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1 18:0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市值風雲
同業降價圍剿。
2025年8月11日,「疫苗新秀」中慧生物-B(02627.HK)正式登陸港股,首日股價即大漲158%。截至8月25日收盤,公司股價累計漲幅已達307.8%,總市值突破200億港元,是年內港股市場中最引人注目的生物科技新股之一。
早在公開發行階段,投資者就對中慧生物表現出極高的認購熱情,其IPO獲得超4,000倍超額認購,認購金額超2,000億港元,成為今年港股18A生物科技板塊的「超購王」。
(來源:Choice終端)
這背后映射的是整個創新葯賽道的高度聚焦與價值重估。2025年以來,隨着多項國產創新葯成功「出海」、license-out交易頻現,本土藥企的研發實力與全球化潛力正不斷獲得國際認可,資本市場迎來久違的大爆發。
然而,高研發投入、長回報周期與激烈競爭仍如影隨形,能夠真正躋身全球市場、實現商業成功的藥企仍將是鳳毛麟角,中慧生物能否是其中之一,一切還得靠實力説話。
一款疫苗商業化,國內第一且唯一
中慧生物成立於2015年,創始人是安有才。
與大多數創新葯企創始人不同的是,安有才並非醫藥專業出身,最早搞建築搞了十多年,曾先后任職於秦皇島市制鏡廠、山海關斌揚集團、秦皇島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
直到2010年前后,安有才纔開始涉足生物科技領域,先后在幾家疫苗公司任管理職務,逐漸意識到我國疫苗行業與國外存在着巨大差距,於是在2015年創立中慧生物,組建專業團隊一頭扎進創新疫苗研發中,彼時的安有才已經48歲。
創始人中年創業+非專業出身,這樣的中慧生物按理説並不起眼。但事實上,在上市前,中慧生物就已備受資金追捧。
2019至2021年,公司完成三輪融資,估值從7.46億一路飆升至41.93億元,引了盈科資本、株洲國投創投、國海創新資本、松禾資本、高特佳投資等多家知名創投機構入場。
無論是一級市場的追捧還是二級市場的火熱,都離不開中慧生物作為一家創新疫苗企業的兩大核心產品: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在研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先來説説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這是中慧生物唯一一款上市銷售的疫苗,商品命名「慧爾康欣」,於2023年5月獲國家藥監局NDA(新葯上市申請)批准,可用於三歲及以上人羣,並於同年三季度開始商業化。
流感疫苗可以説是老百姓最為常見的疫苗種類之一,目前國內已有26種已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13種三價疫苗(預防三種流感病原體)及12種四價疫苗(預防四種流感病原體)。
慧爾康欣就屬於后者,主要針對兩種甲型流感病毒(H1N1和H3N2亞型)和兩種乙型流感病毒(Yamagata和Victoria譜系)。
另外,流感疫苗又可按技術設計分為全病毒滅活疫苗、裂解疫苗、滅活亞單位疫苗、減毒活疫苗、重組疫苗和mRNA疫苗。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就是裂解疫苗,擁有優異免疫原性且安全性高,適用於大多數人羣。
而慧爾康欣屬於亞單位疫苗。相比全病原體疫苗或裂解疫苗,亞單位疫苗僅含有病毒的關鍵成分,需要在病毒裂解后進一步純化,有利於精準靶向抗原,確保安全性更好、不良反應風險更低,因此定價也相對偏高,慧爾康欣319元/針。
截至目前,慧爾康欣是國內獲批的首款且唯一一款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國內其他企業的同類產品仍處於研發階段,中慧生物憑藉先發優勢搶佔了一定的市場窗口期。
(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作用機制)
憑藉療效優勢以及產品稀缺性,慧爾康欣快速推進商業化,已在全國30個省份完成准入,被超過1,100家區縣級疾控中心選用,產品合格率及批簽發批准率均達100%。
受益於此,中慧生物的銷售收入從2023年的5,220萬元快速飆漲至2024年的2.6億元,漲幅接近400%。儘管公司受研發、銷售等因素所致仍處於虧損狀態,但淨虧損已從2023年的4.25億元收窄至2024年的2.59億元。
不過,受流感疫苗銷售季節性特徵影響,2025年慧爾康欣尚未產生多少業績,一季度銷售額僅40萬元,公司淨虧損8,730萬元。
(來源:中慧生物招股書)
此外,公司另一款核心產品——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也廣受市場關注。
狂犬病可以説是常見的病毒性疾病之一,一旦發病幾乎會產生致命性危害。目前,國內有23款已上市人用狂犬病疫苗,包括15種利用Vero細胞研製的疫苗、6種利用倉鼠腎細胞研製的疫苗及2種利用人二倍體細胞研製的疫苗。
相比之下,人二倍體細胞疫苗沒有潛在的致腫瘤DNA殘留或外來蛋白過敏原風險,具備更優的安全性,有望成為主流Vero細胞狂犬病疫苗的良好替代品,而公司的這款疫苗就屬於這一類型。
不過,公司於2024年10月才完成該在研產品的I期臨牀試驗,計劃於2025年第二/三季度開始III期臨牀試驗,距離商業化還有一段距離。
可以看出,中慧生物主打「差異化」戰略,在一個相對紅海的市場中尋求產品療效上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儘管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其實也存在着不小的挑戰。
競品降價圍剿、WHO建議衝擊,慧爾康欣陷多重考驗
8月13日,中慧生物披露,在國家醫療保障局發佈的本年度國家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葯品目錄初審名單中,包括唯一一款疫苗產品——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
(來源:中慧生物公告20250813)
據瞭解,這是國家醫保局首次制定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葯品目錄,主要納入超出醫保基本定位、暫時無法納入基本目錄;但創新程度高、臨牀價值大、患者獲益顯著的創新葯,推薦商業健康保險、醫療互助等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參考使用。
不過,這僅是初審通過名單,后續能否最終入選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醫保定價及報銷比例更是未知。
這就引出來慧爾康欣放量面臨的一個大難題——價格偏高,單針定價達319元,遠高於市場上多數競品的百元以內水平,價差懸殊。
(來源:中慧生物招股書)
目前,公司所有的疫苗產品及在研產品均為第二類疫苗,也就是居民需要自掏腰包、自願接種、自主選擇的疫苗。
(來源:百度百科)
這意味着,價格成為影響慧爾康欣接種率的關鍵因素。
如果投標價格太高,可能導致無法中標;即使最終中標,如果不止一家同類疫苗企業中標,那接種者可能會選擇價格較低的疫苗;如果只此一家企業中標,接種者仍可能因為疫苗價格高而選擇不接種。
特別是自2024年5月起,國藥集團、上海生物、華蘭疫苗(301207.SZ)、北京科興、金迪克(688670.SH)等企業相繼下調流感疫苗價格,試圖「以價換量」,而慧爾康欣卻沒有跟隨這波降價潮。
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接種者是否願意爲了「更低的不良反應風險」而花費數倍溢價,這恐怕要畫個大大的問號。
此外,目前國內還有19款流感疫苗處於臨牀開發階段,其中13款為四價疫苗(包括11種裂解疫苗及2種亞單位疫苗),更多競品蓄勢待發,慧爾康欣還能否保住「國內唯一」的稀缺性?其定價策略是否會面臨更大壓力?
(來源:中慧生物招股書)
另外,根據世衞組織建議,當前三價流感疫苗可能就足以滿足接種需求,預計三價流感疫苗的產值和市場份額將上升,相應地四價份額將有所縮減,也可能會對中慧生物帶來一定的威脅。
(來源:中慧生物招股書)
豐富在研儲備,加速出海進程
多重壓力下,中慧生物如何破局?
疫苗行業始終呈現「品種為王」的顯著特徵,一家疫苗企業想要在行業中佔據重要地位,必須擁有重磅品種或充足的儲備管線,才能支撐其持續成長。
近兩年,中慧生物也在通過持續研發投入拓寬產線佈局,2023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累計研發投入5.36億,相當於同期收入總額的1.7倍。
這些投入已逐步轉化為成果:目前公司擁有190項專利,其中包括37項發明專利和153項實用新型專利。
(來源:中慧生物招股書)
進而轉化到產品維度,目前除了兩款核心產品以外,公司還手握11種在研疫苗,如mRNA猴痘疫苗、重組帶狀皰疹疫苗(CHO細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等。
(來源:中慧生物招股書)
這些在研疫苗涵蓋了狂犬病、帶狀皰疹、肺炎球菌、猴痘、水痘、破傷風等多種疾病領域,形成了「階梯有序、重點突破、多產品儲備」的產品矩陣,瞄準更為廣闊的疫苗藍海市場。
近年來,在全球重磅疫苗產品的上市和普及浪潮中,我國疫苗行業發展迅速。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在不計入新冠肺炎疫苗的情況下,我國人用疫苗市場產值從2019年的535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96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2.4%。
在創新疫苗持續推出的推動下,預計這一數字在2033年將達到3,319億元,未來增長空間相當廣闊。
(來源:中慧生物招股書)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疫苗企業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加速「出海」佈局,中慧生物也在此列。
招股書顯示,慧爾康欣已於2024年5月在澳門完成註冊,並於2024年11月在菲律賓啟動註冊程序。
公司還計劃於今明兩年在印尼、泰國、烏拉圭、加拿大、新加坡、墨西哥及香港等地,提交產品註冊和GMP檢查申請,持續推進國際化佈局。
8月17日,公司最新披露:其重組帶狀皰疹疫苗(CHO細胞)的新葯臨牀試驗申請(IND)已獲得美國FDA批准,這也是其「出海」戰略邁出的一小步。
(來源:中慧生物公告20250817)
中慧生物的IPO堪稱資本盛宴,是市場對創新疫苗價值的一次熱烈投票,更是對其「差異化突圍」戰略的階段性認可。
然而,疫苗行業的競爭從來都是研發與商業的雙重考驗。在價格戰圍剿、全球競速與我國醫藥崛起的背景下,中慧生物能否從「資本新秀」邁向「疫苗巨頭」,仍需靠持續的技術突破與商業化實力説話,一切纔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