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鑫汽車|行業周報】英偉達發佈機器人新「大腦」,尚界H5預售1小時小定破2.5萬台

2025-09-02 10:14

(來源:華鑫研究)

▌英偉達發佈機器人新「大腦」,有望推動機器人應用加速

8月25日,英偉達宣佈新一代機器人計算平臺Jetson Thor開發套件(developer kit)和生產模塊(production modules)上市。該計算平臺於去年3月發佈,此次上市意味着市面上可用的英偉達機器人計算平臺算力再次提升。Jetson Thor在FP4精度下的算力為2070TFLOPS。相比之下,大約10年前英偉達推出的Jetson TK1平臺在FP32精度下算力只有0.3TFLOPS,2022年推出的Jetson Orin在INT8精度下的算力為275 TOPS。從目前市面上人形機器人搭載的端側算力來看,大都是在100-200T,Jetson Thor算力有十倍以上的提升。從價格上看,Jetson Thor開發套件售價3499美元,生產模塊Jetson T5000(2070 TFLOPS)售價2999美元。

我們認為,端側算力提升可以加速人形機器人應用:1)機器人計算平臺需要運行推理式AI、生成式AI,需要運行大語言模型、視覺模型和行動模型,對算力有較大需求;2)機器人有時需要在數百毫秒時間內完成推理,有時需要像人類一般思考幾秒再做感知規劃,在需要同時處理很多傳感器數據並運行多個模型的情況下,計算平臺需要具備較高性能;3)雲端計算有延迟情況,機器人有時也可能連接不到雲、無法做出實時決策,所以端側算力部署是有必要的。目前,Jetson平臺已有220萬名開發者,有7000多家公司在使用Orin。一些中國公司已在使用Orin,並準備使用Thor,包括智元機器人、眾擎機器人、銀河通用、優必選、宇樹科技等。

投資建議:Tesla Optimus Gen3預計在2025下半年發佈,機器人板塊有望開啟在新場景應用和訂單引領的上升行情。(1)Tier1廠商推薦雙林股份嶸泰股份、德昌電機控股、新泉股份;(2)近期機器人業務可能有進展的公司包括凱迪股份開特股份模塑科技

▌尚界H5開啟預售,1小時小定突破2.5萬台

鴻蒙智行官方宣佈,尚界H5開啟預售,共推出6款車型,預售價區間為16.98-20.98萬元起,動力上擁有純電和增程可選。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80mm /1910mm/1664mm,軸距為2840mm,定位中型SUV。新車亮點是搭載鴻蒙座艙和華為最新的輔助駕駛系統HUAWEI ADS 4。尚界是上汽與華為聯合打造的第五界系列,雙方在產品定義、造型設計、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生產製造、銷售服務等全鏈路深度合作,並且還將搭載HUAWEI XMOTION數字底盤引擎。輔助駕駛層面,尚界H5 Max版車型搭載HUAWEI ADS 4,標配1顆192線激光雷達、11顆視覺感知高清攝像頭、3顆4D毫米波雷達,以及12顆超聲波雷達。支持車位到車位領航輔助P2P 2.0,全場景輔助駕駛,一鍵激活直達車位,並帶來便捷的泊車體驗。預售開啟后,1小時小定突破2.5萬台,新車將於9月23日正式上市。

▌推薦標的

人形機器人帶來新機遇,我們持續看好汽車行業,維持「推薦」評級:(1)線性關節總成價值量大,推薦嶸泰股份,凱迪股份,雙林股份,德昌電機控股、捷昌驅動;(2)絲槓是人形機器人優質賽道,推薦雙林股份、嶸泰股份;(3)靈巧手是Optimus Gen3最大邊際變化,推薦德昌電機控股、浙江榮泰關注長盛軸承;(4)減速器有望發生變化,推薦凱迪股份(擺線針輪)、翔樓新材(柔輪材料)、易實精密(柔輪、行星太陽輪精衝;(5)傳感器推薦開特股份,關注漢威科技安培龍(6)注塑件推薦模塑科技、新泉股份。

汽車產業生產和需求不及預期;大宗商品漲價超預期;智能化進展不及預期;自主品牌崛起不及預期;地緣政治衝突等政策性風險可能導致汽車出口受阻;人形機器人進展不及預期;推薦關注公司業績不達預期。

市場表現及估值水平

1.1

A股市場汽車板塊本周表現

中信汽車指數漲0.3%,落后大盤2.4個百分點。本周滬深300漲2.7%。中信30個行業中,漲幅最大的為通信(12.5%),跌幅最大的為煤炭(-3.1%);中信汽車指數漲0.3%,落后大盤2.4個百分點,位列30個行業中第15位。

其中,乘用車漲0.7%,商用車跌2.0%,汽車零部件漲0.7%,汽車銷售及服務跌3.5%,摩托車及其他跌1.9%。概念板塊中,新能源車指數漲5.6%,智能汽車指數漲3.3%,人形機器人指數跌1.0%。近一年以來(截至2025年8月29日),滬深300漲36.8%,汽車、新能源車、智能汽車漲跌幅分別為66.6%、67.0%、69.5%,相對大盤的收益率分別為+29.8pct、+30.1pct、+32.7pct。

在我們重點跟蹤的公司中,天普股份(61.1%)、登雲股份(19.3%)、長源東谷(19.3%)等漲幅居前,伯特利(-11.1%)、東風汽車(-11.0%)、科華控股(-10.8%)等位居跌幅榜前列。

1.2

海外上市車企本周表現

本周我們跟蹤的14家海外整車廠漲跌幅均值為-1.9%,中位數為-2.2%。RIVIAN(3.7%)、蔚來(0.6%)、通用汽車(0.4%)等表現居前,小鵬汽車(-11.5%)、本田汽車(-3.5%)、豐田(-3.4%)等表現靠后。

1.3

汽車板塊估值水平

截至2025年8月29日,汽車行業PE(TTM)為33.6,位於近4年以來43.3%分位;汽車行業PB為3.0,位於近4年以來94.4%分位。

北交所汽車板塊表現

2.1

北交所行情跟蹤

本周北證50跌1.6%,華鑫北證指數漲0.2%。近一年以來(截至2025年8月29日),北證50、華鑫北證指數漲跌幅分別為145.7%、49.7%,相對滬深300的收益率分別為+108.9pct、+12.9pct。

2.2

北交所汽車板塊表現

本周我們跟蹤的23家北交所汽車板塊公司漲跌幅均值為0.5%,中位數為-2.3%。捷眾科技(25.4%)、舜宇精工(25.1%)、開特股份(16.0%)等表現居前,三祥科技(-13.5%)、同力股份(-12.8%)、久菱科技(-6.6%)等表現靠后。

行業數據跟蹤與點評

3.1

周度數據

8月第一周全國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4.5萬輛,同比去年8月同期下降4%,較上月同期增長6%。

8月第二周全國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5.9萬輛,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長8%,較上月同期增長10%。

8月第三周全國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6.0萬輛,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長6%,較上月同期下降5%。

8月1-24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28.5萬輛,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長3%,較上月同期增長3%;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403.1萬輛,同比增長10%。

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5.3%的速度超強勁,各地經濟穩增長的壓力大幅降低,近期各地車市的促銷刺激政策推進較穩。今年7月下旬第三批補貼資金已經下發各地,部分地區的以舊換新逐步重啟,補貼方式也更加多元化,有望改善8月的增速。但由於2024年7月「以舊換新」政策加碼補貼效果良好,消費熱情迅速激發,因此今年8月的銷量基數相對較高,8月前期的零售增速已經體現增長偏弱的壓力。乘聯會分析,今年8月初高温多雨,更多消費者會選擇中旬開始買車迎接秋季開學季,8月中下旬車市仍將逐步回暖。

8月第一周全國乘用車廠商日均批發4.0萬輛,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長16%,較上月同期下降3%。

8月第二周全國乘用車廠商日均批發6.3萬輛,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長22%,較上月同期增長19%。

8月第三周全國乘用車廠商日均批發7.1萬輛,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長2%,較上月同期增長3%。

8月1-24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134.1萬輛,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長12%,較上月同期增長5%;今年以來累計批發1,686.6萬輛,同比增長13%。

近期國際環境變數仍多,需求不足、價格下降等制約因素仍然存在,但汽車行業出口形勢較好。中央各部門與各地區協力、加快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有力有效應對外部挑戰,汽車產銷出口實現較快增長。因此汽車行業的發展靠「內、外需」共同推動的趨勢日益明顯。近日國家反內卷行動快速推進,行業秩序明顯改善。乘聯會分析,由於部分廠商去年高温假較多,而且去年7月走勢較強,因此去年8月初的批發並不高,今年的廠商更積極的搶時間提升銷量,月初的廠商總體批發表現很好。

3.2

成本跟蹤

本周鋼鐵、銅、鋁、橡膠價格均有下降。本周(8 月 25日- 8月29日),我們重點跟蹤的鋼鐵、銅、鋁、橡膠、塑料均價分別為 0.38/7.95/2.08/1.18/0.70 萬元/噸,本周周度環比分別為-0.21 %/+0.58%/+0.85%/+1.03%/-0.36%。8月 1 日- 8月29日價的月度環比分別為+3.4%/-0.4%/-0.3%/+1.3%/-1.1%。

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

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帶來新機遇,我們持續看好汽車行業,維持「推薦」評級:(1)絲槓是人形機器人優質賽道,推薦雙林股份、嶸泰股份,關注貝斯特北特科技兆豐股份(2)線性關節總成價值量大,推薦雙林股份,德昌電機控股、捷昌驅動;(3)靈巧手是Optimus Gen3最大邊際變化,微型絲槓有望迎來獨立行情,推薦雷迪克、浙江榮泰,關注長盛軸承;(4)內螺紋磨牀投資機會,推薦雙林股份(科之鑫)、嶸泰股份(河北力準),關注華辰裝備秦川機牀日發精機;(5)傳感器推薦開特股份,關注凌雲股份、安培龍。

整車:建議關注與華為有深度合作的賽力斯江淮汽車等;汽車零部件:下游格局重塑、技術變遷疊加零部件出海,國產零部件迎來發展黃金期,關注成長性賽道:①輕量化:2023Q4一體化壓鑄有望迎來滲透率拐點,關注文燦股份美利信愛柯迪、嶸泰股份、泉峰汽車②內外飾新泉股份、岱美股份、模塑科技、雙林股份;③智能汽車:城區NOA集中落地,智能化正逐步成為整車廠競爭的核心要素,關注中國汽研中汽股份華陽集團、伯特利、保隆科技④人形機器人:建議關注「汽車+機器人」雙輪驅動標的,雙環傳動精鍛科技、貝斯特、雷迪克⑤北交所:建議關注駿創科技、開特股份、易實精密。

公司公告、行業新聞和新車上市

5.1

公司公告

1、上汽集團:2025年半年度報告

公司於2025年8月29日公佈財報。本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2,995.88億元,同比增長5.23%;利潤總額達到105.08億元,同比增長19.67%;實現歸母淨利潤60.18億元,同比減少9.21%。

公司自主品牌銷量達到130.4萬輛,同比增長21.1%,銷量佔比提升至63.5%,成為公司增長的主要引擎。同時,MG品牌在歐洲市場表現亮眼,成為西歐上半年銷量最高的中國品牌;智己汽車則在泰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地加速拓展,推動新能源產品全球化落地。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車銷量達64.6萬輛,同比增長40.2%,佔比持續上升。公司已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累計投入超過1500億元,形成近26000項有效專利,併成功實現第一代固態電池、「銀河」全棧智能車解決方案、整車中央協調運動控制平臺(VMC)等技術的量產裝車。智己L6搭載「端到端」大模型,標誌着公司在智能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

公司2025年半年度每10股派送現金紅利0.88元(含税),合計派發10.05億元,佔2024年度歸母淨利潤的60%,分紅比例處於行業較高水平。同時,註銷8002.19萬股A股股份,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公司還制定了《2025年度估值提升計劃》和《市值管理制度》,將分紅政策與市值管理深度綁定,強化股東回報預期,提升投資價值。

2、嶸泰股份:2025年半年度報告

公司於2025年8月29日公佈財報。本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13.40億元,同比增長16.63%;利潤總額達到1.25億元,同比增長26.29%;實現歸母淨利潤0.98億元,同比增長13.29%。

公司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零部件、電機殼體、端蓋等產品逐步實現量產交付,契合新能源汽車輕量化趨勢。同時,轉向器殼體在全球多個Tier 1客户中佔據重要份額,尤其在電動轉向系統領域具備較強競爭優勢,為公司帶來持續穩定的訂單需求。

公司通過「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製造項目」引入高端設備,計劃於2025年底形成年產10萬支機器人行星滾柱絲槓的生產能力,並於2026年達到100萬支,積極拓展機器人零部件市場,搶佔新興賽道先機。

公司2025年員工持股計劃順利實施,共持有179.85萬股,佔總股本的0.83%,並通過股份回購方案支持該計劃,累計回購股份179.85萬股,佔當時總股本的0.97%。此舉有助於綁定核心員工利益,增強團隊凝聚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長期競爭力。

3、拓普集團:2025年半年度報告

公司於2025年8月29日公佈財報。本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129.35億元,同比增長5.83%;利潤總額達到14.57億元,同比減少13.84%;實現歸母淨利潤12.95億元,同比減少11.08%。

公司核心產品線涵蓋NVH減震系統、輕量化底盤及熱管理系統,廣泛應用於主流新能源車型,其中熱管理系統毛利率達16.53%。同時,公司積極佈局新興業務,如智能駕駛線控系統(IBS、EPS)及機器人電驅執行器、機械臂系統等,成功切入百萬億級別的機器人市場,展現多元化發展動能。

公司與多家國內外頭部新能源車企深化合作,包括華為-賽力斯、小米、吉利、比亞迪、LUCID、RIVIAN等,訂單量持續增長。在國際市場,墨西哥一期項目已全部投產,波蘭二期及泰國一期工廠建設中,實現海外產能擴張。並與寶馬、奔馳、福特、通用等國際車企在新能源領域展開全面合作,獲寶馬X1全球車型及N-Car平臺產品定點,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智能剎車系統(IBS)、線控轉向(EPS)、空氣懸架系統(ASU)及熱管理模塊等領域取得技術突破。自研核心部件包括永磁伺服電機、無框電機、電子水閥、電子膨脹閥等,並通過ISO26262、ASPICE等國際標準認證,形成顯著技術壁壘。此外,公司設立電驅事業部,拓展機器人產業鏈,推動跨行業技術融合,增強長期競爭優勢。

4、天普股份:2025年半年度報告

公司於2025年8月29日公佈財報。本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1.51億元,同比減少3.44%;利潤總額達到0.15億元,同比減少11.47%;實現歸母淨利潤0.11億元,同比減少16.08%。

公司與日產、馬自達、豐田等日系車企及江鈴、吉利等自主品牌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客户結構未發生重大變動,體現出較強的市場認可度與穩定的業務基礎。同時,公司產品線覆蓋發動機附件系統、燃油系統、空調系統等多個關鍵子系統,具備完整的高分子材料流體管路系統配套能力。

公司擁有從混煉膠生產到組裝檢驗的全工序自制能力,產業鏈高度整合,有助於提升產能利用率。同時,廣泛採用PLM、MES、APS、LIMS等系統,實現研發、生產、質量管理的全流程數字化控制,強化了供應鏈可視化與數據資產管理能力,為高效運營和精益生產提供了堅實支撐。

未經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審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母公司報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潤為62,415,275.28元。公司於2025年8月28日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第三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2025年中期利潤分配預案:按公司總股本134,080,000股為基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75元(含税),共計分配現金紅利10,056,000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潤結轉留存。本次分紅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在實施權益分派的股權登記日前公司總股本發生變動的,擬維持分配總額不變,相應調整每股分配比例。

5.2

行業新聞

1、比亞迪宣佈將在馬來西亞當地建設組裝工廠

比亞迪於近日在馬來西亞舉辦全新比亞迪海豹上市發佈會,並在發佈會上宣佈將在馬來西亞當地建設組裝工廠(CKD),預計將於2026年正式投產。同時,第36家比亞迪Wing Hin門店也迎來開業,目前,比亞迪及騰勢品牌在馬來西亞的門店總數已達到43家。

2、一汽紅旗將於明年推出採用華為全棧解決方案的車型

一汽紅旗將於明年推出採用華為全棧解決方案的車型,功能包括乾崑智駕、鴻蒙座艙、乾崑車控、乾崑車雲服務等。據瞭解,目前「紅旗9系」在售車型包括H9、E-HS9、HQ9、HQ9 PHEV等。

3、五菱、名爵雙品牌海外首家聯名體驗中心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正式開業

上汽集團旗下五菱、名爵雙品牌海外首家聯名體驗中心於近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正式開業,由中資入股的汽車銷售企業智和誠阿拉丁國際運營。智和誠阿拉丁國際由來自上汽中國銷售體系的四川智和誠集團與印尼本地知名企業阿拉丁集團共同出資設立,五菱、名爵聯名體驗中心也是繼2024年智和誠正式登陸印尼汽車銷售市場后設立的第二家門店。

4、領克汽車宣佈智能電混四驅轎車將於9月8日正式上市

8月27日,領克汽車宣佈,智能電混四驅轎車領克10 EM-P將於9月8日正式上市。該車全系標配激光雷達,搭載千里浩瀚H7智能輔助駕駛系統,20萬級轎車首搭英偉達Thor芯片,具有700TOPS超高算力。

5、理想汽車自研智駕芯片已邁過量產前的關鍵階段

理想汽車自研智駕芯片 M100 於今年一季度樣片回片,邁過量產前的關鍵階段。隨后,M100 在兩周內完成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后續通過理想研發人員的壓力測試。目前,M100 已經小批量上樣車做道路測試。M100 預計明年量產上車。在此之前,理想仍將依賴其現有的兩家合作伙伴——英偉達和地平線。

汽車產業生產和需求不及預期

大宗商品漲價超預期

智能化進展不及預期

自主品牌崛起不及預期

地緣政治衝突等政策性風險可能導致汽車出口受阻

人形機器人進展不及預期

證券研究報告:《英偉達發佈機器人新「大腦」,尚界H5預售1小時小定破2.5萬台—汽車行業周報》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8月31日

發佈機構:華鑫證券

本報告分析師:

林子健 SAC編號:S1050521110002

汽車組簡介

林子健:廈門大學碩士,自動化/世界經濟專業,CPA,6年汽車行業研究經驗。曾任職於華福證券研究所,擔任汽車行業分析師。2023年加入華鑫證券研究所,擔任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兼具買方和賣方行業研究經驗,立足產業,做深入且前瞻的研究,擅長自下而上挖掘個股。深度覆蓋特斯拉產業鏈/一體化壓鑄等細分領域。

張智策:武漢大學本科,哥倫比亞大學碩士,2024年加入華鑫證券。2年華為汽車業務工作經驗,主要負責智選車型戰略規劃及相關競品分析。

程晨:上海財經大學金融碩士,2024年加入華鑫證券,主要負責汽車&人形機器人板塊。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諮詢執業資格並註冊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

法律聲明

本微信平臺所載內容僅供華鑫證券的客户參考使用。因本資料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制,若您並非華鑫證券的客户,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還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閲、接收或使用本訂閲號中的任何信息。我們對由此給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誠摯歉意,非常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