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2 18:14
8月28日,動力電池廠商正力新能(03677.HK)發佈了自4月港股上市后的首份半年報。財報數據顯示,正力新能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1.72億元,同比增長超71.9%;實現淨利潤2.2億元,扭虧為盈。就在一年前,正力新能還處於虧損當中,其2024年半年報顯示,當期虧損1.3億元。
當前,動力電池行業已經陷入「內卷」,廠商普遍面臨業績增長的挑戰,同時由寧德時代、比亞迪把持的「寡頭」格局,使得新進入的動力電池廠商難有上升機會。成立於2019年的正力新能作為動力電池行業的「后來者」,其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完成從虧損到盈利的轉變,出人意料。
對於業績增長,正力新能總裁陳繼程在8月28日的業績説明會上表示,主要得益於三方面:業務增長與多款定點車型量產,推動產能利用率處於高位;動力電池出貨量大增帶動收入快速增長;公司持續推動提質增效,毛利率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以及期間費用同比大幅下降。
財報顯示,正力新能上半年動力電池裝機量7.83GWh,同比增幅超99.24%,其中乘用車出貨量達7.63GWh,同比增幅110.77%。這一數據,使其在上半年動力電池裝機量排行榜中排名第九,而聚焦到乘用車領域,其動力電池裝機量行業則排名第七,6月份單月排名第六。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銷量達485.5GWh,同比增長51.6%。正力新能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超99%的增速,已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新能源汽車和儲能,是包括正力新能在內的動力電池廠商的主要出貨對象。但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正力新能制定了「海陸空」的差異化戰略,即從陸地上的新能源汽車、海洋上的船舶、空中的飛機等全場景中尋求動力電池的發展機會。今年8月,正力新能研製的航空動力電池,獲中國民航局適航認證並實現量產交付。
現階段,正力新能持續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開拓新客户,保證基盤業務的增長,同時向航空電池等新興領域發力,搶抓新機會。此外,在技術上正力新能保持前瞻研發,以全場景的思路提供多元化的技術和產品組合。
聚焦潛力型乘用車客户
隨着汽車行業電動化轉型的深入,乘用車、商用車、兩輪車等不同類型的機動車都在快速「觸電」,目前各個領域都有動力電池供應商參與。正力新能根據自身資源稟賦,一開始就進行了差異化選擇,將供貨對象鎖定乘用車企業。
正力新能目前合作的車企包括一汽紅旗、零跑汽車、上汽智己、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廣汽傳祺、廣汽豐田等,已與這些企業新車型項目展開合作並量產。此外,還獲得了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安徽大眾增程新項目定點。其中既有一汽、上汽、廣汽等國內頭部車企集團,也有零跑汽車這樣的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還有大眾、豐田、通用等跨國頭部企業。
正力新能之所以能獲得多家頭部企業的青睞,與其核心管理層深厚的汽車零部件從業背景密不可分。正力新能董事長曹芳、總裁陳繼程等核心管理層出身於福耀玻璃,有着豐富的與整車企業合作的經驗。正力新能在財報中提到,核心管理層的汽車零部件行業背景,使公司更加了解車企在安全、質量、性能和成本效益之間的平衡需求,能夠有針對性地開發多元化的動力電池產品。
從汽車行業的新能源轉型進度來看,目前自主車企普遍在新能源方面進展更快,新能源產品滲透率已經較高,而上汽通用、廣汽豐田、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等合資企業,當前的新能源滲透率還比較低,但未來將擁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今年上半年,正是由於這些客户的新能源車業務增長,帶動正力新能取得了營業收入、毛利率的增長。
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正力新能綜合毛利率17.9%,躋身行業第一梯隊。動力電池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從16.41億元增長至29.85億元,增幅81.9%,動力電池毛利率從11.1%增長至18.3%。正力新在財報中指出,主要系動力電池產品銷量大幅增加,產量提升帶來的規模效應,以及公司持續推進提質增效改善活動,降低產品製造成本所致。
正力新能的客户聚焦策略在其財報中得以體現。一個例子是,正力新能上半年儲能產品及其他產生的收入降低,從2024年上半年的2.03億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86億元,降幅8.4%。正力新能對此解釋稱,系當前公司產能緊張,產線主要用於生產動力電池產品,儲能產品出貨量減少所致。
搶抓航空電池等新機遇
在乘用車動力電池業務之外,正力新能的航空電池也取得了重大進展。今年8月,正力新能宣佈與遼寧通航及合肥零重力工業達成合作,成為行業首家固定翼載人電動飛機動力電池的量產交付供應商。實際上,早在三年前,正力新能就開始研發航空電池,得益於長期的技術積累和驗證,其如今在航空電池領域先人一步。
對於汽車企業、航空企業而言,動力電池的技術和服務質量,是他們選擇動力電池供應商的先決條件。尤其是航空電池,對於產品安全體系和技術體系要求嚴苛。由正力新能開發的第二代「三高一快」航空動力電池,採用超高鎳三元和雙重半固態技術,具備「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快充」的特點,即能量密度超過320Wh/kg,低電量下仍可滿足12C放電倍率,支持15分鍾快充。目前該電池已經獲得了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民航局適航認證。
在乘用車領域,正力新能配套的車型從動力類型上可分為純電動、插電式混動、增程電動、油電混動等,從用途類別上又分為轎車、SUV、MPV等,因而要滿足這些車型的需求,就必須提供多元技術的動力電池。正力新能當前的代表性電池產品包括45℃永不熱擴散三元電池,5C超充三元電池,190Wh/kg高能量密度磷酸鐵鋰電池等。目前,這三款電池已全部量產交付。
正力新能在財報中提到,航空電池投入高、周期長、適航取證難度大,因此研發成本和產品價格比較高,但公司有信心能夠抓住電動航空這一新興市場的發展機會。在業績説明會上,正力新能管理層介紹,航空電池可應用於固定翼、旋翼、eVTOL等多類型電動飛機及人形機器人,目前正與多家國內外電動飛機企業推進產品認證和商務對接。
動力電池行業的技術競賽持續升級,新材料、新形態的電池層出不窮,動力電池廠商唯有提前研究和佈局,才能保證自身在技術變革中不被淘汰。在新技術方面,正力新能源正在推進固態電池、鋰金屬電池、鈉離子電池及平均8C快充電池的研發。固態電池方面,採取以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為主的技術路線,正在推進百兆瓦時全固態電池中試線的建設,預計2026年上半年投入使用;鋰金屬電池能量密度已達400Wh/kg;納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實現170Wh/kg,-40°C低温容量保持率91%。
穩步擴產支撐可持續增長
正力新能在去年7月經過B輪融資后估值就已達182億元,但由於在2021年至2023年間陷入較為嚴重的虧損(淨虧損分別為4.02億元、17.2億元和5.9億元),某種程度上其真正的價值被市場低估。如今隨着上半年財報發佈,正力新能以營收71.9%的同比增長、毛利率210.5%的同比增長,以及2.2億元的淨利潤表現,有望重構市場對其估值。
對比動力電池行業其他公司,普遍在2019年至2021年之間經歷了一輪高估值周期,高市盈率就是一個顯著的指標。以寧德時代為例,該公司在2019年至2021年市盈率分別達到65.7倍、181倍和77.8倍,這背后是這家動力電池頭部公司高營收增長的支撐,此期間該公司營收基本呈翻倍式增長。而2022年、2023年、2024年,隨着營收增速放緩,其估值開始下滑,市盈率分別為32倍、18.8倍和22.8倍。
與此同理,目前正力新能營收高速增長,客户需求和產能也處於高位運行的狀態,其估值上升期也有望隨之到來。
當前,充足的產能供應對正力新能而言十分重要。正力新能管理層在業績説明會上表示,當前客户訂單旺盛,產線滿負荷運行,產品換型較少,預計全年出貨18至20GWh,同比增長約50%,且新產線已獲客户定點。
在產能建設方面,正力新能採取穩健擴張的策略。據正力新能管理層透露,2024年底,正力新能已形成25.5GWh產能,隨着四季度在江蘇常熟10GWh新產能投產,2025年底總產能將達35.5GWh,2026年底將再新增產能15GWh,從而實現總產能50.5GWh。
不僅是發力國內市場,在海外市場方面,正力新能也取得了進展,當前其主要通過與國內外客户合作,作為客户出口車型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配套其出海。正力新能已經與零跑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廣汽傳祺建立起了這類合作模式,產品已經銷售到中國香港、印度、印尼尼西亞、歐洲等市場。
面對競爭不斷升級的動力電池賽道,正力新能從客户開拓、技術儲備、產能跟進等方面全方位佈局,在上半年取得了不俗的業績表現。面向未來,在「海陸空」戰略下,其全場景、多路徑的技術和產品,仍具備可觀的增長預期和想象空間。
(作者 高飛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