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2 20:32
昨晚《財經》有篇社評,稱「以科技牛」引領新周期,這是一場國運之爭,需要更多的投資者為之努力、為之買單。
在現在這個關鍵時點,看到這類字眼,就問你怕不怕。
然后今天市場也非常配合的來了一場大震盪,前期熱門的科技股搶跑兑現,股價暴跌,典型如CPO等,但就在市場冰點之際,下午機器人又來波漲停潮。
明天是一個關鍵日期,市場在此處變盤,基本上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存在疑問的是,此處變盤,到底是下跌,還是繼續向上,只是板塊發生切換。
我們下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別慌!牛市仍然在!
從上周開始,可以看到,市場的波動明顯放大了,這種屬於指數連續上漲后的正常反應,牛市多急跌就是對這種現象的描述。
但最終有一次大調整是真的大跌的開始,那麼如何判斷大概率不是現在。
從資金流動性角度講,市場現在依然是有增量資金的,居民還有大量存款將會挪向市場。7月開始,雖然居民資金重新開始積極入市,但根據大摩的估計,實際只有3000億。
居民這一塊目前的增量資金主要還是場內的資金加槓桿,融資余額不斷擴大來的。許多人看到達到2015年峰值水平,可能覺得害怕,但要知道的是,此時居民的存款和當下居民的存款是不一樣的,加槓桿水平也是不一樣的。
根據7月的數據,7月末居民存款達到160萬億,與目標總市值的比值相比過去牛市,依然還是一個較高的水平。
而房價是沒有指望的,所以資金繼續入市是大勢所趨。
另外,從私募基金的倉位水平看,現在也依然沒有達到過去一個牛市該有的水平,大量踏空的資金,等着市場的調整買入。
從政府的角度來説,它當前也沒有打壓股市的意願,這與2015年的牛市是不一樣的,2015年6月,其實政府已經非常嚴正地告訴市場要控制槓桿了,要查配資了。但這次目前沒有看到政府有這方面的意願。而gjd手里控制的銀行,在市場不錯的時候調整了一波,如果市場有問題,預計它們會果斷出手,用銀行穩住指數,像今天就是。這種情況下,指望上證指數大跌是比較難的。
很多人都在納悶今年的牛市怎麼來的,其中因素之一就是gjd不停地買買買,用銀行把指數一步步推高,推高的指數最終吸引了市場的注意,再加上國內其他方面的突破,比如創新葯,比如DS,這些混雜了基本面和想象力,給了各路資金參與理由。
反而是在市場非常興奮之際,銀行開始了撤退,這也是gjd在掌控節奏,避免指數走得太快而不可收拾。
綜合資金面和gjd的節奏,再加上9月美聯儲即將降息,此處大概率行情是沒走完的,不用慌。
但板塊會切換!
但不用懷疑,板塊會切換。A股借一個關鍵時間點去切換板塊是再經常不過的一件事。最最經典的莫過於2021年春節,春節前是白馬的極至行情,春節后,白馬崩盤,但小微票的春天卻正開始。
拿今年來説,板塊熱門起來,總覺得似乎結束不了,但最后無一例外結束。2月開始的DS炒AI行情,然后機器人行情,再后面新消費行情和創新葯行情,創新葯行情持續到現在,還有就是輪到當前最火的AI算力行情,而這個方向恰恰是上半年表現很一般的。
行情既會極致演繹,但也遵循價值迴歸的必然。所以,AI算力、軍工這些關鍵時間點之前被爆炒的方向,是需要警惕兑現的,今天這個表現就是提前搶跑兑現。並不是説它們后面不會再來,但該休息一段時間就是該休息一段時間。
市場可以尋找的方向,一個就是科技板塊內部的輪動,去尋找相對低位的板塊(這種時候是很難找絕對低位板塊的,因為牛市已經推着大多數板塊漲了一波了),比如今天下午的機器人。
這個的導火索是上午特斯拉和供應商的電話會,將26年Q3的指引上修到周產1000-10000台,對應年化是5-50萬台。這個數字只是一個刺激點,核心因素是特斯拉的Optimus Gen 2量產是必然會發生的,而華為宇權智無等機器人鏈也在不斷升級,養老物流環衞機器人商用場景也在走向成熟。
這個方向是沒問題的,市場的炒作節奏和實際量產的節奏會給這個板塊帶來上上下下的震盪,但大方向是向上。
類似的一個板塊是固態電池,也同樣是產業趨方向是非常確定的,只是量產的具體時間點不確定,這樣的方向非常容易被市場反覆炒作。當股價調整到一個相對低位時,產業鏈方面一點點消息就可以令板塊沸騰。
科技板塊內部的輪動會非常有彈性,這些板塊的資金屬性相對一樣。
科技板塊外也有相對低位的板塊,典型就是狗都不理的消費。但這個板塊並非沒有一點亮點,9月會有消費新的政策出臺,國慶中秋也在路上,是炒社服的傳統月份。另外還有非銀金融也是相對低位,按現在動不動3萬億上下的成交,非銀金融的表現其實是滯后於市場的,這部分原因可能就是爲了壓指數一用,而當科技板塊有壓力拖累指數時,這些板塊是有可能站出來挺指數的。
另外有一點還要注意的是,大家可能留意到最近指數在持續新高,但經常性地,當天大跌的票多於上漲的票。這其實是在表明,前排的行業大票比雜七雜八的小票更能漲,這是A股ETF交易規模擴大后的必然。選擇標的的時候,多關注前排的有行業邏輯的大票,少關注亂蹭甚至不知道在炒啥的小票。
一個簡單的交易策略是,與其不斷嘗試切換抓住各題材熱點行情,不如平鋪主要方向的核心標的,這樣應對市場的波動心態會更好。牛市在繼續,這個組合就會不斷新高。
那麼9月份相對低位的科技板塊主要佈局哪些方向及核心標的?
AI算力硬件這波會調整到哪?什麼時候重新王者歸來?
中報券商有何亮點?為什麼説互金和券商主導牛市節奏?
創新葯后面怎麼看?哪些細分可能進入調整,哪些將行情繼續?
掃碼關注我們,格隆匯研究院將持續深耕全球前沿科技,以數據為基、邏輯為綱,幫你穿透市場波動,精準把握投資先機!
注:文中所涉公司僅為案例分析,不構成任何投資推薦。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決策前請務必結合獨立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