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3 07:29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轉自: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本報記者 房文彬
2025年上半年,財險業經營效益顯著躍升成為最大亮點。數據顯示,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太平財險、大地保險淨利潤分別為234.55億元(人民幣,下同)、100.56億元、57.33億元、6.86億港元、10.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4%、1%、19.6%、84.9%、80%。
從整體看,上市財險公司平均綜合成本率降至95.858%,同比下降1.854個百分點,承保利潤空間顯著擴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認為,這深刻勾勒出財險業在增速換擋與價值迴歸維度下的積極蜕變,標誌着行業向精細化、高質量管理轉型邁出堅實步伐。「經營效益顯著躍升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財險公司繼續加強車險費率精細化,提升日常運營效率,強化反欺詐,開展風險減量服務,車險賠付率和費用率雙降;二是財險公司主動加強對非車險費用控制,減少‘內卷式’競爭,通過數智技術降低中后臺成本,實現降本增效;三是債券投資收益持續,權益投資的股息分紅穩健、資產價格向好,進一步驅動盈利狀況改善。」王向楠表示。
非車險推行「報行合一」
剖析財險公司經營表現,保費規模是繞不開的一環。數據顯示,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太平財險、大地保險上半年保險服務收入分別為2490.4億元、1656.61億元、968.31億元、171.28億港元、241.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2.3%、4%、2.8%、4.1%。
相較於車險平均增速2.64%來説,非車險依舊是保費增長的引擎。比如,人保財險意外傷害及健康險業務實現保險服務收入309.75億元,同比增長25.1%;平安產險農險原保險保費收入85.05億元,同比增長15.7%;太保產險企財險原保險保費收入 50.81億元,同比增長11.9%。這些高增長的非車險種為險企貢獻了保費增速。但非車險內部各險種表現分化顯著,責任險、健康險等險種長期虧損也不可迴避。
上半年,人保財險責任險綜合成本率為103.6%,意外傷害及健康險業務綜合成本率為101.8%。
對此,中國人保黨委委員、副總裁於澤表示,非車險長期虧損主要是脱離了保險大數法則的基本原理。非車業務過度差異化、精細化,並且產品銷售過程中通過差異化來降低費率,使得大數法則無法實際應用。
「在行業推行非車險‘報行合一’的氛圍下,上半年,公司法人業務綜合成本率下降3.2個百分點,經營效益明顯改善。下一階段將嚴格按照‘報行合一’要求做好產品條款與費率的報備準備工作,並堅決執行相關監管政策。從目前政策進度看,預計2026年非車險經營業績明顯改善。長遠看,非車險‘報行合一’監管政策落地有助於行業迴歸保險本源,更加準確研判風險,做好風險減量服務,充分發揮‘兩器’功能,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於澤説。
車險提供核心盈利支撐
從經營效益看,車險仍是行業承保利潤的最主要來源。
上半年,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分別實現車險服務收入1502.76億元、1124.66億元、508.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3.8%、1.9%。上述3家險企的車險綜合成本率分別為94.2%、95.5%、95.3%,均優於上市財險公司平均綜合成本率。
一度被市場詬病「保費貴、經營虧」的新能源車險也得到明顯改善。
「新能源車險已進入盈利空間。其中,家用車險綜合成本比較理想,商用車險綜合成本率仍超100%。」中國太保副總裁俞斌表示。數據顯示,上半年太保產險新能源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05.96億元,佔車險保費的19.8%。
平安產險中報顯示,上半年,該公司承保新能源汽車575萬輛,同比增長49.3%;新能源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46.2%。同時實現當期新能源車險業務承保盈利,成本呈可持續優化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保已將新能源出海項目作為國際化戰略的重要內容。「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突破百萬輛,同比增長超70%,保持強勁增長態勢,為海外車險業務拓展提供堅實的市場基礎並帶來重大發展機遇。未來,人保財險將以中國香港、泰國項目經驗為支點,深化全球保險合作,不斷推動公司定價與管理能力的國際化輸出,預計海外車險業務將成為業務增長的新亮點。」於澤表示。
價值迴歸仍是當務之急
上半年的好成績並不意味着可以高枕無憂。下半年,隨着全國多地自然災害頻發,財險業降本增效,做好價值迴歸及風險減量服務仍是當務之急。
「下半年暴雨等災情大概率比去年同期嚴重。極端降雨和流域性洪澇會顯著抬升車險、農險、企財險等多個險種的賠付。部分保險產品的費率將動態下調,讓利投保人。下半年,財險業承保盈利水平將因此下降,部分區域型財險公司受影響更大。」王向楠預測。
面對大災影響,財險公司不斷加強大災管理能力和風險減量服務。
「我們持續優化防減救賠體系化建設,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在承保端持續優化承保規則,加強巨災累積風險管理。同時按照產品結構,對再保險業務的風險敞口進行動態調整。二是進一步完善風勘制度,持續推動技術標準以及平臺工具的建設。三是在理賠端組織全流程、場景化應急演練;運用科技手段及時做好預警;加強協同,升級組織聯動;提升理賠質效,加強對大案的覆盤。」俞斌表示。
於澤表示,為有效應對巨災風險,人保財險搭建了「萬象雲」風險減量服務平臺,今年進一步實現全流程數字化升級,通過與氣象部門加強體系化合作,升級臨災快速響應機制,強化風險查勘創新服務,全力築牢災害防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