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2 09:01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趕碳號)
今年硅料企業中報不普通。
這既是一份企業經營業績的總結,又是一份對硅料行業的態度表達。各家上市企業對硅料業務披露的顆粒度、透明度、側重點,事關企業下一步在硅料行業的主動權」,必須要小心翼翼、謹慎表達。
這主要是因為今年、當時、當下,硅料行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政策環境、輿論環境,包括如火如荼的反內捲浪潮,以及硅料收儲這樣的新花樣。
「反內卷」浪潮,要求硅料價格迴歸到成本價之上。若要達成這一目標,除了依賴尚未完全發揮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還需要企業主動限產,從根本上改變供需結構。因此,所有硅料企業都不敢稱高開工率,否則也是負面典型。相反,若是開工率低,倒可以大談自家企業覺悟多高,如何為行業大局着想。
「硅料收儲」這件事情在今年5月份就已經傳出風聲。這個行動計劃不符合市場運作規律,看似非常不靠譜,難度也非常大,但是已經在實實在在推動中了。兩大龍頭企業是這個計劃的發起者,在硅料市場的佔比高達46%。他們在整個硅料行業、協會、媒體、金融機構影響力大,且對政策決策也有很強的引導力。他們的實際行動是否支持收儲?
此外,若是淘汰落后產能,是淘汰自家產能,還是淘汰競爭對手的產能,這並不是絕對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各家企業都必須濃墨重彩地表達自己技術水平的提升、技術具有領先性的觀點。
總之,所有企業都重談及自己對行業帶來的貢獻,忽略自己對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
自家公司戰略撞上行業反內卷的大課題,財報註定不再純粹!
01
大全能源強調顧大局:開工率降至三成,產量回到四年前!
首先還是先看看大全能源怎麼説的。因為長期以來,大全能源都是信息披露最清晰的企業。
大全能源現有30.5萬噸多晶硅產能,上半年實際產量為5.08萬噸,同比下降約60%。據此推算,大全能源在今年上半年的產能利用率只有33.11%。
並且,大全能源在中報中表示,會繼續延續減產策略。新的業務指引提到:「第三季度,並根據市場價格走勢及下游客户需求安排發貨計劃,控制合理庫存水平。預計第三季度多晶硅產量27,000噸-30,000噸,預計2025年全年產量為110,000噸-130,000噸。」
產量幾乎回到四年前:大全能源2021年產量為8.66萬!
減產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減虧,大全能源今年上半年的虧損較去年下半年明顯收窄。
但是減產,就意味着開工率不足,這也帶動了硅料生產成本的提高。大全能源去年上半年硅料的生產成本是45.97元/公斤,今年上半年卻達到了55.07元/公斤。
大全能源是老牌的硅料企業,技術水平和產品品質在業內有口皆碑,在整個硅料行業很有代表性。若硅料價格不低於成本價銷售,大全能源的成本價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值。
來自半年報;2025年上半年大全能源多晶硅產銷情況
大全能源把這種應對策略上升到政治高度。中報稱,「戰略性減產舉措雖在短期內對產出造成了影響,但卻有效緩解了市場供給壓力,幫助公司規避同質化惡性競爭,並有效收窄虧損規模。」現在全國有300萬噸多晶硅產能,若是都按大全能源的開工率執行,那麼硅料估計就有可能緊張,硅料價格肯定能漲上去。
大全能源在中報中突出了自己強調講政治、顧大局。
説實話,沒有反內卷、硅料收儲,以大全能源的一貫風格來看,其也會選擇保守或穩健經營的策略。沒辦法,這就是一家實誠的企業。
據說2024年1季度,硅料價格急速下跌,硅料企業之間曾經達到口頭協議,減少出貨。結果就大全一家老實執行了。這嚴重影響了大全能源當季利潤。
現在寒冬刺骨,大全能源更加要穩字當頭了。中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貨幣資金、銀行承兑票據、定期存款及結構性存款等資金儲備余額合計達120.9億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資產負債率低至8.04%,無任何有息負債。這應當是光伏企業中負債率最低的企業了。
02
新特能源:強調綠電、技改!
新特能源減產更明顯。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實現多晶硅產量3.36萬噸,較上年同期下降約77%。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73.11億元,同比減少37.74%;税前利潤為-2.35億元,同比增長75.01%;實現淨利潤-2.56億元,同比增長71.11%。其中,多晶硅板塊實現收入人民幣9.79億元,較上年同期人民幣58.67億元減少人民幣48.88億元,降幅83.32%
中報里,新特能源特別提到了兩則信息:
(1)多晶硅生產與新能源電站聯動:「公司通過科學制定多晶硅生產計劃,結合新能源電站開發與運營,實現綠色電力的內部消納,推動循環經濟產業鏈優勢。例如,準東3GW新能源項目建成后將用於多晶硅生產,形成閉環。」
(2)新特能源積極採取參數精細管理、工藝優化、設備性能提升、數智賦能等提質降本措施,實現多晶硅在產產能單位生產成本較上年同期下降約18%。
其實,只要新特能源有特變電工這個大股東在,就肯定能熬過寒冬。去年12月,特變電工發佈公告,將控股公司天池能源旗下全資子公司新疆準東特變能源有限公司49%股權以15.08億的價格轉讓給新特能源。轉讓現金奶牛給子公司,明擺着是給新特能源輸血,增加新特能源的盈利能力。
此外,今年8月18日,特變電工還公告擬發行不超過80億元可轉債券。雖説募集資金全部用於準東20億 Nm / 年煤制天然氣項目,但是特變電工手頭寬裕,新特能源就更沒有壓力。
現在,新特能源在意的是成本、自備電廠等 問題,這隨時可能被同行指摘、拿捏。
現在硅料行業反內卷,嚴格遏制低於成本價銷售的行為。今年7月,東方希望、其亞就因為低價銷售被同行企業舉報,但是監管現場檢查發現,這兩家企業低價有理,且均是因為有自備電廠。新特能源也是自備電廠的企業。
「新特能源準東3GW新能源項目」,這是綠電,應當是被政策支持的。
此外,在各家企業不停刷新技術水平之高超、成本之低下時,新特能源成為落后分子。現在硅料行業要淘汰落后產能,新特能源估計不想被淘汰。對它來説,技改非常必要。
落后產能的重要衡量標準就是能耗。在協鑫科技的業務發佈會上,協鑫科技執行董事及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説:「多晶硅行業的能耗考覈指標,預計會在2026年之前會出台。」
03
通威股份業績相對較好!
通威股份高純晶硅產量連續4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佔率約30%。現在通威股份仍然是不可撼動的行業老大。現在公司已形成高純晶硅年產能超90萬噸。
通威在中報中披露了三個重要信息:
(1)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多晶硅銷售16.13萬噸,全球市佔率約30%,位居行業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通威股份在今年中報並沒有提及生產量。
(2)公司也強調了技術的領先性,不再強調成本。報告期內,N型出貨比例達90%以上,硅耗降至1.04kg/kg.si以內,蒸汽基本實現零消耗,同時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N型料體金屬降至0.1ppbw以內,表金屬降低至0.2ppbw以內。
(3)首次明確公司永祥新能源三期12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項目、鄂爾多斯一期20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項目,目前考慮光伏行業出現供需失衡,產業鏈價格顯著下降,經公司審慎評估,相關項目暫未正式啟動建設。
此前,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均有在建工程,因為行業嚴重過剩,最終並沒有真正投產。
客觀説,通威股份上半年業績相對不錯。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05.09億元,同比下降7.51%,歸母淨利潤-49.55億,虧損同比擴大58.35%。
業績的背景是通威股份有-24.21億的資產減值損失。若所減值的資產主要是硅料,那麼將來硅料價格上漲,還有可能轉回。
來自WIND;單位:億元
04
協鑫科技——產量和銷售都省略掉!
通威股份在中報中沒有提及生產量;協鑫科技在中報中生產量和銷售量都沒有提及,只提到公司的總產能是48萬噸。這是什麼呢?
是反內卷和硅料收儲,讓企業的生產量和銷售量成為敏感詞了嗎?
業績交流會上,協鑫科技稱自己是以銷定產,存貨時間不超過7天。因此,可以判斷其產量和銷售量應該大抵持平。
通威股份在中報里沒有再用數字刷自己的成本數字,但是協鑫科技依舊在刷紀錄:顆粒硅的平均現金成本26.22元/公斤,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截至2025年二季度,顆粒硅平均生產現金成本(未含税)已降至25.31元/公斤,又較今年一季度降低6.5%。
按照今年上半年的硅料價格走勢來看,協鑫顆粒硅似乎應該有正毛利。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多晶硅產量約59.6萬噸,同比大幅減少44.1%;中國多晶硅價格整體承壓下行,N型復投料從2025年1月初的均價人民幣4.15萬元╱噸(含税) 下跌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幣3.47萬元╱噸(含税),跌幅16.4%,產品價格低於行業平均成本運行已超一年,全行業處於持續虧損狀態。
但是,最終,協鑫科技仍然是虧損的: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57.35億元,同比減少36.84%;税前利潤為-20.99億元,同比增長5.17%;實現淨利潤-17.76億元,同比減少20.04%。
在業績説明會上,公司對各個板塊業務進行了拆解,其中顆粒硅業務虧損13億元。
同時,在業績交流會上,公司預計以現在的價格看,在今年8月、9月應該可以盈利。此盈利是指全公司層面、報表端。當然,這個僅是預計,投資者也不能完全相信,畢竟市場是迅速變化的。
協鑫科技還披露:公司顆粒硅產能達48萬噸;顆粒硅的市佔率由2024年的14.5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4.32%。
結合工業分會統計的「2025年上半年,中國多晶硅產量約59.6萬噸」 推測,協鑫科技產量約為14.49萬噸。以此推測,協鑫科技開工率約為60%。
尾 聲
中報里如此小心翼翼,你覺得各家硅料企業會如願嗎?能在淘汰落后產能、在收儲計劃的討價還價中獲得有利地位嗎?
不過,協鑫似乎準備得更超前一些:明確放棄了中東、美國建設顆粒硅項目的計劃,現在要為併購硅料產能做資本開支準備了。不過,若硅料收購,財力關鍵作用,那麼通威、大全、新特哪一個都不是缺錢的主兒。
最后,提一下如火如荼、心驚肉跳的多晶硅期貨吧。在中報里,各家硅料企業均沒有提及參與多晶硅期貨,有的企業甚至全文都沒有提到「期貨」二字。僅特變電工提到了2025 年 1-6 月公司套期保值團隊結合公司經營和市場具體情況,使用銅、鋁、鉛、鋼材、氧化鋁及電解鋁等期貨及遠期結售匯對衝價格波動風險,2025 年 1-6 月實現期貨平倉以及遠期結售匯交割收益共計36,305.66萬元。這並不包括硅材料。
編審及統稿:偵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