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2 13:42
隨着蘋果發佈會趨近,其最大代工廠富士康也迎來了招工和生產高峰。
目前,蘋果已經官宣於北京時間9月10日凌晨舉辦秋季發佈會,屆時蘋果將會帶來iPhone 17系列等多款新品,根據往年的銷售情況,業界預測iPhone 17系列將在9月12日開啟預售,而蘋果供應鏈每年都會在新機發布前后迎來招工和趕工的高峰。
據時代財經9月1日報道,8月初進入鄭州富士康的一名員工表示,「每天都在加班」,不少員工也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加班日常。「現在很忙,我們在做(蘋果)新品,下個月就要發佈了。」一位鄭州富士康員工透露,今年招工旺季,鄭州港區富士康的廠區來了大概20萬人。
據頂端新聞、每日經濟新聞報道,8月中旬多家媒體實地探訪富士康鄭州廠區發現,前來求職的人羣已經排起了數百米的長隊。自7月份以來,鄭州富士康正持續開展旺季招工,招募中心每天都要接待數千名求職人員。
富士康鄭州綜保園區人資協理方四明表示,近期園區的用工需求已有明顯攀升,預計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還將持續加大招聘力度以滿足生產需求。「前來應聘的人員中70%的員工為兩次或者多次入職。」
據介紹,目前鄭州富士康鄭州綜保園區用工需求主要集中在產品組裝、質檢等基礎崗位,提供長期、短期靈活工作模式,基礎崗位員工綜合月收入約5000元~7000元。
「和去年相比,我們今年的用工需求有所增加,員工待遇也有明顯提升。」方四明説,從這一段時間的招募情況看,新入職的員工80%以上是年齡18~35周歲的青壯年,95%以上是河南本土的產業工人。
鄭州富工聯招聘公眾號8月19日發佈消息稱,鄭州富士康進入旺季高峰期。港區A事業羣返費工底薪為每月2100元,再加上加班費,以及在職滿90天發放的最高8000元返費、1300元津貼和補貼,預估做滿3個月工資在1.92萬元~2.3萬元之間。小時工最高時薪則為26元,疊加2元/小時補貼和另外800元補貼。「此高價僅限周日到周三4天時間。」該公眾號稱。
A事業羣即原來的iDPBG事業羣,負責iPhone組裝等業務。
據鄭州富工聯招聘公眾號發佈的消息,7月中旬鄭州富士康為A事業羣返費工開出的返費是5500元,7月底上漲至8000元,隨后富士康又在返費的基礎上逐步疊加穩崗獎金和額外補貼,一度漲至9600元。
從返費工模式來看,去年這一時期開出的最高返費為8500元,做滿3個月最多共能拿2.25萬元,而據今年的招聘公告,預估3個月可到手的最高工資為2.2萬元。
不過,對比過去幾年,鄭州富士康今年開出的返費並不算最高。去年8月鄭州富士康開出返費8000元,2023年、2022年的返費分別為8500元、10500元。2022年,鄭州富士康在招工高峰期為小時工開出的薪資為每小時31元,也高於目前的薪資。
據相關招聘公告,8月29日是鄭州富士康A事業羣招聘高峰的最后一天,到8月30日開始,工價將出現下降。9月1日發佈的最新招聘信息顯示,僅相隔一天,返費已從8500元降至7300元,小時工的時薪也從28元/小時下降至26元/小時。深圳龍觀人才市場的多名中介預計,富士康的工價將逐步下跌,招工旺季將於9月中旬結束。
除富士康外,其他果鏈巨頭同樣在近一個月緊鑼密鼓地「招兵買馬」,有供應鏈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公司「內部推薦費都漲了。」藍思科技的人力資源部官方信息發佈平臺顯示,今年藍思科技瀏陽園區、榔梨園區生產一線員工推薦人員入職后,獎勵總金額最高6000元/人。
另一方面,隨着蘋果秋季發佈會進入倒計時,其最新的iPhone 17系列也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數據,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2.889億部,同比小幅下降,其中三星出貨量同比增長7%,市佔率位居第一。市佔率排名第二的蘋果,出貨量同比下降2%。
對於這家老牌手機行業巨頭而言,批評其標誌性產品「毫無新意」的聲音已無法被忽視。在產品發佈前,多家爆料外媒便拋出「史上最大革新」的口號,為其新產品造勢。
據爆料,iPhone 17系列將包括四款機型:標準版iPhone 17、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以及全新的iPhone 17 Air。其中iPhone 17 Air將取代現有的Plus機型,強調輕薄便攜,預計厚度約為5.5毫米,或成為蘋果有史以來最薄輕的iPhone。
而得到普遍關注的外觀方面,據爆料,新機型可能會在背部加入類似谷歌Pixel手機的橫條形攝像頭模組。
從曝光圖片看,iPhone 17的后置三攝從過往的獨立方形凸起,改為橫向大矩陣相機,三個攝像頭呈三角形排列,右側集成閃光燈與LiDAR掃描儀,因此也被調侃形似「充電寶」。目前看來,其在外觀上的革新的反響不甚理想。在其外觀被曝光后,「iPhone 17 Pro 醜」等相關話題於8月30日衝上微博熱搜。
除此之外,國行的Apple Intelligence何時方能正式落地也是廣受關注的重點。
今年以來,蘋果股價表現遜於英偉達、微軟等其他科技巨頭,除了關税風險外,主要原因是蘋果的AI推進緩慢、無法及時兑現承諾。其中,蘋果語音助手Siri的表現與宣傳存在落差,直到現在,國行iPhone 15Pro系列、iPhone 16系列的用户仍無法體驗到蘋果的AI功能。
近期,又有外媒爆料稱蘋果高管已就收購歐洲最大AI初創公司Mistral或Perplexity AI相關事宜展開討論。這一筆交易的前景尚不明朗,退一步來説,通過收購其他公司能否幫助蘋果實現對其他大廠在AI賽道上的追趕也有待觀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