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2 19:01
9月2日,百濟神州(688235.SH)A股股價單日大漲9.84%,市值突破5074億元,登頂A股醫藥股市值榜首。盤中漲幅一度超過15%,股價創下346元/股的歷史新高,最終收報324.85元/股,市值穩穩站在5000億元關口之上。
這不僅刷新了百濟神州自身的市值紀錄,也標誌着中國創新葯企業迎來了一個全新的里程碑。此前,恆瑞醫藥A股市值曾在2020年6月22日盤中首次突破5000億元。
2025年上半年,百濟神州實現營業收入175.18億元,同比增長46%;淨利潤4.5億元,首次依靠產品銷售實現扭虧為盈。自主研發的明星產品百悦澤全球銷售額達125.27億元,同比增長56.2%,在美國BTK抑制劑市場佔有率連續兩季度位居第一。
從持續虧損到自我造血
2025年上半年,百濟神州終於迎來了業績拐點,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實現營業總收入175.18億元,同比增長46.03%。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16.31億元,同比增長152.6%,歸母淨利潤4.50億元,一舉扭轉此前連續四年中報虧損的局面。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百濟神州核心產品百悦澤(澤布替尼)的強勢爆發。
作為全球首個且唯一獲批適應症最廣的BTK抑制劑,百悦澤憑藉差異化臨牀優勢,上半年全球銷售額達125.27億元,同比增長56.2%。
區域表現方面,美國市場貢獻89.58億元,同比增長51.7%,成為驅動增長的核心引擎;歐洲市場以81.4%的增速緊隨其后;國內市場亦保持36.5%的穩健增長。除了百悦澤之外,公司的PD-1產品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也表現不俗,銷售額達到26.43億元,同比增長20.6%。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該產品在中國獲批新適應症納入醫保所帶來的新增患者需求以及藥品進院數量的增加。
從區域佈局來看,2025年上半年,美國市場收入佔比達51.8%,同比增長53.7%,成為最大收入來源;歐洲市場以19.39億元收入、79.7%的增速成為新增長極。國內市場雖增速放緩至24.75%,但60.19億元的營收規模仍體現本土市場的深厚根基。百濟神州通過全球化佈局和自建海外團隊,成功打破了國內市場的天花板。
從歷年財務數據來看,百濟神州業績正在不斷改善。2021-2024年,百濟神州中報營收從48.91億元增長至119.96億元,但歸母淨利潤始終虧損。2025年首次實現中報盈利,標誌着其商業化能力進入新階段。營收數據同樣印證趨勢:2022-2024年百濟神州營收從95.66億元躍升至272.14億元,累計增長184.5%。
基於業績表現,百濟神州宣佈對2025年度經營業績預測情況進行調整。營業收入區間由「352億元至381億元」調整為「358億元至381億元」。毛利率由「80%至90%的中位區間」調整為「80%至90%的中高位區間」。公司解釋稱,這主要得益於百悦澤在美國市場的領先地位以及其在歐洲和全球其他重要市場的持續擴張。
2025年上半年,百濟神州的研發費用為72.78億元,同比增長9.80%。這種高強度的研發投入為百濟神州帶來了顯著的成果。截至2025年6月30日,百濟神州累計未彌補虧損為622.17億元。
資本助力,多個重磅管線在手
百濟神州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專注於開發及商業化用於治療癌症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及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的生物技術公司。公司與全球製藥及生物科技龍頭新基、安進、Mirati、Zymeworks等深度合作,構建了前瞻性管線佈局和卓越的全球合作開發能力,成為國內稀缺的全球化佈局的創新葯明星公司。
在未來18個月內,公司預計在血液瘤和實體瘤管線迎來超過20項里程碑進展。在血液瘤領域,公司佈局BTK+BCL-2+BTK CDAC實現CLL治療全線覆蓋。其中BCL-2聯合BTK一線治療CLL的全球三期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組,R/R MCL全球三期已完成首例入組;BCL-2單藥治療R/R CLL和R/R MCL的上市申請在中國獲受理。BTK CDAC治療R/R CLL全球三期已完成首例入組,定位后線最佳療法。
在實體瘤領域,2025年下半年PRMT5與MAT2A聯合治療計劃完成首例入組,IRAK4 CDAC治療AD二期臨牀計劃完成首例入組。2026年CDK4即將啟動HR+HER2-乳腺癌一線及二線治療三期臨牀,公司多項實體瘤管線即將實現POC,早研儲備迎來收穫期。
百濟神州的崛起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強力支持和精準的戰略合作。2017年,百濟神州通過與新基公司的合作,搭建了成熟的商業化隊伍。2019年,公司與安進建立腫瘤戰略合作關係,獲得融資及多個商業化產品中國區權益。百濟神州獲得安進成熟腫瘤產品Xgeva(地舒單抗)、Kyprolis(卡非佐米)和雙特異性抗體藥物Blincyto(倍林妥莫雙抗)在中國的5年或7年的商業化經營權。
此外,百濟神州還與安進在全球範圍內針對實體瘤以及血液瘤共同開發后者的20款在研腫瘤管線藥物,包括first in class的在研KRAS G12C抑制劑AMG 510。同時,安進以約27億美元購入20.5%的百濟神州股份。至此,百濟與安進強強聯合,實現深度腫瘤戰略捆綁,百濟獲得現金和后續管線補充。
2021年1月,公司再次宣佈與全球製藥巨頭諾華就百澤安在多個國家的開發、生產與商業化達成合作與授權協議。這次授權諾華后,百濟神州獲得總交易金額超過22億美元的資金,創下了當時國內單品種藥物授權交易金額最高紀錄。
百濟神州成立之初就把國際化作為重要戰略。公司擁有國際化的管理團隊,包括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歐雷強(John V. Oyler)。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王曉東博士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創始人及所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還有首席財務官兼首席策略官梁恆博士以及中國總經理兼總裁吳曉濱博士。臨牀開發能力是創新葯行業成功的關鍵,百濟神州已建立全球性的內部臨牀開發能力。截至2019年6月30日,百濟神州擁有一支約1000多人的全球臨牀開發團隊,在全球四大洲30多個國家開展臨牀試驗。
儘管百濟神州已經實現了歷史性的盈利,但市場仍關注其持續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公司收入過於依賴百悦澤,市場競爭激烈背景下能否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也引發市場擔憂。
百濟神州的崛起恰逢中國醫藥行業的深度變革期。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帶量採購常態化等政策推進,正在促使行業從仿製藥向創新葯轉變。科創板和港交所18A章等資本市場的制度創新,也為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提供了融資渠道。
從研發管線來看,百濟神州仍在血液腫瘤領域加強競爭優勢,目前有兩款處於開發后期階段的產品:索托克拉(BCL2抑制劑)和同類首創BTK CDAC。這兩款產品均有潛力成為全球範圍內同類最佳藥物。索托克拉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的上市申請在中國已獲受理,並被納入優先審評。
公司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向美國和其他全球監管部門遞交索托克拉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的上市申請。此外,公司還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啟動BTK CDAC針對匹妥布替尼的3期頭對頭試驗。百濟神州表示,在百悦澤、索托克拉、BTK CDAC這三款差異化且能夠實現協同產品的推動下,公司有信心在規模達120億美元的全球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市場中建立可持續的產品組合。
截至2025年9月2日收盤,百濟神州股價以8.28%的漲幅收於324.85元/股,總市值穩穩站在5000億元大關之上。
從一度虧損累累的生物科技公司,到如今市值突破5000億元的A股「藥王」,百濟神州憑藉核心產品百悦澤的強勢爆發、全球化的商業佈局、豐富的研發管線和戰略性的資本合作,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隨着索托克拉和BTK CDAC等后續產品的推出,百濟神州有望在規模達120億美元的全球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市場中建立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