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李嘉誠家族或將再拿下一家上市公司

2025-09-02 19:53

(來源:新行情)

  野心是沒有盡頭的。

出品 | 新行情   作者 | 青雲

長和被曝擬分拆電訊業務上市

李嘉誠家族再掀資本風雲,將迎來新一輪的擴張與重塑?

近日,據彭博社消息,香港長江和記實業集團正考慮分拆全球電信業務在香港上市。知情人士表示,長和已與花旗和高盛集團兩家顧問進行了初步討論,探討潛在上市事宜。

部分知情者稱,長和還考慮將倫敦作為潛在上市地點,或將其作為二度上市地。關於上市地點和其他發行細節尚未作出最終決定。

截至目前,長和方面未對此消息有所迴應。

無風不起浪,這一消息也並非毫無根據。

今年3月,就有媒體消息稱,長和已開始準備剝離其全球電信資產並在倫敦上市,長和只有在Three UK與英國最大移動運營商沃達豐合併完成后才能在該計劃上取得重大進展。

對此,當時長和發佈的聲明表示,集團不時會收到一些提議,並正在探索為股東提升長期價值的機會,這些機會包括將全球電信資產分拆上市。不過,長和稱並未作出任何決定。

公開資料顯示,香港長江和記實業集團由李嘉誠家族掌控,李嘉誠為集團創始人,李澤鉅目前負責集團整體運營。

據瞭解,長和的電信業務是集團最賺錢的部分,2024年貢獻了集團營業利潤的四分之一。

長和的電信部門負責歐洲業務,而印度尼西亞、越南和斯里蘭卡則隸屬於和記亞洲電信部門。

意大利和英國是長和電信部門歐洲業務的最大貢獻者,愛爾蘭和瑞典是增長最快的市場。其Three電信品牌在愛爾蘭、英國、奧地利和瑞典等八個國家開展業務。

若電訊業務分拆上市,那麼這部分業務將得到獨立發展的機會,融資能力和市場靈活度都會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這或許也意味着,李嘉誠家族將再收穫一家新的上市公司。

不過,分拆上市過程複雜,充滿了不確定性,最終結果如何尚不可知。

目前來看,長和如今還面臨着一些麻煩。

8月14日,長和發佈了2025年度上半年業績報告。

半年報業績顯示,上半年營收240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2326億港元同比上升3.45%;但淨利潤出現大滑坡,暴跌至8.5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102.05億港元跌幅達到92%。

圖源:長和集團公告

據統計,此次半年報的利潤降幅是長和自2015年集團重組以來的最大降幅。

長和董事長李澤鉅在半年報中表示:「全球經濟前景於下半年仍將持續不明朗且難以預測,貿易、財政及貨幣政策等議題懸而未決,影響商品價格、利率、匯率,以及消費者與營商情緒。此外,地緣政治之不明確情況可能進一步升溫。集團將保持謹慎處理資本開支及新投資,並繼續維持嚴格之現金流管理,以確保在外部環境影響下,集團仍能維持穩健之財政狀況。」

李嘉誠家族在風口浪尖上

今年以來,李嘉誠家族的消息很多,並不低調,屢次成為輿論的中心。

7月底,據媒體消息,長江實業旗下和記黃埔地產集中向香港買家推介惠州瀧珀花園、中山瀧珀花園、廣州逸翠莊園及東莞海逸豪庭四個項目,共計400套產品,總價最低40萬元起。

以惠州瀧珀花園為例,51平方米的一房户型單價此前為1.04萬~1.4萬元/平方米,而如今一套中高樓層的51.34平方米一房,售價44.3萬元,摺合單價約8632元/平方米;東莞海逸豪庭的別墅價格從2023年5月的4.4萬~6.8萬元/平方米,回落至今年6月的1.8萬~3.6萬元/平方米。

很快,「李嘉誠40萬起賣大灣區400套房產」的話題就衝上了熱搜。

對於這一情況,網友有很多猜測。有市場人士指出,此次推盤的房產多為李嘉誠家族早年低價拿地的項目,這次的操作或許是在延續「低價拿地、長線開發」的策略。

8月初,市場又流傳李嘉誠擬出售位於香港深水灣的「老宅」——深水灣道79號豪宅,報價50億港元的消息,引發熱議。

對此,8月4日,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長子李澤鉅正式迴應表示,我們從沒有打算出售深水灣道79號物業;個別網上及社交媒體有關出售深水灣道79號物業之報道及貼文內容全屬虛構,穿鑿附會,並無事實根據。

另外,李澤鉅還提到,事實上,網上經常出現有關本人與家人之消息,當中大部分出於捏造,有些不符情理,有些不合邏輯,有些甚至有訛騙之嫌;鑑於詐騙個案猖獗,本人藉此機會呼籲各媒體及各界人士切勿輕信或參與散播謠言,以免誤墮詐騙陷阱而招致損失。

李嘉誠家族三代

接下來我們再聊聊李嘉誠家族。

公開資料顯示,李嘉誠,1928年出生在廣東省潮州市,為躲避戰火,12歲的李嘉誠跟隨家人來到中國香港討生活。

1950年,22歲的李嘉誠開啟了他的創業之旅,他抓住塑料行業興起的機遇,向親戚籌借5萬港幣加上自己的積蓄,正式創立了長江塑膠廠。

1958年,李嘉誠開始投資房地產市場,憑藉獨特的商業眼光和果敢的投資決策,價購入大量地皮和舊樓並高價拋出,迅速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

1971年,李嘉誠成立了長江地產有限公司。1972年,長江實業集團成功上市。70年代初,他已擁有樓宇面積共630萬平方英尺。

后來,長江集團逐漸擴展到電信、零售、能源等多個行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李嘉誠的財富也迅速累積,成為中國香港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據《福布斯》2025年香港富豪榜顯示,李嘉誠以373億美元(約合2909億港元)的身家再度登頂。

至於李嘉誠本人,近年來他也有一些動態。

今年4月底,據媒體消息,96歲的李嘉誠現身中國香港養和醫院,身穿藍色防護服,近距離觀測最新的抗癌儀器。照片中,李嘉誠坐在椅子上摸索着眼前的高精度儀器。

李嘉誠現身香港養和醫院

作為一名商人,李嘉誠無疑是成功的。至於現在,李嘉誠似乎更加關注醫療科技、慈善事業……

衆所周知,李嘉誠有兩個兒子,長子李澤鉅於1964年出生,次子李澤楷於1966年出生。

如今李嘉誠已經退休,由長子李澤鉅接管公司。據媒體消息,李嘉誠已將家族大部分資產贈與長子,包括40%的長江及和黃股份和22家上市公司。

對於李澤鉅,《福布斯》在評價中寫道:「就像一臺精準的機械鍾錶一樣,管理嚴格細膩,但缺少他父親那種打破常規的膽識。」

二兒子李澤楷則跟哥哥的性格完全不同,「叛逆」且不走尋常路。

至於李澤楷,他今年也有不少動作。7月7日,富衞集團登陸港交所,李澤楷身着筆挺西裝,意氣風發地現身上市儀式現場,笑容滿面。

李澤楷現身富衞集團上市儀式

近日,富衞集團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新增業務銷售額達12.46億美元,同比增長38%;新業務合約服務邊際增長34%至7.94億美元;新業務價值增長21%至5.06億美元。

整體盈利能力提升,稅后營運利潤增長9%至2.51億美元,淨利潤4700萬美元,創下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以來的中期業績新高。

李澤楷對富衞抱有不小的期望,富衞顯然也沒有讓他失望。

截至目前,在李澤楷的商業版圖中,他已經擁有四家港股上市公司。除了富衞集團,李澤楷實際控制的港股上市公司還包括‌電訊盈科、香港電訊‌和‌盈大地產‌,主要業務涵蓋科技、媒體與電信、金融服務及地產三大行業。

李嘉誠的第三代正處於不同的階段,其中,李澤鉅的長女李思德已經在家族事業中挑起了大梁。對此,有不少人猜測李思德會是李氏家族的第三代繼承人。不過答案懸而未決,只能交給時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