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1 17:42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摘要
黃金珠寶:高景氣有望持續,產品升級趨勢下品牌中報表現分化。老鋪、潮宏基等新興品牌「高端化+設計感」驅動爆發式增長,傳統品牌受閉店拖累,同店方面持續改善。金價上漲趨勢下,消費者對黃金飾品的保值預期有望增強,對一口價定價產品接受度提升,強品牌、產品力的公司有望獲得更多溢價能力,從而帶動量價齊升與份額上行。
跨境出海:受關税等外部因素影響,中報收入好於利潤,多家零售商上調增速指引,下半年需求端景氣有望持續。利潤端關税影響或在Q3逐步顯現,具備強供應鏈及品牌議價能力的公司份額或將提升,頭部品牌份額提升邏輯強化,建議關注低估值拐點標的。
文旅板塊:上半年業績呈「整體復甦+結構分化」特徵,建議優選出入境/文體融合等高景氣賽道。行業政策驅動疊加需求回暖、但資源稟賦決定表現分化,細分領域中,OTA與優質自然景區成增長引擎,旅行社底部彈性顯現,人工景區仍待修復。
酒店板塊:供給端重構,關注龍頭整合與效率提升。7月酒店新開店增速收斂,有望緩解中低端價格戰壓力,供需再平衡下價格拐點漸近。華住集團(會員體系+下沉市場滲透)和錦江酒店通過精細化運營對衝RevPAR下行。
餐飲板塊:同店開始修復,關注高性價比餐飲及茶飲賽道。25H1同店銷售壓力整體偏大,性價比餐飲表現相對較好,品牌間進一步分化。1)茶飲高景氣:除滬上阿姨(-1.9%)外,古茗(+20.6%)、蜜雪冰城(+11.5%)、瑞幸(+13.4%)、奈雪的茶(+2.3%)等茶飲品牌同店銷售額均呈增長態勢;2)快餐整體表現穩健有韌性:25H1肯德基同店同比持平,必勝客同比+1%;3)低客單價餐飲開啟修復。小菜園同店銷售額-7.0%,綠茶集團25H1同店銷售-1.68%。
線上零售板塊:線上零售滲透率亦趨於平穩,即時零售行業競爭持續升級。整體線上零售步入存量競爭階段, 2025H1社零總額24.55萬億,同比+4.02%。電商平臺及本地生活評點即時零售戰場競爭激烈:淘寶/京東/美團三大平臺持續加碼即時零售,短期帶來一定財務壓力。
線下零售板塊:板塊業績仍有承壓,消費市場復甦與企業策略調整有望帶動后續業績回升。整體板塊具備一定增長壓力,細分領域超市板塊以調改為主線,調改效果初有成效。
細分行業景氣指標
零售:商超-略有承壓,調改類向上、百貨-略有承壓、電商-底部企穩、跨境電商-穩健向上。社服:旅遊高景氣維持;餐飲拐點向上;酒店底部企穩;教育:1)K12高景氣維持,2)職業教育底部企穩;人服穩健向上。
黃金珠寶:1)持續看好推薦品牌勢能最強、產品特點突出的龍頭品牌老鋪黃金;中報驗證同店趨勢及品牌高端定位,SKU上新及提價有望進一步驅動客羣擴圈,高增有望持續。2)潮宏基:年輕客羣+高復購率支撐品牌轉型持,終端銷售&開店有望持續超預期;自產比例增長+產品結構優化+費用率快速攤薄,全年業績有望超預期。
性價比餐飲:持續看好小菜園,公司切中性價比餐飲賽道,下半年開店提速,同店恢復正向增長,在當前餐飲市場環境下表現突出,強供應鏈能力帶動採購成本優化,業績有望持續超預期。
風險提示
業務拓展不及預期;內需消費不及預期;產品表現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美國關税政策持續大幅波動。
+
目錄
一、黃金珠寶:高景氣有望持續,產品升級趨勢下品牌分化
1.1、渠道收縮、同店改善,盈利能力提升
1.2、一口價佔比提升,金價上漲或驅動行業景氣度持續
二、跨境電商:需求景氣持續,關税影響效果分化
2.1、收入端增速穩健,外部影響因素下利潤端分化
2.2、北美連鎖商超指引上調,看好下半年頭部品牌業績回暖
三、文旅:復甦趨勢持續,自然景區表現亮眼
3.1、業績表現分化,性價比旅遊趨勢下OTA平臺更加受益
3.2、航班價格同比下降,出行人數穩步提升
四、酒店:業績增速邊際提升,供需有望再平衡
4.1、RevPAR承壓持續,業績表現分化
4.2、行業新開店增速收斂,經濟型好於中高端
五、餐飲:茶飲高景氣,性價比餐飲開啟修復
5.1經營表現:整體同店、開店承壓,性價比餐飲表現亮眼
5.2財務表現:業績呈現分化,關注龍頭降本增效能力
六、線上零售:線上零售滲透率亦趨於平穩,即時零售行業競爭持續升級
七、線下零售:板塊業績仍有承壓,消費市場復甦與企業策略調整有望帶動后續業績回升
八、風險提示
正文
一、黃金珠寶:高景氣有望持續,產品升級趨勢下品牌分化
1.1、渠道收縮、同店改善,盈利能力提升
25H1板塊整體實現收入1,787.15億元,同比下降5%;但歸母淨利潤107.3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1%;毛利率19.23%,較24H1的14.16%明顯提升,反映行業整體產品結構升級趨勢以及黃金漲價利好影響。從具體公司看,品牌表現分化加劇。
1) 傳統品牌:分化加劇,「產品升級」成利潤護城河。增長型:菜百股份(收入+39%、淨利+15%)、曼卡龍(收入+27%、淨利+35%)、萃華珠寶(收入+7%、淨利+34%)增長較好,文化營銷(菜百)、小眾設計(曼卡龍、萃華)」精準抓消費需求;周大生收入下滑44%,但淨利僅降1%,且毛利率從18.38%飆升至30.34%。
2) 新興品牌:「高端化+設計感」驅動爆發式增長,成行業「增長引擎」。新興品牌集體高增,收入增速均超20%,淨利增速超30%:其中老鋪黃金收入暴增251%、淨利增286%,毛利率維持38%以上,依靠古法黃金工藝的稀缺性+SKP、萬象城等高端商場佈局,精準吸引高淨值人羣。
潮宏基:收入+20%、淨利+44%,毛利率23.81%,「IP聯名+花絲工藝」構成差異化競爭,線下門店拓展加速。
萊紳通靈:收入+37%,淨利從24H1的虧損轉為盈利,毛利率36.04%,受益於「藝術黃金」構建差異化壁壘。
3) 港資品牌:頭部靠「產品+模式」突圍。其中周大福、周生生靠產品升級/成本控制實現利潤高增,六福集團仍承壓。
周大福:收入-15%,但淨利高增達74%,毛利率從16.80%升至28.02%,核心是「關閉低效門店(尤其香港區域)+產品高端化(一口價比例快速提升)」。
周生生:收入-5%,淨利+71%,毛利率33.52%提升明顯,靠高端珠寶佔比提升+渠道精細化聚焦高客流商圈。
其中25Q2 傳統品牌收入增速環比顯著改善,新興品牌延續高增,但利潤端分化加劇,毛利率表現同比有所下降,預計主要受上半年黃金價值單向大幅提升與終端漲價不同步的影響。
2025年上半年,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同比增速大幅跑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盤,其中7月金銀珠寶增速達10.4%,總額增速6.4%,持續領先;同時周大福、老鳳祥等多家傳統珠寶品牌的門店優化持續推進,2023-2025年上半年間各品牌門店規模呈現階段性調整態勢,同店增長有望持續改善。
1.2、一口價佔比提升,金價上漲或驅動行業景氣度持續
8月22日晚間美聯儲主系鮑威爾發言偏鴿,降息預期提升有望帶動金價持續走強,催化黃金珠寶行業產品升級與定價變革持續。根據芝商所FedWatch數據顯示,鮑威爾講話前市場預期9月降息25bp概率為70%,講話后提升至90%。本周倫敦金收盤價環比上周增長0.95%,其中單8月22日收漲0.9%,或系市場降息預期大幅提升帶動。金價上漲趨勢下,消費者對黃金飾品的保值預期有望進一步增強,同時對一口價定價產品接受度提升,黃金珠寶行業強品牌、產品力的公司有望獲得更多溢價能力,從而帶動量價齊升與份額上行。
二、跨境電商:需求景氣持續,關税影響效果分化
2.1、收入端增速穩健,外部影響因素下利潤端分化
跨境出海板塊 2025 年上半年及二季度整體延續增長態勢:板塊整體 25H1 收入同比增 22%、歸母淨利增 14%,25Q2 收入增 19%、淨利增 13%。
根據下游渠道、物流方式、產能分佈不同,各公司受關税影響分化明顯。
跨境品牌龍頭安克創新收入(25H1+33%)、淨利(25H1+34%)雙高增長,系新品拓展及漲價驅動,上半年公司備貨充足關税影響尚未顯現;
泛品類吉宏股份 25Q2 收入同比增 56%、淨利增 100% 表現突出系東南亞投流增加疊加低基數驅動,華凱易佰、賽維時代、恆林股份等跨境電商公司增收不增利,主要系庫存去化及營銷費用增長影響,關税影響相對不明顯;
平臺類焦點科技、小商品城經營狀態受外部影響較小,市場拓展戰略及AI工具加持驅動業績穩步增長;
工具出海類巨星科技業績增速放緩,主要系關税影響發貨,下半年產能遷移后有望逐步恢復;大葉股份 25H1 收入同比增 132%、淨利增 325%,系家得寶渠道上量驅動。
2.2、北美連鎖商超指引上調,看好下半年頭部品牌業績回暖
多家零售商上調增速指引,跨境出海高景氣持續。根據海外渠道商中報數據,25Q2亞馬遜、沃爾瑪、勞氏、塔吉特等多家公司收入增速環比提升,同時除家得寶外多家公司上調全年增速指引,預計主要系海外經濟數據承壓但居民對性價比&剛需產品的需求依舊旺盛。庫存方面,伴隨2024年底的關税囤貨持續消化與終端景氣回升,二季度渠道庫銷比出現顯著環比下降趨勢,三季度訂單有望回暖。
我們預計跨境出海板塊收入端景氣度持續,利潤端關税影響或在Q3逐步顯現,具備強供應鏈及品牌議價能力的公司份額或將提升,頭部品牌份額提升邏輯強化,疊加海運費成本下降,建議關注低估值拐點標的。
三、文旅:復甦趨勢持續,自然景區表現亮眼
3.1、業績表現分化,性價比旅遊趨勢下OTA平臺更加受益
文旅板塊25H1及25Q2業績呈「整體復甦+結構分化」特徵,行業政策驅動疊加需求回暖、但資源稟賦決定表現分化。從數據看,25H1板塊整體收入同比+10%、歸母淨利+15%,25Q2收入+11%、淨利+25%,業績增速延續修復態勢;細分領域中,OTA與優質自然景區成增長引擎,旅行社底部彈性顯現,人工景區仍待修復。
分領域看:
OTA:受益旅遊需求井噴式爆發,OTA平臺、垂直酒店類平臺多流量入口布局,全景流量同比增長。OTA對價格端敏感度較低,跟量的相關性更強,因此在宏觀經濟波動情況下體現出更強的韌性。攜程25H1收入+16%、歸母淨利+12%,同程旅行收入+12%、淨利+58%,增長動能來自高端產品與高毛利的住宿預訂業務佔比提升;
旅行社:凱撒旅業25H1收入+236%(低基數疊加出境游回暖),眾信旅遊雖短期淨利承壓,但渠道資源優勢仍在,板塊邊際改善明確;
景區:自然景區中黃山旅遊25H1收入+13%、九華旅遊+22%,毛利率維持45%以上高位,資源稀缺性支撐抗周期能力;人工景區如宋城演藝淨利-27%,反映內容迭代與需求偏好變化下的分化,需關注后續IP打造與場景創新。
3.2、航班價格同比下降,出行人數穩步提升
國內遊大盤表現穩中向好,出遊人數穩步提升。2025上半年民航客運航班量達34萬次,較2019年恢復率約88%,客運總量達3.7億人次,同比增長6.0%,航旅需求景氣度持續;其中7月客運總量0.71億人次,環比+16.3%,同比+3.0%,7月同比增速放緩預計系颱風等極端天氣影響。根據國家鐵路公司數據,鐵路暑運期間,7月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4.41億人次,同比增長4.3%。
暑期自然風光&避暑目的地熱度增速更高。從入省運力觀察,25年7月旅遊屬性的省份有較高的運力增幅,其中青海同比增長16%、新疆同比增長12%,旅遊熱度最高,除此之外,雲南增長9%、寧夏增長7%。
受益移民政策開放,免簽入境外國人數大幅增長,國人境外遊需求穩步回暖。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2025年上半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3.33億,同比增長15.8%;入境外國人中,適用免籤政策入境1364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53.9%。共計查驗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1779.5萬架(艘、列、輛)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5.4%。
四、酒店:業績增速邊際提升,供需有望再平衡
4.1、RevPAR承壓持續,業績表現分化
25H1板塊整體收入274.87億元(同比+24%,較19年+58%),歸母淨利37.89億元(同比+10%,較19年+144%);25Q2收入150.23億元(同比+6%,較19年+64%),歸母淨利25.34億元(同比+12%,較19年+122%)。業績增長源於商務出行回暖(如展會、差旅頻次提升)疊加休閒旅遊韌性。
具體來看:
1) 華住集團:上半年華住集團總營收118.21億元,同比增長3.46%;股東應占溢利24.38億元,同比增長41.25%,業績彈性顯著,會員渠道與品牌迭代鞏固行業地位。
2) 首旅酒店:規模擴張與結構優化並行,業績增速環比改善。上半年首旅酒店總營收36.61億元,同比下降1.93%;歸母淨利潤3.97億元,同比增長11.08%,業績增速與行業整體持平。
3) 錦江酒店: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5.3億元,同比下降5.3%;歸母淨利潤3.71億元,同比下降56.3%,主要因去年同期處置時尚之旅酒店股權等非經常性收益導致基數較高。
規模擴張延續,單店經營指標小幅承壓。錦江、首旅、華住已開業酒店數量持續提升,映行業連鎖化趨勢不改,龍頭依託品牌、供應鏈優勢加速佈局以鞏固市場份額;但新開店數量走勢分化,不同品牌在區域選擇、品牌矩陣迭代上的策略差異,行業從 「全面擴張」 向 「精準佈局」 過渡。經營維度來看重點品牌均價、RevPAR同比小幅下降,短期或受供給增加后的競爭、需求高基數下的階段性平穩影響。
4.2、行業新開店增速收斂,經濟型好於中高端
暑期酒店經營數據邊際回暖, OCC下降帶動RevPAR提升。7月全國酒店RevPAR同比+1.02%,其中ADR+3.61%、OCC-1.21pct,環比5月RevPAR+26.2%,其中ADR+12.4%、OCC+11.56pct,降幅有所收窄或轉增。
酒店新開店增速收斂,有望緩解中低端價格戰壓力,供需再平衡下價格拐點漸近。7月供給:行業酒店數+9.14%、邊際增速放緩。分類別看,經濟型好於中高端,8月初較7月同比增速有所修復。最新25年W31數據 RevPAR經濟型+1.46%/中檔-2.34%/高檔-1.98%/豪華-3.18%。
五、餐飲:茶飲高景氣,性價比餐飲開啟修復
5.1經營表現:整體同店、開店承壓,性價比餐飲表現亮眼
行業收入表現:受消費環境與基數等因素影響,呈現增長承壓且內部分化的態勢。從單季度同比增速看,社交餐飲和限額以上餐飲整體增速波動。總體來看,25H1社零餐飲收入為27480.2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低於24年同期。
同店:上市公司同店銷售額壓力整體偏大,其中性價比餐飲(快餐、茶飲及低客單餐飲)表現相對較好,品牌間進一步分化。需求端承壓,上半年整體行業仍呈現降價趨勢,上市公司餐飲品牌同店壓力增大。1)茶飲高景氣:除滬上阿姨(-1.9%)外,古茗(+20.6%)、蜜雪冰城(+11.5%)、瑞幸(+13.4%)、奈雪的茶(+2.3%)等茶飲品牌同店銷售額均呈增長態勢,行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韌性強;2)快餐整體表現穩健有韌性:25H1肯德基同店同比持平,必勝客同比+1%;3)低客單價餐飲:開啟修復。小菜園同店銷售額-7.0%,主要由於線下客流承壓及客單下降。綠茶集團25H1同店銷售-1.68%,下滑幅度環比收窄;4)火鍋客單價較高,同店承壓更明顯。海底撈(-9.9%)、呷哺呷哺(-15.6%)、慫火鍋(-20.1%)、湊湊(-14.0%)同店銷售額均下降顯著,下滑原因主要包括市場競爭加劇、消費者消費觀念轉變更加註重性價比等。
客單價:品牌表現分化,但整體下降呈現下降趨勢。湊湊25H1客單價有一定增長(+4%),太二、九毛九、海底撈也有小幅上升;而其余品牌客單價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慫火鍋的客單價下降幅度相對較大(-10%)。各餐飲品牌在定價策略和市場接受度上存在差異。翻檯率方面,多數品牌翻檯率有所下降。海底撈、湊湊、太二、慫火鍋等品牌翻檯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特海國際、呷哺呷哺翻檯率有所上升,小菜園則相對穩定。
門店數量:多數品牌門店增速較24H1放緩, 部分品牌閉店率有所上升,品牌加盟比例增加。主因同店數據承壓,關閉低效門店、提升單店質量,如九毛九等,此外部分加盟為主品牌閉店率有所上升或反映壓力下加盟商盈利能力變化。從商業模式來看,餐飲品牌加盟佔比提升,1)百勝中國提升淨開店中加盟比例,公司預計在未來幾年內,肯德基和必勝客淨新增門店中加盟店的比例將分別逐漸增加到40%-50%和20%-30%;2)海底撈推進紅石榴計劃,孵化如焰請烤肉鋪子、小嗨火鍋、火焰宮等新品牌,打開第二增長曲線,多管店模式提升同商圈內協同效應。
5.2財務表現:業績呈現分化,關注龍頭降本增效能力
收入端:25 年行業繼續分化,多數餐飲企業面臨一定增長壓力,收入增速表現不一,但仍有部分品牌表現突出:1)強品牌延續勢能,如古茗、達勢股份,收入實現大幅增長;2)增長動力多樣,或憑藉品牌力、或依靠規模效應等,像蜜雪集團、小菜園、百勝中國等收入保持穩定增長,而海底撈、九毛九、全聚德等收入出現下滑。
利潤端:經營槓桿效應在不同企業呈現不同結果,25 年多數企業業績受多因素影響,部分企業利潤降幅高於收入端,而強勢能品牌(古茗、達勢股份等)經營槓桿向上,業績實現較好增長。高性價比或具備供應鏈、精細化運營優勢的企業,如百勝中國,維持良好盈利水平;古茗通過推新品、抓老店運營,小菜園藉助拓展外賣、供應鏈提效等方式,在壓力環境下 25 年收入、業績穩健。
六、線上零售:線上零售滲透率亦趨於平穩,即時零售行業競爭持續升級
整體線上零售步入存量競爭階段,近2年網上零售額滲透率未呈現出提升趨勢,線上消費增長與整體消費大盤增長較為一致。2025H1社零總額24.55萬億,同比+4.02%。線上滲透率整體趨於平穩,2025上半年高點為24.9%,未突破前期高點。
整體線上零售GMV自2022年以來增速趨於穩定,2024年上半年消費整體承壓,下半年隨着國補等消費政策的刺激,線上GMV增速出現一定程度回暖。從線上主流電商平臺2024年表現來看,2024年9月后天貓及京東同比增速均有所改善,至2025H1該趨勢仍然維持。
收入端:電商行業在存量競爭時代,頭部平臺優勢明顯,二線梯隊玩家業績增長降速。1)阿里巴巴:25H1營收同比+4.53%。阿里以即時零售為新抓手,「淘寶閃購」在4月底上線,疊加平臺整合,訂單量創新高。人工智能相關產品收入已連續八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幅,公共雲穩步放量。2)京東:受益於國補,25H1營收同比+19.28%,增長勢頭強勁,京東零售作為核心業務穩健增長,帶動整體業績表現。 3)京東、阿里等綜合電商平臺復甦強勁,唯品會作為垂直平臺的增長速度面臨壓力。
利潤端:經調整利潤同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1)阿里巴巴25H1經調整淨利潤及利潤率同比均有下滑,主要系閃購及用户體驗投入增加。2) 京東利潤端受外賣補貼拖累短期承壓。3)拼多多利潤端下降顯著,除營收放緩因素,還包括成本原因:在國補落后京東阿里等競爭對手的情況自行投入資金補貼消費者保持價格競爭力,且費用減免讓利給商家。4)快手營收利潤雙增,核心廣告業務回暖,AI視頻生成成為公司第二條增長曲線。
電商平臺&本地生活評點即時零售戰場競爭激烈:淘寶、京東、美團三大平臺持續加碼即時零售,短期帶來一定財務壓力。頭部電商平臺正以直接大額補貼為核心手段,助力商户完成轉型升級。其中,淘寶閃購推出規模達 500 億的補貼計劃,京東外賣推出「雙百計劃」,兩大平臺通過針對性投入,加入即時零售市場競爭。Q2以來各家在即時零售的投入帶動銷售費用大幅增長,導致利潤端承壓,預計Q3仍會維持該趨勢。
淘寶閃購及美團閃購日均訂單量再創新高。7月28日,淘寶閃購與餓了麼聯合對外宣佈,日訂單量連續兩個周末突破9000萬大關,80萬餐飲門店增加實收超萬元,超30萬非餐門店生意突破歷史峰值。7月12日美團閃購也發佈數據,其即時零售的日均訂單量突破1.5億單,其中拼好飯和神搶手的訂單量分別突破3500萬單和5000萬單。
而8月7日-9日,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88會員日」「大會員體系」「超級星期6」各種促銷活動的推動下,茶飲類商家紛紛出現爆單現象,根據晚點Latepost,淘寶閃購的日訂單量連續在這三天都超過了1億單,8月8日和8月9日,淘寶閃購的日訂單量份額首次超過了美團。短期來看,補貼的驅動及淘寶的流量優勢帶動阿里進攻保持迅猛態勢,短期份額提升或較為明顯,中長期來看,供給端及履約端能力的補齊是重點。
七、線下零售:板塊業績仍有承壓,消費市場復甦與企業策略調整有望帶動后續業績回升
2025H1板塊收入及利潤均有承壓。我們統計了申萬商貿零售板塊44家線下零售主要上市公司2025H1業績,採用整體法計算,板塊內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均值為44.55億元,同比-29.3%,歸母淨利潤均值為1.61億元,同比-20.58%。具體來看,44家公司中收入端實現高增的有赫美集團(375.31%)、農產品(44.98%),有24家公司收入端仍有不同程度下滑。
百貨及多業態零售板塊H1業績表現有所回落,盈利能力仍在修復中。百貨板塊主要上市公司25H1營收-7.84%,歸母淨利潤-38.36%,同比由盈轉虧;25H1大部分百貨公司營收利潤同比均迎來下滑,其中利潤維持正增長的公司有武商集團(+7.53%)、東百集團(+2.40%)。同時實現收入和利潤增長的有東百集團。多業態零售板塊主要上市公司25H1營收-8.47%,歸母淨利潤-0.46%。其中利潤維持正增長的有百聯股份(+14.06%)、重慶百貨(+8.74%)、匯嘉時代(+62.64%)、上海九百(+0.24%)。同時實現收入和利潤增長的有匯嘉時代。
超市板塊H1仍舊以調改為主線,部分超市已經實現業績觸底逐漸恢復。超市板塊主要上市公司25H1營收-14.47%,歸母淨利潤-52.39%。其中利潤維持正增長的有國光連鎖(+4.15%)、紅旗連鎖(+5.33%)、家家悦(+7.82%)、三江購物(+17.55%)、中百集團(+79.50%)。同時實現收入和利潤增長的有國光連鎖、三江購物。
專業連鎖板塊共7家上市公司,25H1實現利潤增長的有3家,分別為孩子王(+79.42%)、博士眼鏡(+6.97%)和愛嬰室(+10.17%),其余4家公司2025年利潤同比下滑。
八、風險提示
業務拓展不及預期:各行業公司業務拓展若低於預期則將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
內需消費不及預期:國內需求較弱將對公司產品及服務的銷售產生一定影響。
產品表現不及預期:黃金珠寶等行業一口價產品若表現不及預期可能會有一定負面影響。
行業競爭加劇:即時零售等行業再度進入市場競爭焦灼階段,對各家公司業績產生較大影響,若持續加劇影響力度可能進一步加大。
美國關税政策持續大幅波動:跨境電商的發展與關税政策等息息相關,行業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對相關公司的業務開展產生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