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車企出海:上半年第一是誰?都賣到哪了?

2025-09-02 17:23

多家中國車企近期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聚焦海外業務,不少車企以本地化建廠、成立合資公司等形式深度鏈接全球市場。與此同時,也有不少車企上半年加快了海外銷售網絡的佈局。

jwview

多家車企產品在歐洲熱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外銷308.3萬輛,同比增長10.4%。在此背景下,多家車企海外市場表現創下新高。

部分車企上半年海外市場及業績表現 

中新經緯 龔宸芫製圖

作為上半年汽車出口銷量冠軍,奇瑞雖未公佈上半年財報,但其8月29日更新的招股書披露了截止到今年一季度的財務進展。

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海外市場收入為262.89億元,佔同期總營收的38.5%,比例略高於2024年;期間,奇瑞海外銷量為25.55萬輛,維持國產出口隊伍第一水平。

從銷售模式來看,奇瑞主要通過海外經銷商網絡銷售乘用車,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其在海外有2958家經銷商網點。對比奇瑞2月末披露的招股書可發現,從2024年9月30日到2025年3月31日,奇瑞經銷商網點數量在這半年時間里增加了417家,平均每個月增加近70家。

奇瑞在招股書中提到,其海外市場涵蓋亞洲(中國除外)、歐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主要區域,2024年在歐洲、南美、中東及北非銷量位列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第一名。

瑞虎家族為奇瑞海外銷量貢獻了重要力量,如瑞虎5x、瑞虎7等車型。奇瑞汽車微信公眾號3月發文稱,瑞虎5x在歐洲、南美、中東等地區為A0級SUV細分市場出口冠軍。

上半年海外銷量排名第二的上汽集團未具體披露海外市場業績,但在半年報中明確了各品牌出海定位及品牌熱銷市場。依據半年報披露信息,上汽集團在歐洲市場仍具備一定優勢。

MG是上汽海外核心品牌之一,其聚焦歐洲及新興市場,是2025年前6個月在西歐銷量最高的中國品牌;智己汽車以高端新能源車型為切入點,通過IM5、IM6等產品登陸泰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市場

截至報告期末,上汽集團已在全球建立2000余個海外營銷服務網點,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

比亞迪長安汽車等車企雖然未公佈海外銷售網絡數量,但都通過半年報披露了海外業績及上半年海外市場進展。

其中,比亞迪上半年銷量已超過2024年全年,達到47萬輛,在前十大整車出口企業中增速最快,同比增長1.3倍,海外營收同比增長超50%。比亞迪在半年報中表示,其上半年銷量在英國、巴西、新加坡等市場居於新能源汽車排行榜前列。

聚焦具體車型,比亞迪宋PLUS期間海外銷量超過13萬輛,成為中國乘用車上半年出口車型銷冠,在歐洲、南美表現突出。比亞迪半年報還提到,其注重海外高端品牌發展,騰勢品牌4月在意大利米蘭設計周舉行品牌發佈會,正式進入歐洲市場。

吉利汽車則通過在亞洲、拉美、中東及歐洲設立12家附屬公司,加快海外市場滲透。其中,吉利品牌在報告期內,新增了144家銷售及服務網點,進入了澳大利亞、新西蘭、越南、印尼、希臘及洪都拉斯等市場。

雖然吉利汽車海外渠道擴張明顯,但其銷量同比下滑8%。吉利汽車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悦在2025上半年財報業績會上稱,下滑既有出海組織架構、市場調研、產品短缺的原因,也有產品銷售結構性原因。吉利汽車為此建立了海外市場快速響應體系,佈局了大量渠道,相信下半年隨着新車上市,海外銷量環比上半年會有大幅增長。

在新勢力隊伍中,零跑汽車得益於與Stellantis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零跑國際,海外進程較快,在報告期內已進入約30個國家和地區,新增超200家兼具銷售與售后服務功能的網點,在報告期末已累計建立超600家網點,其中歐洲超過550家。

零跑半年報中提到,今年6月,零跑汽車在德國BEV市場佔有率超1%首批B10已於2025年7月正式發往歐洲,並將於9月在慕尼黑車展正式上市。

乘聯分會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在中南美、中東、歐洲上半年銷量分別為72萬輛、63.1萬輛、60.1萬輛,既是出口銷量最高的三個市場,也是頭部車企上半年的主銷市場。

更多主流新勢力車企的出海業務則處於起步階段,未在財報中披露相關進展。如在今年3月的理想汽車2024年財報業績電話會上,理想汽車銷售與服務高級副總裁鄒良軍稱,2025年是理想汽車海外市場正式開啟的元年。

jwview

本地化生產重點押注東南亞

通過上半年財報,中國車企海外發展的另一大特點是以投資建廠的形式紮根海外市場。其中,不少車企重點投入東南亞市場,以獨資或合資的形式進行新能源車本土化生產,且在報告期內取得重大進展。

零跑汽車與Stellantis集團於4月共同宣佈,Stellantis集團位於馬來西亞吉打州的Gurun工廠啟動零跑C10車型的本地化組裝項目;長安汽車5月宣佈,首個海外新能源整車工廠在泰國羅勇府投產;廣汽集團旗下的印尼智慧工廠在6月竣工投產,其馬來西亞KD(散件組裝)工廠同期進入產能爬坡階段。

此外,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8月22日),奇瑞位於泰國及越南的合營企業生產基地正在規劃中,亦計劃擴大馬來西亞生產基地的產能。比亞迪柬埔寨乘用車工廠在4月奠基,將於年底前投入使用。

奇瑞在招股書中提到,根據國際汽車製造商組織、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計2025年至2030年,南美洲乘用車銷量複合年增長率為8.7%,中東及北非為21.4%,亞洲(不包括中國)為2.8%,其中東南亞地區,乘用車銷售複合年增長率預計將達到4.9%。

在全球其他重點市場,中國車企也在加快本地化步伐。今年上半年,長城汽車已建立兩家全工藝整車生產基地,並設有多家KD工廠,分佈在歐亞、東南亞、南美洲;比亞迪已有2家生產基地(含一家合資)投入運營,分佈在東南亞、中亞。

今年下半年,比亞迪、長城汽車位於南美洲的巴西工廠投產,長安汽車將啟動歐亞地區的烏茲別克斯坦新能源KD項目。2026年,還將有更多車企在南美洲、中東、歐洲等市場開啟本土化業務。

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

從新勢力隊伍來看,多家車企將在今年達成海外本土化生產目標。8月29日,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2025成都車展上表示,7月首臺印尼本地化生產的小鵬X9正式交付,開啟了小鵬汽車全球本地化生產戰略。

賽力斯則在報告期內設立了多家海外全資子公司。其在半年報中明確表示,將繼續堅定不移推進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出海戰略。

今年4月末,賽力斯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擬赴港IPO。據招股書,其涉及海外擴張的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兩個方向:加強海外車型的研發適配,包括推進高端品牌在海外的本地化落地;擴張海外銷售渠道與交付能力,以自建、反向合資、戰略合作乃至併購等方式,實現本地化製造與運營。

文:龔宸芫

編輯:李曉萱

責編:常濤 羅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