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消費貸「國補」上線,多家銀行開放辦理

2025-09-03 03:11

  《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間,居民個人使用貸款經辦機構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中實際用於消費,且貸款經辦機構可通過貸款發放賬户等識別借款人相關消費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規定享受貼息政策。

  該政策具體包含哪些內容?涉及哪些品類的消費?目前在長沙,銀行是否已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消費者領取消費貸款「國補」需要注意些什麼?9月1日,記者走訪長沙多家銀行了解政策的落地情況。

  ■文/視頻 三湘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仝若楠

貼息涉及品類廣泛,個人轉賬、貸款提現無法參與

  從政策的具體內容來看,9月1日起至明年8月31日期間,涉及汽車、教育、文旅、家裝、醫療以及電子產品、養老生育等領域的真實消費,只要在指定貸款經辦行辦理消費貸款,並符合貼息範圍,即可享受年化1個百分點的財政貼息,最多可獲補貼3000元。

  根據政策要求,消費者必須是從工農中建交等18家銀行以及招聯消費金融公司等5家個人消費貸款發放機構獲得的個人消費貸款才能享受貼息「紅包」。

  9月1日14時許,中國銀行(長沙市開福支行)營業部內有市民正在辦理存貸款的相關業務。負責貸款業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即日起,個人申請消費貸款即可享受財政貼息,主要分為兩檔。「貸款金額5萬元以下最高補貼1000元,年化補貼1%,放款可以用於日常多類消費,系統會根據賬户自動識別匹配相關品類。」該工作人員介紹,5萬元以上的貸款對消費品類有一定要求,家用汽車、養老生育、教育培訓、文化旅遊、家居家裝、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等領域可使用,最高補貼3000元,「在一年時間期限里,貸款用多少,就相應貼多少,不要求全部花完」。

中信銀行(長沙芙蓉支行)工作人員稱,代發客户通常可以拿到最低檔貸款利率,若再加上1個百分點的貼息,年化利率大概僅有2個百分點。

  上述中國銀行工作人員提醒,若將款項直接轉賬個人則無法享受貼息,「貸款提現也無法參與」。此外,記者瞭解到,掃商户的個人收款碼付款以及刷信用卡消費,都不能享受貼息。而直接刷借記卡,用微信、支付寶等掃碼消費,銀行大多是可以識別的,符合條件的消費都可以貼息。

部分銀行線上開放「貼息專區」

  已經申請過消費貸款的消費者是否可以享受貼息?上述中國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申請過消費貸款但還未提款的,若在期限內提款也可享受貼息,很多已申請貸款的客户正在等待這一利好政策,「上個月就陸續有人前來詢問。有名客户之前申請過貸款,今天來提款時,系統會自動問其是否貼息」。

農業銀行在官網發佈客户問題解答稱,已經簡化申請貼息的相關操作,客户可按照一般貸款流程辦理貸款。使用貸款時需要客户簽署補充協議,並授權銀行查詢貸款發放賬户,識別客户相關消費交易信息,匯總滿足貼息條件的消費金額。對系統可自動識別賬户中消費交易信息的,銀行自動開展貼息;對系統未能識別的,客户可通過提供與貸款使用相對應的真實消費發票的方式向貸款經辦行申請人工審覈,審覈通過后,予以貼息。

  中國工商銀行(長沙松桂園支行)則表示,目前暫未接到個人消費貸款貼息的相關政策,「相關政策的落地還在準備當中,可能還需等待一段時間,有消息我們會通知」。

  記者注意到,在線上,目前多家貸款經辦機構已在手機銀行上線了關於辦理個人消費貸貼息業務的相關細則。記者打開中國銀行App發現,其首頁已經置頂「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的入口。此外,農業銀行在貸款欄下方特別設置有「雙貼息專區」。

  業內人士表示,個人消費貸款貼息這一政策紅利,有助於降低消費信貸的成本,進而推動消費潛力的釋放。該業內人士提醒,「即便可享貼息,消費者在申請消費貸時仍需控制好個人債務規模,堅持理性消費,尤其不能違規將消費貸資金挪用於投資理財等領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