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上市險企中報觀察】上市險企深化資產負債聯動

2025-09-02 07:49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轉自: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本報記者 朱艷霞

上半年,在利率持續下行背景下,強化資產負債匹配管理仍是人身險公司的核心經營主線。各公司在負債端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大力推動分紅險銷售,分紅險在新單保費中的佔比顯著提升;在投資端積極把握資本市場機遇,穩步提升股票等權益資產配置規模,推動投資收益穩健增長。

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上市險企披露的中期業績報告中,「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分紅險佔比提升」「新業務價值大幅增長」等頻繁出現,反映出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積極態勢。

股票投資佔比提升

低利率環境下權益資產成為險資提升長期收益的有效途徑。上半年,各上市險企充分發揮險資長期資金、耐心資本的特性,加大權益投資力度,積極把握資本市場結構性機會。

從中報數據來看,中國人壽公開市場權益規模較年初增加超1500億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累計出資350億元。中國平安股票投資佔投資總額的10.5%,較年初增加2.9個百分點。中國太保股權類金融資產佔投資資產的14.8%,其中股票和權益型基金佔投資資產的11.8%,較年初上升0.6個百分點。

同時,各公司響應中長期資金入市要求,積極參與長期資金入市試點改革。例如,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共同設立鴻鵠基金,共三期。「從投資方向看,三期基金投資範圍為中證A500指數成份股中符合條件的大型上市公司,標的公司選取的標準包括治理良好、經營運作穩健、股息相對穩定、流動性較好等。」新華資產總裁陳一江透露,上半年,試點基金風險指標低於基準,收益指標高於基準,實現功能性與盈利性雙豐收。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表示,上市險企增持股票是低利率環境、新會計準則實施以及政策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等多重因素驅動的結果。險企通過增配權益資產,不僅提升自身投資收益,也為資本市場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得益於持續優化配置結構及資本市場呈現回暖態勢,上市險企投資收益穩健提升。數據顯示,中國人保上半年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5.1%,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中國平安非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為3.1%,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新華保險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為6.3%,同比保持穩定;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5.9%,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

上市險企管理層對下半年A股市場仍保持樂觀。中國人壽副總裁劉暉認為,債券市場利率維持低位波動,A股市場估值總體合理,市場底部相對夯實,積極因素累積增多。公司將持續關注市場上漲板塊中的板塊輪動,如科技創新、先進製造、新消費、出海企業等方向的投資機會。

中國平安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認為,中國市場估值仍處合理區間,安全邊際充足。公司將適度加大權益配置,重點聚焦代表新質生產力的成長板塊和高分紅的價值股。

浮動收益型業務強勁增長

各人身險公司完善利率傳導和負債成本調節機制,浮動收益型產品加快發展,分紅險新保期繳規模保費大幅增長。

上半年,中國人壽浮動收益型業務在首年期繳保費中佔比同比提升超45個百分點。其中,個險渠道分紅險快速增長,佔個險首年期繳保費的比重超50%,成為新單保費的重要支撐。

平安人壽通過產品體系優化、考覈激勵引導、隊伍技能提升等舉措推動分紅險轉型,上半年分紅險佔個險新單提升至四成左右。

太保壽險分紅險新保期繳規模保費大幅增長,新保期繳中分紅險佔比提升至42.5%,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繳中分紅險佔比達51%。

新華保險則一體化推進分紅險轉型。該公司構建了銷售隊伍對分紅險的知識儲備和銷售技能,重新規劃了分紅險培訓體系,形成分紅險組合銷售和立體推動的新模式。二季度以來,個險渠道4-7月分紅險期繳保費佔比超70%,銀保渠道分紅險期繳保費佔比超30%。

民生證券研報認為,在存款利率與理財收益率持續下行背景下,具備「保障+收益」屬性的分紅險產品的吸引力相對提升。渠道方面,個險渠道頭部險企推進代理「質態升級」,高產能人力佔比提升,新單動能逐步修復;銀保渠道在「報行合一」和考覈優化推動下,持續向中長期儲蓄型產品傾斜,價值貢獻有望進一步抬升。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產品定價動態調整機制、「報行合一」、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深入實施,人身險公司新業務價值均取得顯著提升。上半年,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及健康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的新業務價值分別為285億元、223.35億元、95.44億元、61.82億元、49.78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分別增長20.3%、39.8%、32.3%、58.4%、71.7%。

資產負債匹配穩中向好

上半年,各人身險公司持續加強資產負債管理聯動,在產品開發、業務計劃、資產配置等經營管理環節統籌考慮對資產負債兩端配置的影響,加強賬户精細化管理,資產負債匹配狀況穩中向好。

「通過努力,我們已把新單業務的資產負債有效久期缺口縮短到1.5年,這為公司應對利率風險管理打下很好的基礎。」中國人壽總裁助理兼總精算師侯晉表示,公司積極增強成本收益匹配成效,負債保證成本同比下降59個基點。

新華保險總裁龔興峰介紹,近兩年來,通過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建設,公司整體各賬户資產負債匹配狀況穩中向好。截至上半年末,公司近3年平均年化綜合收益率能夠完全覆蓋壽險業務3年平均負債資金成本率,負債成本控制在較低水平。

此外,中國人保統籌負債與資產管理,加強負債端潛在風險跟蹤研判,重視投資端風險監測排查,強化資產負債聯動管理。中國平安不斷夯實風險管理能力,提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以客户為中心,追求高質量發展。中國太保積極探索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新方法,進一步完善穿越周期的資產負債管理體系,持續提升和強化投研能力與合規風控能力。

「整體來看,人身險公司正從‘資產匹配負債’的被動管理轉向‘資產負債協同聯動’的主動管理。」陳輝認為,傳統模式是負債端先行,資產端再匹配收益要求。但在低利率、資產荒和市場波動環境下,必須讓資產和負債兩端「同頻共振」。

「資產負債管理是一個動態積極的過程,也是防範利差損的核心要素。」相關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人身險公司應繼續推動資產負債管理各環節聯動,通過新業務不斷稀釋過去存量業務存在的較高負債成本,構建更加健康的負債成本結構和資產負債管理能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