拉動業績增長,總產品收入增速達51。
3)獨家適應症:諾誠健華覈心產品奧布替尼作為國內首個且唯一獲批針對復發或難治性MZL適應症的BTK抑制劑,25H1收入6.39億元(+53%),獨家產品優勢明顯。
(來源:國金證券20250901《製藥板塊中報總結》)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100%佈局創新葯產業鏈!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是彈性更高的創新葯,截至7月末,2025年內漲幅超109%,港股醫藥類指數領先!
底層資產是港股,可以T+0交易!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場外聯接(A類:021030;C類:021031)!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個股僅作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基金投資範圍包括港股,會面臨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為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該指數近5個完整年度(2020-2024)的漲幅分別為88.80%、-21.59%、-25.60%、-22.80%、-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