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全球首創智能平糧機器人閃耀面世,富佳股份按下糧倉「無人化」加速鍵

2025-09-03 08:50

8月29日,上海浦東一場以「智馭糧倉,引領倉儲無人化革命」為主題的發佈會座無虛席,點燃行業激情。富佳股份聯合芯禾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正式發佈全球首創糧面智能平糧機器人,不僅宣告公司由清潔家電賽道向特種機器人領域的戰略躍遷,更為公司搶灘糧倉設備更新的數百億市場寫下全新註腳。

本次發佈會星光熠熠,富佳股份(603219.SH)董事長王躍旦、芯禾機器人董事長胡科與CEO肖霄、富佳股份董祕陳昂良領銜出席,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原首席科學家曹陽、新華都科技董事長倪國濤、長江證券機械與機器人聯席首席分析師倪蕤等嘉賓,以及產業鏈合作伙伴、投資機構、新聞媒體代表到場見證。

從「掃地」到「平糧」:二十載技術沉澱再出發

發佈會伊始,陳昂良回顧了富佳股份在清潔小家電領域深耕二十年砥礪前行的奮鬥篇章,亦傳遞出此次智能機器人發佈對於公司的里程碑意義,「富佳過去二十載從清潔小家電領域默默耕耘,到如今邁入機器人產業,此次發佈會不僅喻示新產品面世,更是分享創新理念、宣告全新起點的盛會」。

「糧食是國之根本,在糧食倉儲的關鍵環節,傳統工業模式正面臨許多棘手問題——人工平糧勞動強度大且效率低、粉塵環境影響工人健康且安全風險高。」陳昂良進一步談道,「富佳股份智能平糧機器人的推出,源於對行業痛點的洞察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使命感。該產品能以自動化、精準化作業提升倉儲效率與管理水平,將人力從危險繁重環境中解放,對行業智能化升級意義重大。也是富佳股份戰略轉型的堅實一步,展現出公司守護‘大國糧倉’的科技力量。」

芯禾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CEO肖霄則在發佈會上用一組亮眼的實測數據,展現出這款智能平糧機器人的出色性能。他談道,在中儲糧北京昌平庫的測試中,3至5臺機器人1小時內完成1400平方米粗平作業,相當於過去3至5人在3至5天內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效率較傳統人工提升168倍,且實現糧食顆粒零破損,糧面高差控制在15cm以內,徹底消除粉塵爆炸等安全風險,展現出「效率與安全雙提升」的優勢。

「目前,該產品已獲得30項專利,此前在第七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引發行業關注,並獲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專題報道,農業儲糧科技裝備的‘中國方案’站上世界舞臺。」肖霄表示。

圍繞「國家綠色倉儲科技需求」,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原首席科學家曹陽在發佈會上表示,我國現有超百萬個糧倉亟待升級,傳統倉儲模式在節糧減損、效率提升方面已難以滿足需求,智能化裝備是破局關鍵,「富佳股份這款平糧機器人,並非簡單的‘機器代替人工’,而是推動倉儲行業從傳統作業模式向智能管理轉型的重要載體,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實際意義」。

此外,發佈會上,長江證券機械與機器人行業聯席首席分析師倪蕤以「從應用側看人形機器人的發展變化」為主題分享觀點。他表示,當前機器人產業正從工業場景向細分特種領域快速滲透,人形機器人的技術迭代為特種機器人提供了感知、決策、控制等核心能力支撐,而糧庫這類專業場景的智能化需求,將進一步推動機器人技術向「場景定製化」方向發展。

全球首創、技術破局,直擊行業痛點

糧食機械化入倉后,會在筒式倉中心點和平房倉多位置形成錐狀糧堆,這種錐狀糧堆對儲糧安全極為不利——糧面平整度直接關係到糧食儲藏期間通風、燻蒸,糧温測控等儲糧技術的實施效果,進而影響到糧食在儲藏期的安全。所以,作為糧食入倉后進入常規儲藏階段前的最后一個作業環節,平整糧面至關重要。

目前,我國糧堆平糧工作仍主要依靠人工進行,存在多重痛點。一方面,有限空間及高粉塵環境作業存在窒息、有毒氣體中毒、塵肺病等風險,糧堆坍塌隱患威脅工人安全;另一方面, 人工平糧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平糧質量難以保證,且需配備作業員和安全員,人力成本高。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倉儲環節損耗的糧食高達數百萬噸,經濟損失巨大,而糧庫招工難問題日益凸顯,55歲以上工人佔比高,「機器換人」已成為行業剛需。智能平糧機實現入倉后糧面的平整,不但能降低勞動強度,而且能為后期保管贏得最佳儲藏時間。

針對前述眾多痛點,富佳股份推出了全球首創的智能糧倉機器人,憑藉其多方位的技術優勢,展現出卓越性能,為行業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

據悉,作業執行系統由平糧機器人、環境感知系統、AI決策系統及可視化運維繫統構成,共同搭建糧倉無人化作業平臺。該平臺以「多模態感知一智能決策協同控制」一體化架構為核心,融合激光雷達建模、多機路徑規劃等技術,攻克糧面動態沉陷補償,大範圍協同避障難題,實現糧倉平整作業全流程無人化。通過深度聯動糧情監測數據,該平臺將推動倉儲作業向標準化、智能化升級,為儲糧安全築牢裝備根基。

其中,智能平糧機器人,採用創新型螺旋動力系統,可實現最高達2米/秒的行駛速度,能自適應複雜糧面環境和適配多種糧種;同時,該機器人首創130KNm/m高力矩密度防爆電機,確保其強驅穩進,定位精度可達10釐米內,精平作業后糧面高差小於15釐米,糧食顆粒破損率接近零;此外,該產品採取的分佈式協同控制算法支持多臺機器人分區作業,路徑規劃效率可提升50%以上,作業效率較人工有顯著提升,可達人工的10倍以上,同時有效消除粉塵爆炸、糧面坍塌等安全隱患。

此外,該機器人還在續航能力、倉型適配、模塊化設計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其搭載的高密度固態動力電池支持約2小時續航,充電時間短;同時,該產品融合激光雷達、IMU、視覺SLAM等多傳感器技術,實時構建糧倉三維地圖,精準捕捉平糧動態,並適配平房倉、淺圓倉、筒倉等多種倉型;此外,該機器人通過模塊化設計,支持快速更換掛件,可實現平糧、巡檢和檢測功能一體化,可擴展扦樣等功能模塊。

「一體兩翼」戰略升級,搶灘糧倉智能化浪潮

糧倉機器人技術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並非偶然,背后是政策引導、市場需求、成本優化等多線共振。

政策層面來看,國家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農業新質生產力」,將糧倉智能化納入農業現代化框架;「十四五」規劃直接明確糧倉改造目標,要求加快老舊倉房更新提速,推動倉儲設施向高效、綠色、智能轉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推動「安全糧庫、綠色糧庫、智慧糧庫」建設,並出台《國家全谷物行動計劃(2024—2035年)》,為倉儲智能化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

政策引導下,糧食倉儲企業積極行動。根據科學網,全國糧食倉儲企業積極參與實施高標準糧倉建設、老舊倉房升級改造,截至2025年6月,全國標準倉房完好倉容超7億噸。「十四五」期間,共實施糧機升級改造項目1057個,推廣應用糧機裝備約3.3萬台(套)。

這一趨勢為以富佳股份為代表的倉儲無人化先行企業帶來廣闊成長空間。富佳股份佈局特種機器人賽道並非偶然,而是基於核心技術複用與產業協同的長遠戰略考量。公司在智能糧倉機器人制造領域的多重技術突破,正是源於多年來在研發創新方面的持續投入與深厚積累。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富佳股份在清潔家電領域積累了豐富的電機控制、智能感知、自動控制算法等核心技術經驗,這些技術在智能糧倉機器人研發中得以充分應用與拓展,據統計,本次發佈的智能平糧機器人擁有30項硬核專利。

此外,從產業協同角度看,富佳股份正構建「清潔家電+儲能+特種機器人」的「一體兩翼」發展格局,在技術研發、生產製造、供應鏈管理等方面存在諸多協同效應。

「公司將繼續秉持技術領先、質量優先、成本競先的經營方針,審時度勢,緊跟國家戰略方向,緊貼市場新型需求,緊盯高新技術應用,緊抓產業轉型升級,持續研發投入,推出更多高品質商業化創新產品,為社會創造出更大價值。」陳昂良在發佈會上表示。

通過「一體兩翼」戰略,富佳股份有望搶抓市場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展望未來,富佳股份計劃聯合深度合作伙伴,在智能倉儲、農業機器人領域持續深耕,同時推動清潔家電智能化升級,為全球糧食倉儲智能化提供「中國方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