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最賺錢的三家車企,加起來與一家電池廠相當

2025-09-02 16:24

豐田淨利≈1.9倍✖️16家中國車企。

進入9月,各家上市車企幾乎都已發佈2025年上半年財報。在主要財務指標中,歸母淨利潤是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點。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了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16家乘用車企(蔚來尚未公佈財報)歸母淨利潤數據。總的來看,今年上半年,這16家車企的累計淨利潤(含虧損)超392億元。其中盈利排在前三的是三家頭部民營企業,分別為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三者累計歸母淨利潤為311億元,佔總盈利的近8成。

車企盈利往頭部聚攏的趨勢非常明顯,其中,盈利超百億的僅比亞迪一家,為155億元,佔16家車企累計淨利潤的近4成。

但即便是頭部最賺錢的三家車企,上半年歸母淨利潤也僅僅相當於寧德時代一家企業,后者上半年淨利潤為304.9億元,也相當於A股四家最賺錢車企的淨利潤總和,包括比亞迪、長城汽車、上汽集團賽力斯

如果對比全球最賺錢的車企豐田汽車,那麼差距更加明顯。豐田汽車今年上半年(2025財年第四財季+2026財年第一季度)淨利潤雖然同比大跌超3成,但絕對值仍有1.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27億元),是統計的16家中國乘用車企上半年淨利潤的1.9倍。

從全球市場來看,中國車企地位攀升。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車銷量前10名中,比亞迪、吉利汽車兩家中國車企排名上升,年中首次超過本田、日產兩大日系巨頭,躋身全球前10大車企。

但在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我國整體汽車行業盈利能力處於歷史低位。據乘聯分會祕書長崔東樹公眾號數據,2025年7月,我國汽車行業利潤293億元,同比下降17%;汽車行業利潤率3.5%,環比6月的6.9%下降明顯,同比去年7月的4.4%也是下降,達到近期低點。今年1~7月,汽車行業利潤2737億元,同比增0.9%;汽車行業利潤率4.6%,較1~6月的4.8%利潤率有所下降。這個數據好於2024年的4.3%,但仍處於歷史次低位。

今年上半年,有6家車企仍虧損,包括廣汽集團北汽藍谷、小鵬汽車、江淮汽車眾泰汽車海馬汽車,累計虧損額近70億元;有7家車企淨利潤呈負增長態勢,且基本都是頭部車企,包括長安汽車、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城汽車、北京汽車、江淮汽車、吉利汽車,其中江淮汽車和廣汽集團同比降幅明顯,分別為357%和267%。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動力電池和日系車而言,盈利也同樣是往頭部聚集。比如動力電池領域,上半年除了寧德時代盈利超300億元外,大部分都在10億元盈利甚至虧損徘徊,比如億緯鋰能淨利潤為16億元、欣旺達8.6億元、國軒高科3.7億元。日系車中,除豐田外,本田汽車上半年淨利潤為227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0億元),日產汽車更是深陷鉅額虧損的泥沼,上半年淨虧損791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82億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