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高盛報告稱中國光刻機技術落后國際20年,7nm芯片依賴舊設備

2025-09-02 13:14

9月2日消息,據外資投行高盛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稱,雖然中國近年來在半導體領域發展迅速,但是在半導體制造關鍵環節的光刻機研發上仍存在瓶頸,而中國國產光刻機目前仍停留在65納米,至少落后國際大廠20年的時間。

目前製造5nm及以下更先進製程的芯片需要依靠極紫外光(EUV)光刻機,而埃米級製程則需要用到更先進的高數值孔徑(High NA)EUV光刻機,目前這些最先進的光刻機只有荷蘭公司 ASML能夠製造。但由於ASML的這些光刻機仍依賴於美國原產的關鍵零部件,這也使得美國政府能夠限制它們對中國的銷售。

美國和荷蘭政府的禁令對中國科技產業造成了深遠影響,這也使得中國本土的晶圓製造商難以獲取先進的光刻機,先進製程的芯片製造水平目前仍停留在7nm級別。

高盛在報告中指出,即便中芯國際能生產出7nm製程的芯片,但是這些7nm芯片極有可能還是通過ASML較舊的深紫外光(DUV)光刻機來生產製造,因為中國目前尚不具備製造這類先進光刻機的能力,因為這些設備的核心零組件主要來自全球供應商,尤其是美國和歐洲的供應商。

光刻技術是在晶圓上構建精細電路的關鍵,這也使其成為芯片製造流程中的決定性瓶頸。 目前,全球領先的芯片製造商如臺積電正利用ASML的光刻機大規模生產3nm芯片,並即將量產2nm芯片。 而中國國產的光刻機的技術水平仍停留在相對陳舊的65nm製程。

高盛的報告還引述了公開數據強調,ASML爲了從65nm技術躍升至低於3nm的光刻能力,經過了二十年的時間,並投入了高達400億美元的研發與資本支出。 綜合考量中國當前技術水平與所需龐大投入,以及全球供應鏈的複雜依賴性,高盛認為中國光刻機廠商在短期內趕上西方先進技術的可能性較小。 這無疑為中國在高端芯片領域達成自給自足的願望,設下了巨大的障礙。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