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2 00:44
(來源:北京商報)
暑假出遊季正式落下帷幕。9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多家在線旅遊和出行平臺獲悉,北京成為暑期境內親子游最火目的地,定製遊訂單量同比增長超2倍。今年暑期,長線遊佔比進一步擴大,疊加避暑遊熱潮,新疆、內蒙古、雲南、遼寧、寧夏等目的地增速領先,尤其一些西北小城,部分酒店預訂熱度猛增80%。同時,隨着「蘇超」「村超」等賽事及各種演出展覽的輪番亮相,旅遊市場掀起一股「跟着賽事演出去旅行」的熱潮。在這些活動的帶動下,江蘇、貴州、上海、浙江、江西等目的地出遊人次同比均迎來顯著增長。
北京機票訂單量雙位數增長
多家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北京再次成為境內最火目的地。攜程暑期數據顯示,北京位列暑期境內親子游目的地首位。此外,另從民航出行來看,航旅縱橫行業發展部總經理趙楠表示,暑運民航旅客總量再創新高,超大城市的旅客量增長顯著。在排名前十位境內熱門目的地中,北京位居榜首,隨后為上海、成都、廣州、深圳、昆明、杭州、重慶、西安和烏魯木齊。
6人遊定製旅行產品總監孫陌含表示,今年暑期,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北京環球度假區等熱門景點依然是遊客選擇最多的核心景點,在親子游為主的暑期市場,文化深度與休閒娛樂相結合的行程搭配最受歡迎。另據飛豬數據,北京的定製遊訂單量同比增長超2倍,北京的機票、實時用車訂單量同比均呈兩位數增長。除上述景點,八達嶺長城、恭王府、天壇公園、頤和園、中國科學技術館、圓明園、北京歡樂谷、慕田峪長城等也是北京的熱門景點,河北、天津、山東、廣東、河南等則為來京遊客的主要客源地。
同時,北京還吸引大批學生遊客。據去哪兒統計,今年暑期,大學生羣體的境內酒店預訂量增幅為28%,預訂量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南京、青島和廣州。
趙楠表示,北京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深厚的歷史底藴與文化內涵,成為學生、親子等各類遊客的熱門之選。同時,北京還是我國民航重要的樞紐城市,交通出行具有很高的便利度。資深旅遊專家王興斌則提到,北京作為首都,其公商務活動較為豐富,除境內公商務往來外,還有大量國際友人入境,進行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
新疆酒店預訂量增長超四成
「最長暑期」讓出行時間更加充裕,也進一步激發了長線遊的熱情。
航旅縱橫大數據顯示,暑運以來(7月1日—8月25日),境內航線旅客運輸量超1.1億人次,同比增長約3%,其中九成旅客量來自長途航線(800公里以上)。趙楠表示,從民航數據看,「避暑遊」相較往年更加火熱。「長線」與「避暑」元素疊加,使烏魯木齊、西寧、沈陽、哈爾濱、銀川、阿勒泰、伊犁、貴陽等目的地旅客量同比顯著增長。
飛豬數據顯示,今年暑期,長線遊佔比進一步擴大,新疆、內蒙古、雲南、遼寧、寧夏等目的地增速領先。新疆昭蘇、雲南怒江、海南昌江、雲南德宏、江西景德鎮等地暑期的旅遊訂單量接近翻倍增長。
另據美團旅行數據,暑期300公里以上的中長線遊需求增速超15%,跟團遊產品中新疆、青甘線路佔比超22%,8—10天行程最受歡迎,西部地區成為避暑「黑馬」。
新疆的熱度領跑西部地區。攜程提供的數據顯示,暑期酒店預訂量增速前五位的熱門地區包括新疆、雲南、西藏、內蒙古、青海。其中,新疆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42%,位居榜首。當地熱門景區包括賽里木湖、天山天池、江布拉克、夏塔旅遊區、喀納斯景區等。
除常規目的地和出行線路外,更多小城也進入遊客視野。同程數據顯示,新疆、西藏及青海相關目的地出遊熱度增幅居前,可克達拉、阿里、果洛、鐵門關等地的暑期酒店預訂熱度同比增長超80%。
除西部地區外,途牛數據顯示,境內其他新興、小眾目的地還包括防城港、雅安、涼山、紅河、畢節、寧德、宜賓、瀘州、黔西南等,其到訪人次增速均排名靠前,成為遊客追捧的旅遊打卡地。
美團研究院研究員陳文曦表示,隨着遊客更加青睞個性化、品質化的出遊行程,一站式、多場景的深度遊體驗正逐步成為遊客的核心需求,旅遊平臺與相關企業要通過豐富產品供給、提升服務品質,滿足遊客在各類需求場景下的多元化選擇,推動整體市場的持續增長和創新發展。
賽事、展演引流
這個夏天,特色賽事和演出為旅遊市場「再添一把火」。
在「村超」「蘇超」等相關賽事帶動下,江蘇、貴州、浙江、江西等目的地的出遊人次較去年暑期均迎來顯著增長。
結合具體數據來看,途牛數據顯示,預訂江蘇暑期自駕遊產品的出遊人次同比增長超1倍;在單項產品預訂中,酒店預訂出遊人次同比增長近80%。作為「蘇超」的「頂流」之一,常州成為暑期江蘇出遊熱度增長最顯著的地級市。
貴州暑期旅遊市場同樣火熱。途牛數據顯示,「村超」複賽的周末(7月26日—27日),貴州目的地的出遊人次環比增長超30%,榕江「村超」所在地黔東南出遊人次環比增長54%。截至暑期末,途牛平臺黔東南目的地暑期出遊人次同比增長近25%。
演唱會、藝術節等展演活動也有效促進當地文商旅消費。美團數據顯示,時代少年團於8月20日—21日和8月23日—24日在上海體育場連開四場演唱會,吸引20余萬人觀演。四場演唱會期間,上海文旅消費同比增長31%,酒店訂單量同比增長45%,「飛洲國際廣場」搜索量同比上漲超300%,周邊美食相關搜索量同樣大幅增長,商業體與演藝活動的消費聯動效應凸顯。
有旅遊業內專家表示,隨着旅遊與賽事、演出的融合不斷深化,旅遊相關企業需要進一步開拓方向,通過精準探究受眾客羣的需求,打造更具情感温度的旅遊產品和服務。
北京商報記者 關子辰 牛清妍/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