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2 21:07
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記者 龐華瑋
外資對中國資產的態度正發生轉變。
來自格上基金的數據顯示,從兩周前開始,主動外資出現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流入A股,並於上周(8月25日—8月29日)加速流入。同時,主動外資流出港股與ADR有所放緩。
而國家外匯管理局7月數據顯示,上半年外資淨增持境內股票和基金101億美元,扭轉了過去兩年總體淨減持態勢。尤其是5、6月份,淨增持規模增至188億美元,説明全球資本配置中國境內股市的意願增強。
港交所最新數據則顯示,5月至7月末,長線穩定型外資機構資金累計流入約677億港元,短線靈活型外資機構資金流入約162億港元。
「目前外資參與中國資產投資,仍以交易型資金居多,配置型資金還在觀望。但是近期外資明顯加大了對中國資產的興趣和關注度。」一位業內人士説。
業內人士認為,后續美元仍處於大的貶值周期,隨着人民幣升值空間打開,A股和港股賺錢效應提升,中國資產有望迎來外資持續加倉周期。
外資迴流中國資產
8月以來,中國資產全線爆發,上證指數站上3800點,再創10年新高;科創50指數也創出歷史新高。
今年A股表現出色。截至9月2日,今年以來,上證指數漲15.11%,滬深300指數漲14.12%,創業板指和科創50指數均大漲超34%,北證50指數漲幅更是達到51.75%。
尤其是8月以來A股賺錢效應明顯,上證指數漲近8%,滬深300指數漲超10%,深證成指漲超14%,創業板指和科創50指數均上漲超20%。
港股也不遜色。今年以來,恆生指數上漲27.10%,恆生科技指數上漲28.21%。
隨着賺錢效應顯現,A股和H股正在吸引更多外資進場。
來自格上基金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被動外資持續流入中國資產,而主動外資流出中國資產。但是從兩周前開始,主動外資出現去年10月以來首次流入A股,並於上周(8月25日—8月29日,下同)加速流入,上周主動外資流入A股9145萬美元,上上周(8月18日—8月22日)主動外資流入A股1985萬美元。而主動外資流出港股與ADR也有所放緩,上周主動外資流出港股與ADR放緩至344萬美元。
「隨着人民幣升值與中國股票資產今年亮眼的表現,外資可能持續流入。」格上基金研究員託合江説。
來自廣發證券的研究數據顯示,近期A、H股主動外資均轉流入,被動外資則流入規模擴大。
周數據(8月21日—8月27日)顯示,A股主動外資流入0.4億美元(相比上周流出1億美元逆轉),被動外資流入15億美元(相比上周流入5.5億美元增加);H股主動外資流入0.01億美元,相比上周流出0.01億美元逆轉,被動外資流入0.36億美元(相比上周流入0.15億美元增加)。
流向A股的數據還顯示,最新一周(8月25日—8月29日)北向資金總成交金額為1.94萬億元,日均成交額為4845.51億元,較上周日均成交金額增加670.19億元。
事實上,外資今年在持續增配中國資產。
港交所最新數據顯示,5月至7月末,長線穩定型外資機構資金累計流入約677億港元,短線靈活型外資機構資金流入約162億港元。
國家外匯局7月數據顯示,外資投資境內股票總體向好,上半年外資淨增持境內股票和基金101億美元,扭轉了過去兩年總體淨減持態勢。尤其是5、6月份,淨增持規模增至188億美元,顯示全球資本配置中國境內股市的意願增強。
來自野村證券的報告顯示,新興市場基金機構在7月份對印度股市的持倉配置權重大幅下降,而對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韓國市場的配置權重則大幅增加。
8月22日,高盛發佈最新報告,根據機構經紀數據,對衝基金以7周來最快速度淨買入中國股票,既有多頭買入也有空頭回補。並且中國是8月份全球對衝基金淨買入量最大的市場,其中90%的對衝基金持有中國股票的多頭頭寸。
韓國散户投資者是今年投資中國資產的典型,今年韓國散户投資者湧入香港股市,截至8月12日,持股量已達到24億美元,創下四年來的最高水平。韓國證券託管機構(KSD)的數據顯示,韓國散户投資者持有的中國香港上市股票市值較2024年底增長33.5%,較2023年底增長41.7%,接近2021年創下的五年峰值31億美元。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格上基金數據顯示,截至7月,主動外資對中國配置比例從上個月的6.1%提升至6.4%,被動外資配置比例升至7.8%,但因主動資金提升較慢,導致低配程度從6月的1.31個百分點擴大至1.45個百分點,這也説明主動資金行動偏慢,主動資金大幅加倉尚未看到。
「后續美元仍處於大的貶值周期,隨着人民幣升值空間打開,A股和港股賺錢效應提升,中國資產將會迎來外資加倉周期。」託合江説。
外資買什麼?
外資最愛買哪些中國資產?
8月數據顯示,韓國投資者首選股票是小米集團,持股市值2.389億美元;其次是騰訊,約2.257億美元;三是比亞迪,約1.862億美元;再次為阿里巴巴 1.822億美元、中芯國際9180萬美元、寧德時代 8610萬美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外資前10大重倉的A股是:寧德時代、貴州茅臺、美的集團、招商銀行、長江電力、寧波銀行、中國平安、紫金礦業、匯川技術、邁瑞醫療。
其中,外資持有寧德時代、貴州茅臺的市值均超過千億元,分別為1525億元、102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由於A股漲幅更大,外資流向的一大變化是由港股轉戰A股。
「從目前來看,近期外資流向的變化主要在A股,但是港股由於其標的稀缺性,具有配置價值。」託合江説。
從外資偏好來看,廣發證券指出,外資始終偏好配置中國最具時代特徵和全球比較優勢的產業,如創新葯、港股互聯網龍頭、英偉達產業鏈、新能源等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領域。
「更為關鍵的是:參考外資配置中國臺灣、韓國的經驗,外資也追逐當期高景氣行業,也注重行業景氣度的邊際變化。」廣發證券指出。
針對外資帶來的投資機會,廣發證券建議投資人重點關注:一是出口高增長的硬科技板塊,如海外算力產業鏈、部分底部企穩的新能源細分龍頭;二是景氣趨勢明確的賽道板塊,如創新葯;三是具備全球競爭優勢的中國核心資產,如港股互聯網龍頭。
而託合江則認為,在外資有望未來持續加倉中國資產的背景下,科技成長和高股息板塊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國泰海通海外策略團隊發佈研報稱,存量視角看,港股外資持股市值佔比高,偏好代表中國新經濟動力的科技互聯網板塊,以及依託於國家信用體系的大金融板塊。流量視角看,2024/01-2025/04期間外資大量流出港股,但逆勢流入部分科技+消費,2025/05以來一致流入科技。隨着壓制港股科技的負面因素出現積極變化,估值低位、基本面更優的港股科技板塊有望繼續獲得外資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