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年中國MIMO天線行業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趨勢分析:5G通訊技術的發展,MIMO天線行業市場規模不斷上漲[圖]

2025-09-01 09:31

MIMO天線行業相關概述

MIMO天線是一種通過在發射端和接收端分別使用多個天線,利用空間複用和分集技術來增強信號傳輸的無線通信技術。與傳統的無線通信中使用的單一天線不同,MIMO通過不同的天線將相同的數據作為多個信號發送。這實現了空間複用,即每個信道向接收器傳輸獨立的信息,使MIMO相比傳統的單一天線具有多重優勢。當射頻信號遇到建築物等障礙物時,信號會發生散射,並沿不同的路徑到達目標接收器。這種多徑傳播在單天線系統中會導致接收質量差、通話中斷和數據速度急劇下降。MIMO無線電接收並結合多個相同數據的流,因此能夠利用多徑傳播來改善信號質量和強度。

MIMO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單用户MIMO(SU-MIMO)和多用户MIMO(MU-MIMO)。在早期的應用中,MIMO主要用於單用户的數據傳輸。但隨着技術的發展,多用户傳輸的需求日益凸顯,進而衍生出多種多用户類型的MIMO技術。其中單用户MIMO技術是指用於增強單用户傳輸性能的MIMO技術。單用户MIMO技術又可以分為兩大類:空時編碼(Space-Time Coding,STC)和空間複用(SpatialMultiplexing,SM)。多用户MIM0技術是指利用空間分集實現多用户傳輸的MIMO技術,這種技術由於通過空間分集實現了多址,又可以稱為空分多址技術。它又分為多用户MIMO(MU-MIMO)技術和波束賦形(Beamforming)技術。

MIMO的前身SISO,即單發單收系統。這種系統發射與接收天線間的路徑是唯一的,僅傳輸1路信號,且每路信號被定義為1個空間流。然而,隨着無線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MIMO技術已逐漸取代SISO,成為行業新的發展方向。而在此過程中,研究者們在終端處增設了額外的天線,從而使得接收端能夠同時捕捉到兩路信號。這種升級后的傳輸模式,即單發多收,被命名為SIMO。若進一步增加發射天線的數量,而接收天線保持單一,則稱為MISO。這些技術的結合和發展爲最終的MIMO技術奠定了基礎。

MIMO天線行業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MIMO天線行業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金屬材料、塑料、陶瓷等;元器件包括射頻芯片、濾波器、放大器等。下游是指MIMO 天線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5G通信、WLAN網絡、物聯網等,其中在5G通信中,MIMO技術通過多個天線同時發送和接收信號,提高系統容量和頻譜效率,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和低延迟通信。在WLAN網絡中,Wi-Fi路由器和設備中也常使用MIMO技術,提供更快速、穩定的無線網絡連接。在物聯網中,MIMO技術可以提高物聯網設備之間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實現更智能、互連的物聯網生態系統。

隨着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演進,從1G到5G,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都帶來了通信速率和質量的顯著提升。隨着第五代無線通信系統的逐步商用,5G網絡的建設和終端設備的普及正深刻改變着我們的生活,無論是學習工作、遊戲影音還是居家生活,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同時,第六代移動通信系統也已成為學術界和工業界共同關注的焦點,其廣闊的發展前景令人期待。在這一系列變革中,天線作為通信系統的關鍵組件,無疑成爲了最先受益的環節。5G時代對天線提出了更為嚴苛的挑戰,不僅要求天線具備更大的容量,還需覆蓋更多模塊。波束成形技術的運用,使得5G網絡必須依託多天線陣列系統,即MIMO技術。它通過在收發端設置多個天線,實現了多路信號的同時傳輸,極大地提高了系統的頻譜效率和通信質量。因此,隨着5G通信的不斷發展,MIMO天線的需求將逐漸增多。截至2025年3月底,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達到439.5萬個。這一數字較2024年12月的425.1萬個有了顯著增長,顯示出我國5G網絡覆蓋的快速擴張。

MIMO天線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着5G技術的商用推廣和智能設備的廣泛應用,對高增益、低損耗和寬頻帶特性的天線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在物聯網、車聯網等新興領域的發展,對天線提出了多樣化的需求,進一步推動了MIMO天線市場的增長。此外,各國政府對5G網絡建設的政策支持以及電信運營商和相關企業的資金投入,為MIMO天線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這些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促進了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推動了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據統計,2024年全球MIMO天線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0億美元,預計2031年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39.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0.1%。從地區層面來看,亞太地區在全球MIMO天線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中國是MIMO天線的重要消費市場之一,隨着5G通信等技術的發展,中國市場對MIMO天線的需求不斷增加。

MIMO天線行業競爭格局

從競爭格局來看,國際巨頭憑藉豐富的產品線和先進的技術,在MIMO天線中佔據領先地位。而國內企業通過不斷加強研發投入,近幾年也實現了快速崛起。目前,行業內相關企業主要包括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統控股有限公司、廣東通宇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蔚來射頻技術有限公司等。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主要包括運營商網絡 、企業解決方案、華為終端、手機、華為雲、汽車終端、互聯網、支付等多個業務。在MIMO天線方面,公司長期以來堅定投入,積累了深厚的軟硬件先進技術,率先在2016年攻克多天線技術難關,基於自研芯片平臺率先商用了第一款可規模商用的M-MIMO,並在中國和日本部署了4萬余套,實現了網絡容量3到5倍的提升。2019年,華為發佈了第二款、也是全世界首個可規模部署的5G M-MIMO。它不僅具備了行業首個200MHz 200W能力,而且重量更輕、體積更小。2023年,華為再次匯集行業最先進的技術和工藝,包括採納7nm芯片平臺,新型複合材料等,全新打造併發布了第三款5G M-MIMO系列。第三款5G M-MIMO在前代產品已經領先於行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大幅度提升了性能。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5年,是一家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全球電信運營商、政企客户及個人消費者提供創新的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已掌握大量核心關鍵技術,如Pre5G Massive MIMO。該技術是中興通訊Pre5G方案的核心技術,利用大規模天線陣列和波束賦形技術,在4G網絡中實現頻譜效率4-6倍的提升,兼容現有4G終端無需更換設備。該技術自2015年啟動商用部署以來,陸續推出Massive MIMO 1.0、2.0等多個版本,支持多載波CA、16流空分複用,單站峰值速率達2.1Gbps。截至2017年,產品已在全球60多家運營商中規模商用,發貨超3600站,與中國移動、德國電信等合作推進5G演進。

MIMO天線行業發展趨勢

1、天然色素需求持續增長

未來,MIMO天線數量不斷增加,從 2T2R、4T4R 向 64T64R、128T128R 甚至更大規模發展,以提高通信系統容量和頻譜利用率。同時,陣列結構從二維向三維立體陣列轉變,能更好地適應複雜環境,提升性能和覆蓋範圍。

2、與毫米波技術融合發展

一方面,利用毫米波豐富的頻譜資源,實現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另一方面,通過 MIMO 技術的多路徑傳輸和波束成形等功能,克服毫米波傳播損耗大的問題。此外,MIMO天線與毫米波射頻電路的集成化設計成為趨勢,有助於減小體積和重量,降低成本。

3、小型化

隨着移動設備的不斷小型化,MIMO天線也需要不斷縮小尺寸。例如,信維通信取得的小型化超寬帶MIMO天線專利,通過在缺陷地層上開設L型縫隙,有效提高了天線單元之間的隔離度和帶寬,實現了尺寸小同時保證隔離度高‌。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諮詢(www.chyxx.com)發佈的《中國MIMO天線行業市場發展形勢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