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2 16:14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作者:甘壇煥、姜鑄軒、唐玉青、馬居東
摘要
藥品板塊:整體業績穩健,增長動能從仿製藥向創新葯切換。藥品板塊企業(據申萬行業分類共選取132家樣本企業)2025上半年整體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增速為-2%/-4%,整體業績穩健;2025Q2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增速為+1%/+20%,板塊利潤端得益於創新葯License out出海、企業運營增效等因素,迎來較大提振。板塊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於2025H1增速分別為-1%/+1%,2025Q2增速分別為+1%/+1%,運營費用整體平穩;研發費用於2025H1、2025Q2增速分別為+5%、+3%,增速高於收入增速,創新研發投入力度持續提高。
Pharma重點個股:業績分化,創新轉型進度靠前的大型企業表現較好。代表性 Pharma 企業(選取22家)2025上半年整體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增速為-0.7%/+7.3%,平均淨利潤率約為17%(同比增長1.3pct),其中 2025年上半年收入規模百億元以上的6家 Pharma 增速為-0.2%/+11.5%,平均淨利潤率約為15%(同比增長1.6pct),業績穩健增長;年收入規模不足百億元的16家 Pharma 增速為-1.4%/2.2%,平均淨利潤率約為20%(同比增長0.7pct),收入有所承壓、利潤端有所放緩,主要為科倫藥業、海思科、京新葯業、泰恩康、石藥集團、綠葉製藥等部分企業短期利潤承壓所致。因此,從個股來看,創新轉型及產品具有高壁壘屬性的頭部 Pharma 業績表現更佳。
Biotech重點個股:仍處於快速放量期,盈虧平衡點漸近。Biotech公司仍處快速放量期,22家代表性Biotech 2025H1累計營收(含里程碑收入)同比增速仍近30%。多因素催化Biotech公司核心大單品及整體收入快速提升。以2025H1同比增速較高的幾家biotech為例,我們認為產品收入快速放量得益於以下幾點催化:①出海:百濟神州25H1產品收入173.6億元,其中百悦澤收入125.3億元,而其在美國銷售額89.6億元(+52%)、歐洲銷售額19.2億元(+81%),海外的強勁增長拉動業績快速放量。②療效優勢及支付端傾斜:艾力斯的第三代EGFR- TKI伏美替尼較一代吉非替尼顯著延長NSCLC患者PFS,進入醫保后快速放量,2025H1快速放量拉動業績增長,總產品收入增速達51。③獨家適應症:諾誠健華核心產品奧布替尼作為國內首個且唯一獲批針對復發或難治性MZL適應症的BTK抑制劑,25H1收入6.39億元(+53%),獨家產品優勢明顯。當前,國內創新葯企臨牀管線全球競爭力持續提升、醫保政策及商保對創新葯加速傾斜,國內多家創新葯企有望持續步入業績收穫期。
生物製品:板塊表現分化,疫苗、血製品板塊持續承壓。代表性生物製品企業(選取14家)2025年上半年整體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增速為-31%/-52%,業績持續承壓;其中疫苗板塊多數企業上半年轉虧,血製品板塊除華蘭生物外整體利潤端呈下滑態勢。分季度看,板塊整體 2025Q1收入/歸母淨利潤增速為-41%/-57%,2025Q2 收入/歸母淨利潤增速為-18%/-45%,二季度業績下滑趨勢稍微減緩。從個股來看,競爭格局佳、壁壘高的細分賽道龍頭業績表現亮眼。
投資建議與估值
我們繼續對醫藥板塊在2025年走出反轉行情抱有強烈信心,創新葯主線和左側板塊困境反轉依舊是2025年醫藥板塊的最大投資機會。創新葯建議關注泛癌種潛力的雙/多抗藥物,解決未滿足臨牀需求的慢病藥,持續關注ADC、雙抗/多抗、小核酸賽道等的投資機會。
風險提示
匯兌風險;國內外政策風險;臨牀試驗進展不及預期風險;產品上市審評進展不及預期風險。
正文
藥品板塊:整體業績穩健,增長動能從仿製藥向創新葯切換
藥品板塊企業(據申萬行業分類共選取132家樣本企業)2025上半年整體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增速為-2%/-4%,整體業績穩健;2025Q2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增速為+1%/+20%,板塊利潤端得益於創新葯License out出海、企業運營增效等因素,迎來較大提振。板塊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於2025H1增速分別為-1%/+1%,2025Q2增速分別為+1%/+1%,運營費用整體平穩;研發費用於2025H1、2025Q2增速分別為+5%、+3%,增速高於收入增速,創新研發投入力度持續提高。
重點個股分析——Pharma:業績分化,創新轉型進度靠前的大型企業表現較好
代表性 Pharma 企業(選取22家)2025上半年整體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增速為-0.7%/+7.3%,平均淨利潤率約為17%(同比增長1.3pct),其中 2025年上半年收入規模百億元以上的6家 Pharma 增速為-0.2%/+11.5%,平均淨利潤率約為15%(同比增長1.6pct),業績穩健增長;年收入規模不足百億元的16家 Pharma 增速為-1.4%/2.2%,平均淨利潤率約為20%(同比增長0.7pct),收入有所承壓、利潤端有所放緩,主要為科倫藥業、海思科、京新葯業、泰恩康、石藥集團、綠葉製藥等部分企業短期利潤承壓所致。因此,從個股來看,創新轉型及產品具有高壁壘屬性的頭部 Pharma 業績表現更佳。
恆瑞醫藥:業績高速增長,出海成效顯著。公司25H1實現收入157.61億元,同比+15.88%;歸母淨利潤44.50億元,同比+29.67%;經營性現金流淨額43.00億元,同比+41.80%。創新葯銷售及許可收入95.61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60.66%,其中創新葯銷售收入75.70億元。瑞維魯胺、達爾西利、恆格列淨等醫保新葯持續高速放量,艾瑞昔布、瑞馬唑侖、吡咯替尼、氟唑帕利持續擴面,阿帕替尼、硫培非格司亭、海曲泊帕穩健增長。公司25H1收到MSD公司2億美元及IDEAYA公司7500萬美元的對外許可首付款,顯著增厚業績;2025年至今公司陸續達成多項重磅合作,包括口服GnRH受體拮抗劑與德國默克達成合作(首付款1500萬歐元)、Lp(a)抑制劑與MSD達成合作(首付款2億美元+最高17.7億美元里程碑付款+銷售提成)、PDE3/4等12款新葯與GSK達成合作(首付款5億美元+潛在約120億美元選擇權行使費和里程碑付款+銷售提成)。創新葯對外許可已成為公司常態化業務。
翰森製藥:創新管線驅動,業績穩健增長。公司25H1實現收入74.34億元,同比+14.3%,其中創新葯與合作產品實現收入61.45億元,同比+22.1%,佔總收入82.7%;淨利潤為31.35億元,同比+15.0%。公司25H1抗腫瘤板塊實現收入45.31億元,佔總收入60.9%,核心產品阿美替尼持續放量。公司研發管線充沛,圍繞40余款創新葯開展70余項臨牀試驗,B7-H3 ADC、B7-H4 ADC、GLP-1/GIP雙受體激動劑、TYK2抑制劑、IL-23p19等新葯陸續開啟III期臨牀試驗。BD合作持續發力,GLP-1/GIP雙受體激動劑HS-20094的開發、生產及商業化全球獨佔許可(不含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授予Regeneron公司,全球合作佈局持續拓展。
石藥集團:創新加碼,pharma轉型成果漸顯。 8月22日,公司宣佈,上半年營收132.73億元,同比減少18.5%;公司股東應占溢利24.48億元,同比減少15.6%。1)2025年上半年研發費用達人民幣26.83億元,同比增加5.5%、約佔成藥業務收入26.2%。目前近90個產品在臨牀試驗的不同階段,其中12個已遞交上市申請,超30個重點產品處於註冊臨牀階段。2)海外臨牀加速推進,截至2025年年中,公司有9款創新葯獲美國FDA臨牀試驗,包括:JMT108(PD-1/IL15)、SYH2059片(PDE4B抑制劑)、SYH2051片(選擇性ATM抑制劑)、JMT203(GFRAL)、SYS6040(ADC)等均獲得FDA的臨牀批件。3)BD出海捷報頻傳。2025年2、5、6、7月,公司與Radiance Biopharma,lnc.、CiplaUSA,Inc、AZ、MadrigalPharma-ceuticals,lnc.達成多項BD合作協議,其中與AZ及MadrigalPharma的交易公司將收取1.1及1.2億美金首付款,以及52.2億美元和19.55億美金的里程碑付款。我們認為公司體內管線豐富、技術領先,因此公司仍有較多的潛在BD亮點。
復星醫藥: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95.14億元,同比-4.63%;歸母淨利潤17.02億元,同比+38.96%,扣非淨利潤9.61億元,同比-23.39%。加速聚焦主業,處置非核心資產,25H1出售所持Unicorn II Holdings Limited的剩余股權及其他非核心資產。持續推進創新研發轉型,2025H1創新葯品收入超過43億元,同比+14.26%,佔製藥業務收入的32%,較去年同期提升5.8pct,同時加速推進內部研發創新平臺建設,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基金孵化、產業投資等多元化方式,持續豐富創新產品管線,加速創新技術與產品的轉化落地,驅動創新轉型。25年8月發佈股權激勵計劃,未來三年歸母淨利潤、創新葯產品收入增速指引CAGR約20%。
三生製藥: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3.55億元,同比下降1.1%;實現歸母淨利潤13.58億元,同比增長24.6%;經調整EBITDA約人民幣16.10億元,同比下降3.2%。主業表現穩健,奠定業績穩健基石。PD-1/VEGF雙抗SSGJ-707授權輝瑞,目前於國內開展1L NSCLC III期及多瘤種II期臨牀,輝瑞也將加速推進多瘤種全球III期臨牀。707具備全球BIC潛力,此次授權充分印證公司自主研發能力,707上市后有望持續帶來業績增量。多款在研管線穩步推進,后備力量充足。腫瘤管線持續探索雙抗/多抗臨牀潛力、自免管線逐步進入收穫期。主業穩健,創新轉型持續推進,增長潛力持續釋放。
麗珠集團:麗珠集團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72億(同比-0.17%),歸母淨利潤12.81億(同比+9.40%),扣非歸母淨利潤12.58億(同比+8.91%)。業績整體相對穩健,「研發創新+國際化」雙引擎引領長期可持續增長。25H1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及黃體酮注射液獲批NDA;重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棕櫚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及注射用阿立哌唑兩款長效微晶等主要產品已遞交NDA。25H1 JP-1366片已提交NDA;重組抗人IL-17A/F人源化單抗基本完成中重度銀屑病Ⅲ期臨牀、司美格魯肽注射液減重適應症推進到Ⅲ期臨牀后期;復達那非片、抗癲癇藥物NS-041片、抗感染藥物SG1001片均從Ⅰ期臨牀推進到Ⅱ期臨牀,小核酸痛風藥物LZHN2408、注射用JP-1366獲得臨牀批件並推進至Ⅰ期臨牀創新研發持續加碼,創新轉型加速中。
健康元: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8.98億元,同比下降4.08%。主要受化學制劑板塊集採影響及市場競爭加劇所致,實現歸母淨利潤7.85億元,同比增長1.10%;扣非歸母淨利潤7.70億元,同比增長1.04%,利潤端表現優於收入端,顯示出較強的盈利韌性。持續佈局創新研發,針對流感治療的瑪帕西沙韋已申報NDA,針對兒童羣體的瑪帕西沙韋干混懸劑I期臨牀正有序推進,兩款藥物的梯度佈局有望覆蓋全人羣流感治療需求;在呼吸慢病領域,TSLP單抗針對COPD適應症II期臨牀按計劃穩步推進,進度位居國內前列;全球首創(FIC)的PREP抑制劑已順利完成I期臨牀,正穩步進入II期研究。呼吸領域多款創新產品加速推進,后續有望藉助公司在呼吸領域強大的銷售能力上市后快速放量。
信立泰: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31億元,同比增長4.3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5億元,同比增長6.10%;扣非歸母淨利潤3.47億元,同比增長3.93%。重磅品種信超妥、復立安已通過醫保初審目錄,預計2025年有望參與醫保談判,談判成功后2026年有望快速放量貢獻業績增長點。多款產品處於臨牀研發階段,后續增長力量充足。
恩華藥業:7月29日,公司宣佈,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10億元,同比增長8.93%;歸母淨利潤為7.00億元,同比增長11.38%。1)麻醉類:2025年上半年實現收入16.34億元,收入佔比54.29%,同比增長7.32%,麻醉鎮痛新產品快速放量,麻醉板塊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2)精神類:2025年上半年實現收入6.21億元,收入佔比20.63%,同比增長4.29%,主要產品集採風險出清,精神板塊有望繼續穩健增長。3)神經類:2025年上半年實現收入1.66億元,收入佔比5.51%,同比快速增長107.33%,新產品氘丁苯那嗪繼續快速放量,神經板塊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人福醫藥(維權):麻醉業務穩健,多科室臨牀應用工作順利推廣。8月28日,公司宣佈,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6億(同比-6.2%),歸母淨利潤11.55億元(同比+3.92%);2025Q2,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3億(同比-8.7%),歸母淨利潤6.1億元(同比-1.7%)。核心資產宜昌人福收入44.2億元(同比-1.75%),淨利潤14.3億元(同比+0.5%),淨利率為32.38%(同比+0.73pct),其中麻醉收入約39億元,同比增長約4%。宜昌人福繼續推進多科室臨牀應用工作,報告期內神經系統用藥實現營業收入約3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4%,其中注射用鹽酸瑞芬太尼、注射用苯磺酸瑞馬唑侖、鹽酸羥考酮緩釋片等產品的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10%。
降本增效效果顯著,研發投入保持增長。代表性 Pharma 企業整體 2025年上半年期間費用率同比上升1 pct,其中收入規模百億元以上保持不變、百億元以下企業變動+3pct,頭部 Pharma 的運營效率提升更為顯著。上半年部分Pharma研發支出增加導致整體費用率略有提升,但研發費用支出將保證公司未來的長期增長。
重點個股分析——Biotech:仍處於快速放量期,盈虧平衡點漸近
Biotech公司仍處快速放量期,22家代表性Biotech 2025H1累計營收(含里程碑收入)同比增速仍近30%:22家代表性Biotech累計營收從2019年的77億元快速增長至2024年的668億元,年複合增速達54%,2025年上半年收入389億元,在基數體量相對較大的基礎上累計收入同比增長29%,仍處於快速放量階段。剔除里程碑收入,累計營收從2019年72億元快速增長至2024年的640億元,年複合增速達55%,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速達39%。Biotech仍處於快速放量期。
多因素催化Biotech公司核心大單品及整體收入快速提升。以2025H1同比增速較高的幾家biotech為例,我們認為產品收入快速放量得益於以下幾點催化:①出海:百濟神州25H1產品收入173.6億元,其中百悦澤收入125.3億元,而其在美國銷售額89.6億元(+52%)、歐洲銷售額19.2億元(+81%),海外的強勁增長拉動業績快速放量。②療效優勢及支付端傾斜:艾力斯的第三代EGFR- TKI伏美替尼較一代吉非替尼顯著延長NSCLC患者PFS,進入醫保后快速放量,2025H1快速放量拉動業績增長,總產品收入增速達51%。③獨家適應症:諾誠健華覈心產品奧布替尼作為國內首個且唯一獲批針對復發或難治性MZL適應症的BTK抑制劑,25H1收入6.39億元(+53%),獨家產品優勢明顯。當前,國內創新葯企臨牀管線全球競爭力持續提升、醫保政策及商保對創新葯加速傾斜,國內多家創新葯企有望持續步入業績收穫期。
商業化效率持續提升,費用率優化趨勢明顯。隨着國內Biotech多款產品上市,頭部、產品上市時間相對較早的Biotech已具備相對成熟的商業化團隊,銷售費用率一方面隨着營收增加而下滑,另一方面也得益於商業化能力的成熟,整體費用率持續優化。此外,銷售人員除了少數近期產品新上市的企業外,整體變動幅度也相對平緩。人均單產持續提升,多家企業銷售人均單產已超300萬/人·年。隨着商業化能力的持續提升、人均單產持續增加,有望助力Biotech企業增厚利潤、加速扭虧為盈。
得益於產品快速放量和商業化團隊的逐步成熟,扭虧為盈節點漸近。當前,大部分Biotech仍處於尚未盈利階段,2025H1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已實現扭虧為盈,主要得益於產品的快速放量以及研發和銷售費用投入效率提升、持續優化。近幾年諾誠健華、澤璟製藥等多家Biotech企業虧損持續縮窄,預計未來三年內多家企業有望實現扭虧為盈。
生物製品:板塊表現分化,疫苗、血製品板塊持續承壓
代表性生物製品企業(選取14家)2025年上半年整體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增速為-31%/-52%,業績持續承壓;其中疫苗板塊多數企業上半年轉虧,血製品板塊除華蘭生物外整體利潤端呈下滑態勢。分季度看,板塊整體 2025Q1收入/歸母淨利潤增速為-41%/-57%,2025Q2 收入/歸母淨利潤增速為-18%/-45%,二季度業績下滑趨勢稍微減緩。從個股來看,競爭格局佳、壁壘高的細分賽道龍頭業績表現亮眼。
代表性生物製品企業整體2025年上半年費用率同比上升16.9 pct,主要系疫苗板塊企業收入端同比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導致。
疫苗:板塊業績持續承壓,多數企業由盈轉虧。二類疫苗兼具醫療和消費屬性,成人二類疫苗核心品種HPV疫苗銷售已達峰,存量市場已趨飽和,帶狀皰疹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品種仍需市場教育進一步深化,當前滲透率增長乏力。此外隨着國產創新疫苗近年來逐步獲批上市,各品種競爭格局愈發激烈,同質化競爭較為嚴重,價格端壓力顯著。
血製品:板塊收入端整體穩定,但因近年來原料血漿端供給持續快速增長,同時院內需求增速相對平緩,白蛋白、靜丙主要產品院外價格中樞下行,企業毛利率/淨利率走低,上半年利潤端整體呈負增長態勢。
其他生物製品:胰島素、長效干擾素賽道不乏高成長性個股,甘李藥業、特寶生物等公司上半年業績表現亮眼。
天壇生物: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10億元,同比增長9.47%,實現歸母淨利潤6.33億元,同比減少12.88%。分產品看,上半年公司人血白蛋白實現收入13.45億元,同比增長20.79%,毛利率為41.02%,同比減少11.61個百分點;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含層析)實現收入14.27億元,同比增長6.56%,毛利率為49.82%,同比減少7.67個百分點;其他血液製品實現收入3.28億元,同比減少13.16%,毛利率為43.29%,同比減少14.78個百分點。截至目前,公司下屬單採血漿站分佈於全國16個省/自治區,單採血漿站總數達107家,其中在營單採血漿站數量達85家。報告期內,公司下屬85家營業單採血漿站實現血漿採集1,361噸,保持國內行業佔比約20%。
華蘭生物: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98億元,同比增長8.80%,實現歸母淨利潤5.16億元,同比增長17.19%。公司上半年血液製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7.38億元,同比增長7.49%,實現淨利潤5.02億元,同比增長18.51%。分產品看,公司人血白蛋白實現收入6.95億元,同比增長7.95%,毛利率為52.53%,同比增加3.27個百分點;靜丙實現收入4.53億元,同比減少1.36%,毛利率為40.62%,同比減少10.51個百分點;其他血液製品實現收入5.88億元,同比增長15.10%,毛利率為59.21%,同比增加8.98個百分點。公司多措並舉、積極推進血漿採集工作,促進採漿量持續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採漿量共計803.66噸,較上年同期增長5.23%。
甘李藥業: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0.67億元,同比增長57.18%,實現歸母淨利潤6.04億元,同比增長101.96%。2025年上半年公司國內製劑銷售收入為18.02億元,同比增長57.09%;隨着新一輪胰島素集採政策的深度執行,公司藉助集採獲得的市場覆蓋優勢,深耕各層級市場,量價齊升的協同效應充分釋放,為收入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銷量增長對收入增長的影響和價格增長對收入增長的影響分別為3.85億元、2.70億元。公司國內製劑整體銷量同比增長33.55%,各製劑產品均呈現積極增長態勢。上半年公司國際銷售收入達2.19億元,同比增長74.68%。報告期內公司簽署合作的巴西PDP項目進一步穩固了公司在巴西這一重要新興市場的地位,拓寬了公司長期收入來源。另一方面,公司近兩年在海外市場新完成註冊的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等產品,已順利實現市場放量,為國際業務貢獻了新增量。
特寶生物: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11億元,同比增長26.96%,實現歸母淨利潤4.28億元,同比增長40.60%。公司開展的以臨牀治癒為治療目標的確證性臨牀試驗——慢性乙型肝炎臨牀治癒研究項目處於技術審評階段;圍繞乙肝全人羣臨牀治癒和肝癌預防,公司持續參與和支持包括「珠峰」、「綠洲」、「未名」、「萌芽」、「星光」、「領航」、「贏領」、「廣愈」、「幸福一生」、「強盾」等一系列公益或科研項目,攜手中國專家及社會各界力量共同為乙肝感染者全人羣探索更優治療方案。隨着慢乙肝防治指南的不斷升級和臨牀治癒科學證據的不斷積累,公司核心產品派格賓在提高乙肝臨牀治癒率、顯著降低肝癌發生風險方面的研究證據進一步得到專家和患者的認可,產品持續放量,驅動收入和利潤雙增長。
長春高新: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66.03億元,同比減少0.54%,實現歸母淨利潤9.83億元,同比減少42.85%。上半年核心子公司金賽藥業實現收入54.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17%;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1.08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37.35%。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13.3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7.32%,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提升至20.21%;其中研發費用11.5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0.22%。研發投入及費用的增加,主要是子公司金賽藥業加快推進新產品研發工作,持續加強高端人才引進力度,並持續優化提升人員效率,從而使得人員人工及研究開發投入增加所致。
安科生物: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12.92億元,同比-0.51%,實現歸母淨利潤3.67億元,同比-11.92%。上半年母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10億元,同比增長5.1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7億元,同比下降11.92%。公司主營業務生物製品扭轉去年下滑趨勢,同比增長7.49%,其中注射用曲妥珠單抗「安賽汀」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98%。2025年7月,公司獲得寶濟藥業重組人卵泡刺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獨家商業化權利;同月公司與維昇藥業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維昇藥業即將獲批的隆培促生長素產品達成合作意向。
我們繼續對醫藥板塊在2025年走出反轉行情抱有強烈信心,創新葯主線和左側板塊困境反轉依舊是2025年醫藥板塊的最大投資機會。創新葯建議關注泛癌種潛力的雙/多抗藥物,解決未滿足臨牀需求的慢病藥,持續關注ADC、雙抗/多抗、小核酸賽道等的投資機會。
風險提示
匯兌風險:部分公司存在海外業務,人民幣匯率的大幅波動可能會對公司利潤產生明顯影響。其程度依賴於匯率本身的波動,同時也取決於公司套期保值相關工具的使用和實施。
國內外政策風險:若海外貿易摩擦導致產品出口出現障礙或海外原材料採購價格提升,將可能對部分公司業績增長產生影響。
臨牀試驗進展不及預期風險:藥品的臨牀開發耗時耗資龐大,且其過程及結果具有高度不確定性。若新葯出現不利的臨牀試驗結果,將可能導致產品開發進展延緩甚至開發失敗。
產品上市審評進展不及預期風險:若製藥產品無法及時獲得各國家和地區監管機構批准,將可能導致相應公司業績的增長收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