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臺灣義勇隊」隊長李友邦將軍之子李力羣接受《環球時報》專訪:「臺灣迴歸祖國是父親的終生大願」

2025-09-03 06:20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吳薇】編者的話: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9月3日,北京舉行隆重的閲兵儀式,紀念80年前那場對兩岸來講都意義非凡的勝利。作為「臺灣義勇隊」隊長李友邦將軍(1906—1952)的兒子,現居臺灣的李力羣感慨萬千。李力羣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講述了父親當年和大陸同胞共同抗戰的故事,以下是李力羣的口述內容。

響應孫中山號召,對臺灣同胞宣傳抗日

浙江金華的「臺灣義勇隊紀念館」位於酒坊巷84號,是典型的江南風格建築,門口立着一塊牌子,註明這里是「臺灣義勇隊成立舊址」。80多年前,抗戰時期由臺灣同胞組成、直接參加祖國抗戰的一支隊伍,就誕生在這塊牌子后的老房子里。我當時到紀念館后感觸萬千,父親深愛祖國,卻犧牲在他熱愛的臺灣這塊土地上。

父親1906年4月10日出生在臺北縣(今新北市)蘆洲。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生長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臺灣,父親的童年過得並不順遂。1912年,他進入和尚洲公學校就讀。父親曾與日本同學發生爭吵,而后遭到日本老師掌摑,內心埋下抗日種子。1915年以后,臺灣不少抗日武裝都被打壓,父親認為只有依靠祖國、保衞祖國,才能驅逐日寇、收復臺灣。

1924年,父親同林木順等多名同學襲擊了臺北新起警察派出所,投擲土製炸彈等。隨后為躲避日軍追捕,父親連夜趕到高雄,再從高雄到上海,輾轉到廣州入讀黃埔軍校第二期。

父親在黃埔軍校期間主要協助廖仲愷先生做黨務工作,同時宣傳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孫中山先生對父親影響很大,父親到黃埔軍校時只能説一點點「國語」,孫中山先生經常與他交流,還讓廖仲愷教他「國語」。廖先生向父親講述孫先生的革命思想:國共要合作、反對內戰。從那時候開始,父親沒有參加過任何國共之間的戰役。

孫中山先生還叫我父親回臺灣宣傳抗日,並叫他到日本早稻田大學向臺灣學生宣傳抗日。父親到早稻田大學后和臺灣學生講:「臺灣現在淪為殖民地,臺灣人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户籍謄本甚至全部都寫成日本人,這完全是錯誤的。」

在孫中山先生的支持下,父親發起成立了「臺灣獨立革命黨」,集合臺灣抗日誌士,驅逐日本帝國主義,讓臺灣迴歸祖國。父親當時在廣州人生地不熟,「臺灣獨立革命黨」的黨員主要由廖仲愷幫忙招募。

1932年,父親因參加共產黨的青年抗日活動被國民黨右派逮捕,遭受拷打刑囚長達5年時間。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次年父親從浙江陸軍監獄出獄。當時出獄需要保人,但國民黨沒有人敢出面,慶幸的是共產黨人駱耕漠願意具保。之后,父親着手籌備組織「臺灣義勇隊」。他提出「保衞祖國、收復臺灣」的口號,號召當時所有在祖國大陸及島內的臺胞共同為民族解放、抗日救亡運動而鬥爭。

親自招募「臺灣義勇隊」成員

1939年,「臺灣義勇隊」在浙江金華正式成立。為招募成員,父親到福建找到國民黨人陳儀(臺灣光復后出任臺灣省行政長官)説:「你們抓了從臺灣過來的特殊人員,有醫生、律師等。我要保下這200多人,可不可以將他們帶到金華?」陳儀同意了。這些人的孩子后來就組成了「臺灣少年團」。

「臺灣義勇隊」的工作主要分為四項:一是「對敵政治」;二是「義務診療」,他們在浙江的金華、衢州以及福建等地成立多家臺灣醫院,為民眾服務;三是「生產報國」,即生產一些藥品;四是「文宣文刊」,當時出版了很多書刊。

共產黨對「臺灣義勇隊」的幫助很大,像朱楓(1905—1950,革命烈士)等人捐資解決了義勇隊初建時的經濟困難。朱楓當時還讓剛滿10歲的女兒參加「臺灣少年團」。當時少年團的生活很苦,4個人一天只有兩塊豆腐乳。

「臺灣義勇隊」成立后參加了不少戰役,比如襲擊福建的油庫,最重要的則是「東洲保衞戰」。1939年日軍為進犯江南、掃蕩浙東,進攻富陽的東洲島。當時日軍佔領東洲島南部,北部則由趙文龍負責把守。他當時問隊員,誰願意去找救兵。嚴秀峰(1921—2015)表示願意去,因為她是浙江人。就這樣,她和其他兩個人身帶毒藥,三更半夜跑到富陽找王惠民中隊長。王惠民看了趙文龍的密函后表示「我們要趕快出兵攻打日軍」,他們把地圖全部都畫好,最終打敗日軍,奪回了東洲島。

「東洲保衞戰」歷時50多個小時,是抗戰前期富春江上最為激烈的戰鬥之一。這場戰役也讓嚴秀峰與父親結識。1941年5月,兩人在浙江衢州舉行婚禮。嚴秀峰正是我的母親。

后來大陸在富陽建了紀念亭,石碑上刻着「東洲保衞戰紀念碑」。2015年,我來到浙江,向紀念碑獻花。站在父母曾經戰鬥和相愛的地方,內心十分激動。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當年9月3日,父親派副隊長張士德(又名張克敏)前往臺灣,次日,第一面象徵中國收復臺灣的旗幟在臺北賓館升起。10月,父親又派先遣部隊赴臺,主要負責維護全島安全及秩序,同時保護臺胞生命及財產安全。當年12月,父親率「臺灣義勇總隊」(當時改為這個名稱)全體隊員抵台。

1947年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時任臺灣省行政長官的陳儀叫父親出面平息,但被父親拒絕。他説「除非你們道歉」,但是陳儀這些人從來都不道歉。就這樣父親被押往南京監禁待審,母親奔赴南京營救,父親才被釋放回台。

1950年,母親被以「參加中共組織」的罪名判處15年徒刑。1951年,父親在臺灣又以「在臺掩護中共地下人員,意圖顛覆政府」的罪名被逮捕,第二年,在未經司法審判的情況下被處死。

「沒有14年的抗戰臺灣不可能光復」

父親去世時年僅46歲,我和他相處其實只有短短的6年。記憶中,父親很喜歡帶我去打棒球,有時候中秋節也帶我去賞月。不過他對我並不溺愛。記得我在4歲的時候,坐車發生車禍,手部受傷,父親罵我調皮才讓司機分心,並沒有因為我受傷而責怪司機。父親是很正直的人。

父親去世后,我一度受到同學歧視,他們稱我是「匪諜的兒子」,刻意跟我保持距離,擔心受到牽連,所以小時候我朋友不多。高中以后我開始瞭解父親的經歷,他不是「匪諜」,他是為臺灣而犧牲的。我上大學時,臺灣歷史學者王曉波教授特別前往福建的檔案室,給母親帶回很多關於「臺灣義勇隊」的影印材料,母親看后感慨「它們在地底下埋那麼久,終於出土了」。從那時候開始,母親就四處奔走為父親平反。1995年,時任臺灣「監察院長」陳履安為父親平反,稱「李友邦將軍是清白的」。當時的課綱還把他列為代表臺灣抗日的民族英雄。2005年,馬英九特別在國民黨黨部掛了兩層樓高的布條,上寫「李友邦將軍是臺灣最勇敢的復台戰士」。

在抗戰勝利60周年時,母親到北京參加紀念活動,並上台致辭。抗戰勝利70周年的時候,我本來要到北京觀摩閲兵儀式,當時機票都買好了,但因為突發情況沒有成行,就讓弟弟前往。對於這件事,我一直很遺憾,不過國務院照樣把父親的抗日紀念章頒給我。今年抗戰勝利80周年,大陸也給父親頒發了紀念章。

今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光復對臺灣來説意義重大,沒有14年的抗戰,臺灣不可能光復,父親一直講「要保衞祖國,才能收復臺灣」,臺灣的光復完全是全中國軍民攜手合作的結果,所以臺灣應該感謝全國同胞。我同時想説,抗戰勝利不都是將軍的功勞,還有很多無名英雄。今年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活動,除了反法西斯外,還要特別追思這些無名英雄。廈門南普陀寺的石壁上,至今保留着父親1945年返臺前題刻的「復疆」二字。「復」指的是光復,「疆」就是指臺灣。

今年以來,臺灣的民進黨當局恐嚇抗戰老兵,不讓他們回大陸參加紀念活動。我想説此舉純屬「小眼睛小鼻子」,抗日是驅逐日寇、反法西斯的正義之舉,我們必須緬懷歷史,不能忘記。真的非常感激我們的祖國還在緬懷這些戰士,仍然記得父親這些為國犧牲、拋頭顱灑熱血的人。9月3日,大陸舉行閲兵式,我認為「相當正面」,閲兵代表的是「中國一定強」,同時提醒我們國人要有民族意志。記得父親當年成立「臺灣義勇隊」的時候,特別強調「保衞祖國、收復臺灣」。我現在還想加一句「迴歸祖國」,這是父親的終生大願,也是他的遺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